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685篇
海洋学   60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以贵州开阳磷矿崩塌为例,通过对地质条件、采矿扰动与变形破坏特点的分析,阐明在地下开采作用下,反倾上硬下软型斜坡变形破坏的发展过程,并总结斜坡失稳破坏的3种模式,指出不同类型的破坏变形均以坡顶拉裂为前兆,而斜坡岩体结构特征是产生不同破坏模式的关键控制因素。进一步运用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方法,分析该类型崩塌的形成机理,认为反倾上硬下软型崩塌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地质背景,动力条件与诱发因素,崩塌最终可能以急剧破坏的形式出现,但其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历了从发生、发展直至破坏的长期过程。从地下开采后采空区顶底板的变形,发展到地表裂缝的产生,崩塌的形成是地表裂缝沿着陡倾结构面追踪发展的过程,并受岩体结构特征的控制最终发生倾倒、突破锁固段剪出或沿中缓倾结构面滑塌。因此,对此类斜坡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必须把握前兆现象,加强早期识别与预警。  相似文献   
92.
胶北地体晚侏罗世下地壳重熔的玲珑黑云母花岗岩大面积出露,其中残留有大量继承锆石,记录了多期热事件,为复杂的地壳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论文通过分析玲珑黑云母花岗岩中继承锆石的U-Pb年龄、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组成,探讨了胶北地体的地壳演化历史。结果显示胶北地体前寒武纪经历了~2.9Ga和~2.7Ga两期主要的地壳生长事件,~2.5Ga和2.2~1.8Ga两期地壳重熔改造事件,~2.5Ga和1.95~1.8Ga两期变质事件。~2.9Ga的岩浆作用形成于岛弧环境,~2.7Ga岩浆活动与下地壳基性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2.5Ga发生的岩浆和变质事件与地幔柱底侵作用有关,并有同时期的表壳岩组合-胶东岩群形成。~2.1Ga地壳处于拉张状态,伴有与裂谷活动有关的双峰式岩浆作用,荆山群和粉子山群开始沉积,而后1.95~1.8Ga发生碰撞造山运动,胶北所有早前寒武纪岩石单元卷入此次事件,并发生变质作用。自此之后,直至二叠纪末,胶北处于岩浆活动的沉寂期,但于~1.7Ga和~1.0Ga发生沉积作用,形成芝罘群和蓬莱群。二叠纪末扬子板块向北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并于三叠纪与华北克拉通发生陆陆碰撞作用,致使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花岗岩发生超高压变质,形成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之后超高压变质岩发生折返。玲珑黑云母花岗岩复杂的继承锆石组成可能表征了前寒武纪岩石卷入陆-陆碰撞事件而发生再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93.
胶北南山口含榴辉石岩岩石学与锆石U-Pb定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平华  刘福来  王舫  刘建辉  蔡佳 《岩石学报》2014,30(10):2951-2972
胶北南山口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主要由含榴辉石岩和含榴基性麻粒岩所组成,且以不规则透镜体的形式赋存于太古宙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之中。岩相学观察、矿物相转变分析与矿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胶北南山口含榴辉石岩不仅普遍发育近等温减压反应结构,即石榴石+富钙流体→单斜辉石+葡萄石+榍石±钠长石与石榴石+富钙流体+二氧化碳→角闪石+葡萄石±钠长石±方解石±榍石,指示其早期可能经历了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而且,与南山口含榴基性麻粒岩类似,在晚期降温退变过程中,它们还经历了强烈的钙质交代作用,形成富钙矿物组合:富钙铝榴石的石榴石+次透辉石质单斜辉石+钙质角闪石+葡萄石+钠长石+方解石+榍石。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胶北南山口含榴辉石岩中的岩浆锆石记录了2900~2850Ma的207Pb/206Pb年龄,指示胶北地体在中太古代晚期存在一次重要的岩浆事件,而其变质锆石还记录了1950~1800Ma的207Pb/206Pb年龄,说明胶北南山口镁铁-超镁铁质杂岩曾卷入了胶北古元古代晚期地壳造山作用。结合研究区其它地质研究资料,本文推断胶北南山口镁铁-超镁铁质杂岩可能形成于古元古代,是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带古元古代岩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1950~1800Ma期间,卷入了胶-辽-吉带古元古代造山作用,先后经历了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和晚期降温与钙质交代的联合退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94.
罗贤冬  杨晓勇  段留安  孙卫东 《地质学报》2014,88(10):1874-1888
胶东半岛是我国最主要的原生金矿矿集区,金矿的主要控矿围岩是郭家岭花岗岩,通过研究郭家岭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研究金矿的成因和物质来源具有指示性意义。本文研究的两个花岗岩岩体为上庄岩体和郭家岭岩体,两岩体同属郭家岭型花岗岩。通过对两岩体的花岗岩样进行岩相学矿相学观察、全岩主、微量元素和U-Pb同位素分析,获得胶东半岛中生代岩浆岩的成因机制与源区性质及自然金的产出形式等科学信息。LAICP MS锆石U-Pb年龄得出郭家岭岩体年龄125.4±2.2 Ma,上庄岩体U-Pb年龄128.8±2.0 Ma,都为中生代早白垩世,两岩体年龄相差3Ma,在年龄误差范围来看可以把两岩体作为同一期岩体,也在年龄角度证实两岩体都同属郭家岭花岗岩。两岩体的锆石组成都含有太古宙和晚侏罗纪的继承锆石,指示两岩体的成岩物质来源具相似性,都包含太古宙岩石成分和晚侏罗世花岗岩成分。两岩体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配模式,表现出明显的LREE富集和HREE极度亏损,没有明显的铕负异常。郭家岭岩体和上庄岩体花岗岩都具有类似埃达克岩的特征,都具有高的Sr含量(913×10-6~1325×10-6),低的Y含量(2.2×10-6~8.4×10-6)和Yb含量(0.21×10-6~0.68×10-6),较高的(Dy/Yb)N比值1.62~2.28,暗示花岗岩岩浆形成时石榴石是一个重要的残留相,而没有斜长石作为残留相。两岩体具有较低的MgO、Cr、Ni含量和Mg#,反映郭家岭型花岗岩岩浆的形成可能是岛弧环境榴辉岩相压力条件下洋壳玄武质岩石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95.
贵州省瓮福磷矿沉积环境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瓮福磷矿沉积的有利场所是潮下海湾浅滩环境,而不是潮坪。海湾的大小又控制着矿床的规模,海滩能量的差异影响着磷矿石的不同结构成因类型。矿石的结构,从凝胶―细砂屑与砂屑颗粒由细变粗;岩石的颜色由灰褐、黑色(多陆屑、富有机炭及黄铁矿)变为浅灰、灰白色;矿层中P2O5含量随之渐增,而且CaO含量变化与P2O5含量变化同步,说明水动力条件由弱渐强,反映了沉积环境由潮汐作用为主的海湾环境。为此,陡山沱组以浅水碳酸盐优势岩相的地层条件是成磷的前提;温暖、干燥的古气候提供了有利于磷质的析出及沉积;适宜的海滩古地理环境提供了最佳的成矿场所;"黔中隆起"的古构造条件是磷矿的分布及富矿形成的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6.
胶北内生金矿是壳幔混源岩浆期后热液成矿 ,受复合基底EW向构造的早新华夏系和郭家岭超单元控制 ,蚀变、矿化分阶段连续进行 ,分为焦家式、灵山式、玲珑式及上庄式四个亚类型。金矿床区域上东西成行、南北成列、汇集成片呈棋盘格局 ;矿带内矿床沿走向等距分布、沿横向对应出现 ,矿床类型横向具分带、走向有变化、倾向相对稳定。矿体在控矿构造引张扩容段和构造叠加段赋存 ,并具斜立、侧伏、尖灭再现、斜列、瓦叠等产出规律。  相似文献   
97.
辽西西灰同低品位磷矿床位于中生代阜(新)义(县)盆地北西端,矿体为含磷灰石石英闪长质片麻岩,呈层状、似层状展布,P2O5含量较低,但较稳定.矿石中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磷灰石、石英、磁铁矿和辉石.通过对该磷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研究,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构造环境、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初步认为该矿床受太古宙绿岩建造控制,在时间与空间上与火山岩关系密切,成矿阶段可分为初始成矿期、变质成矿期和热液改造期.  相似文献   
98.
在难取心地层,孔底冲洗液的流向和流量直接影响岩矿心的采取率及其品质.据此设计了采用正循环冲洗工艺的HD-76-I型钻具,并使用具有良好胶结稳定作用的SM胶液,提高了在严重裂隙破碎的、软岩变化的、松散和流失的难取心地层的岩金钻探采取率和取心质量.  相似文献   
99.
酸性条件下交联的新型压裂液增稠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川西浅层气藏低渗透、水敏性、碱敏性储层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压裂液及其破胶液对储层伤害严重等问题,通过借鉴羟丙基胍胶的改性原理,向普通胍胶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钠羧甲基和羟丙基,研制出酸性条件下交联的新型压裂液增稠剂ACG。该增稠剂破胶后残渣量少,粘度低,有利于压裂液的破胶返排。由该增稠剂制成的压裂液有很好的流变性、破胶性,对储层伤害小,能够达到川西浅层对压裂液的技术要求,为低温低渗透油气藏的压裂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成果。  相似文献   
100.
向刚  王嘉铭  陈体云 《贵州地质》2022,39(2):131-136
以贵州省2020年矿产资源大精查项目——福泉市大湾磷矿为研究场地,通过对钻孔地下水位动态长期监测及综合研究,揭示磷矿区的矿床地下水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远离开采区的地下水动态与气象密切相关,成因属气象型,但矿山集中开采区及相邻地带区域地下水逐年下降,气象因素对地下水动态影响退居其次,反映出磷矿区地下水动态主要受矿山开采矿井抽排水控制,矿床充水含水层处于长期连续的疏干状态。研究成果对未来大湾磷矿开采抽排水设计,矿山防治水,以及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