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836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72.
73.
74.
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结构与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1986-1988年,福建省地震局在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完成了五条地震测深剖面:宁德-永春剖面;洪懒-宁德剖面;莲峰-福州(尚干)剖面;南平-永泰-平潭非纵剖面;并在宁德-古田-嵩口首次试验扇形剖面观测系统,结果表明,扇形剖面对确定断裂是有效的. 根据对地震波走时的正、反演计算,用理论地震图和射线追踪方法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得到了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为高、低速相间的速度分布特征.地壳介质速度为6.40km/s,在中地壳普遍发育一层速度为5.80-5.90 km/s、厚度约5.0 km的低速层.Moho面深度30-33 km,福州盆地为一Moho面隆起区,隆起幅度达3.0 km.北西向断裂发育,其中,闽江断裂在纵剖面和扇形剖面均有明显的反映,并切割到Moho面2.0-3.0 km. 反射波谱频方法计算得到福州盆地地壳Q值仅120-150,比邻近地区明显偏低,中地壳低速层Q值为40-80,是一典型的低速-高导-低Q(高衰减)结构层,此层上界面埋深14-15 km,与居里面埋深较一致.这些结果为福州地区的地热资源远景预测和开发提供了地壳深部结构和某些地球物理场背景.  相似文献   
75.
76.
试用等性块段指数法确定夹河煤矿矿井地质条件类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鉴于目前《矿井地质规程》中分类原则的某些不足,引进了等性块段指数法于矿井地质条件的分类,并结合夹河煤矿的实列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77.
78.
79.
北祁连造山带陆块构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寄陈 《地球科学》1991,16(6):635-642
  相似文献   
80.
由10个大雹块(长轴47—64mm)切片中的43个氘样分析得知:雹块的平均δD值为-93.8‰,其相应高度为海拔807m(-14.7℃),干生长层的平均δD值为-101.8‰,相应高度为8803m(-19.5℃),湿生长层的平均δD值为-91.5‰,相应高度为7413m(-11.4℃)。氘含量与冰晶平均长度之间有较好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