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分形理论在刀具磨损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刀具磨损研究新方法,从理论,实验,计算3个方面讨论了刀具主后刀面磨损的分形特征与分形结构,以分形维数作为特征量,在物理意义层次上初步揭示了切削速度与刀具磨损分形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从改进和提高制造刀具的材质着手,结合刀具结构的改进和合理使用,使刀具的破岩效率和使用寿命达到新的水平,为施工单位保证施工工期和降低成本提供保证。实践证明,研制成的高性能冲击钻头和电焊硬质合金刀齿滚刀是当前最为有效的破岩刀具。  相似文献   
103.
刀具磨钝标准是确定刀具使用寿命的依据,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综合考虑影响刀具磨钝标准的诸多因素,予以数学化、定量化。由此法确定的磨钝标准易于实现电脑运算。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从分析破岩刀具与岩石相互作用时矛与盾的关系出发,研究其机械性能,明角了对破岩刀具的性能要求,从改进制造刀具的材质着手,提高其性能,结合刀具结构的改进合理使用,使刀具的破岩效率和使用寿命达到新水平,为施工单位保证施工工期和降低成本提供保证。实践证明,研制成的高性能冲击钻头和电焊硬质合金刀齿滚刀是当前最为有效的破岩刀具。  相似文献   
105.
西欧的超硬材料及制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西欧超硬材料(PCD,PCBN)锯片级人造金刚石单晶,超硬,刀具及其制造设备;金刚石制品;石材与石材加工机械,工器具等现状和发展方向,对我国超硬材料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6.
为了对安徽铜陵矿集区深部矿产资源进行定量预测评价,并按不同矿床类型实现混合成因预测,以矿床成矿系列为指导开展三维成矿预测很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研究区两个矿床成矿系列:与燕山期岩浆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和沉积-改造(变质)成矿系列,以及斑岩-矽卡岩-热液型成矿模式,并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研究区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在此基础上,运用"立方块预测模型"找矿方法,对研究区开展三维成矿预测,根据信息量值结合地质情况圈定了14个找矿远景区。该研究成功地将传统二维成矿预测理论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将区域矿产预测拓展到三维空间,更有利于区域范围内隐伏矿体的圈定工作,亦为今后的三维成矿预测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根据水的高精度热力学模型IAPWS-95和IAPWS-IF97产生的压力-体积-温度(PVT)数据,本文建立了超临界水的一种高精度立方型状态方程。在723.15~2273.15K和0~1.4GPa范围内,该方程的平均体积偏差只有0.26%;在此范围之外,直到4273.15K和2GPa,方程的平均体积偏差不到2%。该方程在精度和适用范围方面均明显优于以前的立方型方程。在可比的温压条件下,该方程也明显优于一些常用的多参数非立方型方程(多数是高次维里型方程)。本文根据上述立方型方程和有关的热力学原理导出了膨胀系数、压缩系数、逸度系数、剩余焓和剩余熵的解析表达式,其计算结果与IAPWS-95模型的结果均吻合得很好。在此基础上很容易计算出许多其它的热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8.
针对表面活性剂强化的重非水相流体(DNAPLs)污染的含水层修复问题,在建立多相流数值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拉丁超立方采样(LHS)方法,在多相流模拟模型可控输入变量的可行域内采样,有效提高了采样效率和覆盖程度。根据采集的样品数据集,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多相流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双响应面模型,为DNAPLs污染含水层修复过程的优化设计的耦合技术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经检验,替代模型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精度较高,说明其在功能上充分逼近模拟模型。运用替代模型实现模拟模型与优化模型的连接,可以大幅度减少优化模型计算过程中直接多次反复调用模拟模型所引起的庞大计算负荷。  相似文献   
109.
刘日成  蒋宇静  李博  蔚立元  杜岩 《岩土力学》2016,37(10):2817-2824
基于人工交叉裂隙模型,通过室内透水试验,利用电荷耦合元件(CCD)照相机可视化技术,对流体在裂隙交叉点内的非线性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两种离散裂隙网络(DFN)模型,考虑两种边界条件,改变模型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直接求解Navier-Stokes(简称N-S)方程,对DFN的非线性渗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室内试验可以观测到与出口3相连的裂隙单元内发生了明显的非线性流动,且通过模型的流量Q和模型两端的压力P具有非线性关系。数值计算结果也表明,在水力梯度J较大时(比如J > 0.1),通过DFN的Q和P具有非线性关系,而当J较小时(比如J < 10-4),Q与P线性相关;根据文中的算例,建议利用局部立方定律求解DFN内每条裂隙的渗流特性的临界条件为J ≤10-4;裂隙表面粗糙会造成通过DFN渗流量的降低,但对相对流量误差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10.
近日通过专家评审的《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成果显示,柴达木盆地地下水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每年地下水可开采的资源量逾15.23亿m^3,其中14亿m^3尚未得以开发利用。据了解,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要地,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约16.27万亿元。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点西移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柴达木盆地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地下水勘查和工程性供水项目建设滞后,规模性供水骨干工程少、供水设施老化、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