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49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1216篇
海洋学   13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暴雨日变化曲线看,以三峰型为最多,占44.4%;副型以B型为最多,占44.4%;曲线最高峰点多出现在夜间,占77.8%,尤其多出现在下半夜,占44.4%,下午和傍晚却最少,仅各占5.6%。从各级暴雨量看,夜间多暴雨,暴雨量夜间比白天多9.0~14.4%,降水集中时段出现在下半夜,下午和傍晚却最少。夜间多暴雨与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82.
泰山太古宙岩浆杂岩体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泰山岩浆杂岩分为两个成因系列,即:壳源深熔花岗岩系列,包括所有花岗岩;岩浆分异型闪长岩系列,包括所有闪长岩。  相似文献   
83.
柳沟峡花岗质片麻岩是在鱼儿红幅1∶5万区调过程中从北大河岩群变质杂体中解体出的古花岗质侵入体。通过对其进行单矿物锆石U-Pb法年龄测定,获得了(1463±74)Ma和(623±138)Ma两组年龄值。结合区调成果认为(1463±74)Ma代表古花岗质侵入体上侵就位时代,(623±138)Ma代表后期叠加的变形变质热事件时代。两组年龄的获得为北祁连山早期大陆裂解及碰撞造山作用的确定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84.
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特征,形成机理及找矿前景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天柱 《铀矿地质》2002,18(1):22-27,51
伊勒门盆地是典型的中新生代山间盆地。文中分析了盆地盖层下白垩统巴彦花组的沉积体系特征及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认为辫状河、三解洲砾岩、砂砾央及砂岩层是寻找潜水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层位,初步确定达来隆起带北西侧、查干台格布其狭长凹陷带及包林布其南部地区3片潜水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85.
闽西南地区四方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组成 ,花岗闪长岩单颗粒锆石 U-Pb年龄为 10 7.8±1.2 Ma,角闪石 Ar-Ar年龄为 10 4.8± 0 .8Ma,形成于早白垩世。岩体是在伸展拉张构造环境下以快速冷却 (50~ 60℃ / Ma)侵位的 ,岩石相对富 Na2 O,A / CNK<1,具壳 -幔混合源 I型花岗岩特征。岩石富 K、Rb、Th、U、L REE,贫 Ti、Nb、Ta、Sr,具火山弧/活动大陆边缘钙碱性岩系的特征。 (87Sr/ 86Sr) i为 0 .70 63 5~ 0 .70 898,εNd(t)为 -5.2 4~ -3 .69,TDM为 1.3 3~ 1.2 1Ga。岩石主要由幔源岩浆与中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的混合形成的。与闽东沿海地区相比 ,晚中生代时闽西南地区总体处于与华南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的伸展拉张构造环境 ,但由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引发的壳幔作用并不强烈。该时期中酸性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86.
腰盘黄间隙的CT测量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盘黄间隙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腰椎间盘CT扫描资料,记录L3-S1间盘形态及双侧黄韧带厚度、盘黄间隙的宽度,分析这些结构与盘黄间隙狭窄及其对腰神经根压迫的关系。结果196个间盘突出或膨出,78处黄韧带厚度>5mm,腰盘黄间隙(DFLS)为腰间盘平面位于椎管外侧份间盘与黄韧带间的间隙。172侧显示腰神经根鞘受压,相应盘黄间隙平均宽度为(3.6± 0.8)mm。结论 DFLS&pound;5mm为狭窄,主要原因包括;间盘突出或膨出、黄韧带肥厚等。它可以作为腰间盘突出伴神经根压迫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7.
冈底斯斑岩铜矿(化)带: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总被引:98,自引:20,他引:98  
曲晓明  侯增谦  黄卫 《矿床地质》2001,20(4):355-366
通过广泛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学,Re-Os同位素,硫、铅同位素的综合研究,首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雅鲁藏布江北侧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带含矿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的蚀变矿化特征,查明了矿化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阐明了该带铜 (钼、金) 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冈底斯碰撞造山带发展演化的关系.并通过与玉龙斑岩铜矿带的简要对比,指出位于雅鲁藏布江北侧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完全有可能成为西藏的第二条“玉龙” 铜矿带,具有形成世界级铜矿带的巨大潜力.研究表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含矿斑岩属钾玄岩至高钾钙碱性岩系.地球化学上以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 Rb、Ba、Th、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重稀土元素 Yb为特点;稀土元素则为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的平滑右倾型式. 矿床具有自斑岩体向外由钾化→绢英岩化→青盘岩化的蚀变分带;矿化以岩浆期后阶段形成的脉状、网脉状和细脉浸染状矿体为主,矿石矿物组合简单.含矿斑岩和硫化物具有一致的硫、铅同位素组成,硫同位素具幔源特征,铅同位素显示造山带铅特点.由南木矿区5个辉钼矿样品得出了t=(14.6±0.20)Ma的Re-Os等时线年龄,说明成矿时代与斑岩体的侵入时代 (20~14 Ma) 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8.
研究认为金场沟区铜钼矿是与超浅成花岗闪长岩体侵入有关的角砾岩型矿床,受此东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找矿前提为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角砾岩及地层中破碎带。直接找矿标志为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及具辉钼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硅化、褐铁矿化地段。  相似文献   
89.
徐万臣 《辽宁地质》1996,(3):227-233
通过对石柱子花岗闪长岩体重砂爆裂法研究,发现其轻组分爆裂频次有明显差异,并确定区内重砂轻组分爆裂频次异常下限值为4200次,据此确定了8个重砂爆裂活度异常区,圈定并小了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0.
袁万明  白宜真 《地质论评》1992,38(5):389-397
北京大庄科花岗杂岩普遍含有微粒—细粒暗色包体,其中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含包体较多,二长花岗岩含少量包体,淡色花岗岩和闪长岩含包体甚少。在含包体较多的岩体内,包体在岩体中部的分布量较多。计算结果表明,包体越小沉浮半径愈大、参数F值愈小的岩体,含包体愈多;岩体内岩浆上升速度大、包体下沉速度小以及F值小的部位,包体滞留量大。各岩体包体分布的多少,是由包体在寄主岩浆内的扩散系数、混合程度、岩浆携带力和基性岩浆混入量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