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685篇
海洋学   60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群的空间模式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原因,指出了城市群的现状特征,并对沿线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2.
火焰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磷矿中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刘生 《岩矿测试》1997,16(1):80-81
火焰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磷矿中氯达刘生1云南个旧市化肥厂中心化验室个旧661411目前磷矿中Cl-含量的测定多采用浊度法、氯离子选择电极法及离子色谱法。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来间接测定磷矿中Cl-,即在试样溶液中加入定量的Ag+,试样中Cl-与Ag+生...  相似文献   
23.
罗必伦  沈石璋 《云南地质》1997,16(3):288-292
云南是个资源大省,同时也是个矿产勘查程度低、开发不充分的大省。云南省第六次党代会决定,将以磷化工、有色金属为重点的矿业开发培植成云南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任务十分艰巨。笔者认为推进培植这一新兴支械产业的关键在于制定或建立一套完整的矿产勘查、开发政策和管理体制。有了好的政策和体制才能广泛吸纳资金,有了雄厚的资金才能强化勘查、开发,才能培植起集约化的规模经营的勘查、开发企业集团;有了有序管理体制,才能创造财富、增添效益,成为新支柱产业的经济增长点。1云南矿业开发基础较好(1)良好的产业基础云南矿业开发历史…  相似文献   
24.
朱隆光 《云南地质》1996,15(3):266-276
以磷矿石的脉石矿物氧化钙含量(C=CaO-1.31·P2O5)为判别指标,将矿床风化程度划分为强风化、风化、半风化及原生四个带,上三带又分为六个亚带。在总结各带矿石化学组分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将矿床划分为五个特征组分含量带,从而提出不同品级、不同风化程度矿石的工业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25.
报道了北喻萨克斯坦某些铀-磷建造热液矿床中的胶锆石的成分特征。胶锆石中的HfO2含量低于电子探针分析灵敏度,Zr/Hf〉3000,乃是无铪的特殊锆石。  相似文献   
26.
初论胶北隆起地壳伸展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晚元古宙,胶北隆起在造山运动后期开始发生NW(W)→SE(E)方向的地壳伸展作用,突出表现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内部,持续时间很长久(自晚元宙开始,断续到中生代印支-燕山期),具有改造期伸展作用特点,区域构造处于十分散化的状态,导致褶皱变形及大规模花岗质岩浆侵位。  相似文献   
27.
根据对大别山南部宿松磷矿含磷地层的区域分布、地层序列、时代归属、构造变形的系统研究,提出磷矿层属震旦系的新认识。含磷岩系经受了两次强烈的变形改造,原始层理经过了强烈改造,宿松磷矿构成总体包络面呈北西西走向、向南倾斜的褶皱化单斜。矿层的多层化、尖灭复合和加厚现象等主要受构造的控制,而非完全受古地形的控制。用褶皱的观点对原先勘探剖面中的磷矿体进行了重新圈连,籍以指导磷矿的调查、评价和开采。最后对磷矿分布的古地理特征进行了讨论,并从构造的观点对磷矿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8.
论胶莱盆地的改造与原型盆地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造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石油勘探意义。通过系统分析对比原型盆地与改造型盆地认为胶莱盆地具有改造型盆地的特征。根据胶莱原型盆地的改造过程及其特点的探讨、国内改造型盆地研究实例分析及胶莱盆地改造型盆地研究的欠缺,对胶莱盆地改造型盆地进行了充分论证。最后,指出胶莱盆地的改造与原型盆地恢复的关键在于判断胶莱原型盆地构造性质、原型盆地恢复采用的理念及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29.
胶莱盆地东缘早白垩世早期莱阳群沉积体现了湖盆由开始形成—鼎盛—萎缩消亡的全过程,发育由冲洪积相—湖相—三角洲相—河流相沉积的完整序列,且由东至西,由湖相到河流相逐渐过渡;古水流方向显示莱阳期盆地中心位于朱吴断裂、海阳断裂带之间,以断裂带为界,以西水流方向大致为由NW至SE向,以东水流方向则为由SE至NW向;早白垩世早期莱阳期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明显受区域性牟(平)-即(墨)断裂带活动所控制。  相似文献   
30.
磷是植物生长不可替代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在国情层面,我国以9%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在省情层面,湖南人均耕地不到0.8亩,每年贡献给全国100亿斤以上的商品粮。由此可见,磷矿的开发和利用对国家和湖南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