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1篇
  免费   1338篇
  国内免费   1041篇
测绘学   4456篇
大气科学   2236篇
地球物理   1207篇
地质学   2907篇
海洋学   1030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1006篇
自然地理   520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401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538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545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459篇
  2015年   535篇
  2014年   712篇
  2013年   562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647篇
  2010年   610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652篇
  2006年   591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船舶机舱自动集中监测报警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峰 《海岸工程》2001,20(2):52-56
船舶机舱集中监测与报警系统目前已在船舶设计制造中得以广泛应用。对其组成、工作流程及功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为船舶使用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2.
采集设备采集数据发送到值班PC机,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接收处理软件自动对数据进行回放和进一步处理,为用户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并提供一个界面,使用户能够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获得相关数据和状态参数。  相似文献   
53.
本文分析了挪威OCEANOR公司八十年代末期推出的SEAWATCH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和信息系统的技术特点,介绍了它在欧洲SEAWATCH-Europe计划和泰国SEAWATCH-Thailand计划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我国如何借鉴国外这一先进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4.
55.
水下自航式海洋观测平台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水下自航式海洋观测平台是一种新型海洋观测平台,主要用于无人、大范围、长时间水下环境监测,包括物理学参数、海洋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参数,海洋化学参数、海洋生物学参数及海洋工程方面的现场接近观测。其特点是: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可冲破人工潜水极限而进入现场进行接近观测,免除了ROV需要水面支援母船的累赘,减少作业经费,体积小,使用方便,便于布放回收;可根据水声信号摇控或预置程序控制,按要求进行相关项目观测;有自主动力,水下运行时间相对较长,有源噪声低,可进行隐弊观测,正是基于以上的优点,近几年颇得海洋环境监测和海军方面的青睐,本文介绍了国际上水下自动观测平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我国开展研究水下自动观测平台的重要性及研究的面容。  相似文献   
56.
57.
汪兆椿 《海洋预报》1994,11(3):38-41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缘由汪兆椿(国家海洋局,北京)《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是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等发起的一项为全面长期探索海洋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变化机制,以期长期监测海洋的计划,英文缩写GOOS。这个系统是在已经分别开展或即将实施的...  相似文献   
58.
59.
60.
田丰  文鸿雁  张静 《海洋测绘》2007,27(4):23-27
使用多项式和切比雪夫(Tchebyshev)多项式分别对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未来沉降值,其中切比雪夫多项式的外推效果较好;应用前向BP神经网络对两种不同的单因子输入模式进行非线性函数逼近,并进行了不同采样步长的比较,实例表明将时间点作为网络的输入对沉降进行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