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3篇
  免费   910篇
  国内免费   988篇
测绘学   2396篇
大气科学   1666篇
地球物理   955篇
地质学   1058篇
海洋学   636篇
天文学   242篇
综合类   381篇
自然地理   20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传统空间查询无法满足地理数据交互式可视化对处理时间要求的问题,以窗口查询为例,提出了一种空间近似查询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处理和查询两步:在预处理阶段,利用分布化的线简化算法对空间对象进行顾及误差的预处理采样,将采样过程及误差值用树型结构保存;在查询阶段,以豪斯多夫距离定义数据可视化的误差,进行误差可知的顶点即时采样与截取,从而实现针对可视化应用的高效的空间近似查询处理。在Hadoop集群上利用77GB的OpenStreetMap数据集进行了实验,证实了本方法的效力与效率。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当前利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地表沉降预测研究更多注重模型本身探讨而较少涉及预测值合理范围以及预测值时间响应函数的还原方法的情况,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等维灰数递补模型预测边界的确定方法,采用了误差传播定律对预测值范围进行界定,并尝试利用中值近似处理代替累减生成建立预测值的时间响应函数;最后,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预测值上下边界,探讨了模型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预测步长,并对比分析了改进的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原始的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和GM(1,1)模型。结果发现:改进的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与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网络差分方法多采用双差模型,但双差模型在实现时不够灵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差误差改正信息的大范围单历元网络差分方法。此方法能够克服双差网络差分模型的缺点,用户不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站作为主参考站,更不需要主参考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双差组合,从而减少了数据传输量,作业方式更加自由、灵活,且算法简单、作业范围大。大范围区域内的流动站用户利用非差误差改正数进行误差改正,然后可实现单历元网络差分定位。实验表明,该方法可完成大范围单历元网络差分定位,并能够得到分米级精度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994.
在地图综合中,一条道路的不同路段之间,或者两条道路之间,都有可能存在空间冲突,需要进行道路移位。目前,道路的移位方法主要以能量最小化方法为代表,但是模型参数的控制和移位传播的距离仍有待深入研究。为了有效控制道路移位,基于道路移位制图规则,利用移位传播障碍点设置、移位传播距离计算和模型参数自动调整等措施,优化道路移位的能量最小化模型。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利用环渤海区域的气象站资料和NCEP/NCAR、NCEP/DOE、CFSR、ERA Interim、JRA-55共5种再分析资料,讨论了再分析资料近地面10 m平均风速场在环渤海区域的适用性问题。结果表明:JRA资料与观测站的相关系数最大,ERA资料与23站均方根误差的平均最小;再分析资料与气象站观测资料的相关系数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高于其他地区、冬半年大于夏半年。环渤海区域地面10 m平均风速场JRA和ERA两套资料的适用性较好。由于ERA-Interim的水平分辨率更高,所以在强风过程分析中确定使用ERA Interim再分析资料。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国家气象局和上海台风研究所(CMA-STI)整编的西北太平洋1970—2009年热带气旋(TC,Tropical Cyclone)及TC最佳路径数据集和2005—2010年的TC路径预报误差资料,应用百分位法,确定TC移动速度异常指标,分析了40 a来西北太平洋TC移动速度及其变化异常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TC速度预报误差对路径预报误差的影响及其与大尺度引导气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西北太平洋TC移速及移速变化累积概率达95%(5%)分位数的阈值分别为10.8 m·s~(-1)(1.43 m·s~(-1))和2.42m·s~(-1)(-1.72 m·s~(-1))。2)快速移动及加速的TC大都出现在日本海地区,而缓慢的和减速移动TC主要出现在南海区域。3)TC移动速度异常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快速移动的TC在5月出现的频率达到最高,缓慢移动的TC在10月频率达到最高,加速移动的TC在6月频率达到最高。4)近6 a的TC移速预报误差对TC路径预报误差的贡献平均约为41.6%。5)对TC路径预报误差偏大,且移速预报误差贡献大的个例分析显示,该个例大尺度环境引导气流偏弱使TC移动速度偏慢。而如果预报的大尺度环境引导气流偏强,使预报的TC移速偏快,那么就容易导致大的路径预报误差。  相似文献   
997.
应用国家基本观测站资料,基于MET系统的客观统计检验方法,针对24h降水、近地面要素(2m温度、10m风)和高空要素(风场、温度场、高度场),分别评估SWCWARMS模式和GRAPES模式对2016年西南地区预报能力,得到如下几点结论:(1)SWCWARMS模式在中雨至暴雨预报上优于GRAPES模式,24h小雨和大暴雨、48h大暴雨预报较GRAPES模式偏差,同时SWCWARMS模式存在空报较多的问题;(2)SWCWARMS模式预报2米温度以低于实况为主,10m风速在秋冬季节以大于实况为主,SWCWARMS模式2m温度、10m纬向风和10m经向风4个季度平均RMSE均小于GRAPES模式,但8月月平均(72h)2m温度RMSE大于GRAPES模式,模式对近地面温度场预报优于10m风场;(3)两模式对高空温度场预报优于高度场和风场,SWCWARMS模式预报对流层中层高度场和温度场都偏低,在500h Pa上,除2月、11~12月(24h)外,其它月份和其它预报时效温度场RMSE均小于GRAPRS模式,春夏季高度场的预报优于GRAPRS模式,秋冬季RMSE大于GRAPRS模式;在850h Pa上,SWCWARMS模式预报风场春夏季误差小于GRAPES模式多于秋冬季,冬半年风场误差大于夏半年,RMSE大于GRAPES模式频次增加。  相似文献   
998.
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和研究(HUBEX)项目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雁 《气象科技》2000,28(1):11-15
1998年是厄尔尼诺现象的次年,长江流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1999年为拉尼娜年,天气形势更为复杂,长江下游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正是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观测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试验所获取的大量气象、水文、卫星、雷达、通量等多种常规、加密和特殊的观测资料已补国内外有关科学家使用,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9.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特低渗透储层识别主体骨架砂体微相带及筛选含油有利区工作,提出利用单渗砂层能量厚度控制划分最为有利的沉积微相带。利用多种测井响应提取单渗砂层沉积能量及其能量厚度信息,使其曲线幅度、厚度、形状、接触关系、次级形态等特征和数据大小能够集中反映相对高渗的单渗砂层最大沉积能量及厚度变化,确认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其河道叠置型河口坝微相骨架砂体的发育、规模及分布范围,有效地克服了层段中几个成因相近薄砂层或砂泥互层中砂层累加厚度识别和划分主体骨架砂体微相带的失误。通过该区目的层段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密度、中子、声波、电阻率测井曲线和岩性、物性及其能量厚度统计,建立起单渗砂层能量厚度下限标准及夹层扣除标准,在该区长4+511特低渗透储层中提取单渗砂层及其沉积能量信息,控制划分出有利沉积微相带及其骨架砂体分布,预测和筛选出不同类型相对高渗高产含油有利区,它们不同程度勾画出河道主体带油藏与南西部华池油藏连片延伸趋势、形态和特征,为该区特低渗透油田增储上产提供有利目标和重点层位及井区。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欧洲中心中期天气预报再分析资料(ERA-40),使用涡旋追踪和合成技术、多尺度子空间变换以及局地多尺度能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东亚地区南北两个风暴源地中风暴的差异。结果发现,南、北两个源地风暴在结构上和内部动力过程上均存在着显著不同。南支源地(40°N以南)风暴底层比高层强,与线性斜压模式中的最不稳定模态结构相似;而北支源地(40°N以北)风暴则正好相反,与下游发展理论所描述的斜压波结构相似。并且发现,南支源地风暴的非地转风场比北支源地风暴的强。能量学诊断结果显示,南支源地风暴的能量源除了斜压不稳定外,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正压不稳定,而北支源地风暴中则是存在弱的动能逆尺度传输。此外,南支源地风暴的浮力转换和非绝热做功均比北支源地风暴的强,其主要原因是南支源地风暴的垂直运动更强,风暴中的水汽更加充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