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9篇
  免费   917篇
  国内免费   1718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1771篇
地质学   2912篇
海洋学   27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以华北地区柳林和安阳试验区为例,综合多种统计数据和测试成果,对煤层的渗透性及主要地质控制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表明,控制煤层渗透性的主要地质因素为割理的发育程度,其次为有效地应力、外生裂隙和煤体结构等。而煤的变质程度及镜质组含量又制约着割理的发育。   相似文献   
992.
高频应力波检测锚固密实状况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针对煤矿井下常用锚杆的类型及其锚固结构状况,设计制作了相似物理模型;并自制了一种弹射式加速度检波器,以便在锚杆端头激发并接收高频应力波。试验表明利用高频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判定锚杆锚固长度,评价锚杆施工质量。现场快速普查与抽样拉拔检验相结合,即能找出一个矿区内同类锚杆的分析判别规律。实际应用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经济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3.
马兰井田内断层发育规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井田内历次构造受力分析入手,结合统计资料,对井田内中小断层的形成机制及其延伸、分布和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马兰井田以中小断层为主,走向多为北北东和北东向,次为北西向;断层与褶皱发育,延伸长度与落差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4.
华北地区强震前的信号震及其预测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华北地区1970年以来MS≥6地震以前中小地震活动空间图像变化特征的分析, 研究了“信号震”发生的时空特征及其地震活动背景, 由“场-源”关系特征对一般地震进行严格的筛选识别, 从而得出信号震的有关预测指标。 信号震一般发生在强震前的2年之内, 多数发生在15个月内; 信号震与强震的距离不超过200 km, 多数在100 km之内; 震级强度一般为ML4.0~5.3。 信号震一般发生在局部的ML≥4.0地震平静区内, 一般发生在中小地震条带上或条带附近, 在其周围或附近存在中小地震空区。 检验结果表明, 信号震发生后的9个月之内, 其预测概率Pt即超过0.5, Rt值达到0.27; 预测区域半径在距信号震震中100 km之内时, 其发生概率Pd可以达到0.73; 预测强震震级一般为MS≥6.0。 研究表明, 信号震的环境应力值τ0明显高于其他地震, 显示了高应力背景的异常显著性, 它所辐射的地震波中很可能含有未来强震孕震区的大量的本质性信息。  相似文献   
995.
1970年通海7.7级大地震强余震触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郝平  傅征祥  田勤俭  刘桂萍  刘杰 《地震》2004,24(2):38-46
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了MS7.7地震, 震后发生了多次MS>5.0的强余震。 文中计算了1970年通海7.7级大地震后, 主震分别在5次强余震破裂面上诱发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ΔCFS)。 结果表明, 有4次强余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增加(ΔCFS>0)的地区, 增加的范围为10-2~10-1 MPa; 有1次强余震按2种震源机制解结果给出的破裂面计算, 得到2种结果, 分别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和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负的地区。 研究结果表明, 主震位错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可能是1970年通海7.7级大地震强余震活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6.
土体应力-应变关系转型问题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王成华  李广信 《岩土力学》2004,25(8):1185-1190
通过对土体应力应变试验结果的分析,明确指出了土体普遍存在的应力-应变关系转型现象。提出了按后破坏模量和临界围压两个参数判别土体应力-应变关系转型的方法,对影响土体应力-应变关系转型的因素包括土的类型、围压、初始密度或含水率、排水条件及应力路径等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对砂土初步提出了一个能反映转型现象的组合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97.
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碳酸盐岩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长期以来 ,石油地质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家鉴于岩石渗透性对油气藏开采 ,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工程岩体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一直在探索 ,完善岩石渗透性的研究方法。传统的方法如达西定律仅用于松散层渗透性测试 ,现场抽水试验反映了全部裸孔段的综合渗透性特征 ,无法了解不同孔段渗透性的差异性。在较早的文献中 ,多把岩石中水的渗透系数定义为常数在 渗流场或应力场—渗透场耦合分析中 ,渗透系数也多被当作常数处理。然而地下深部储集层和各种地下工程岩体都是处在一定的应力状态和应力水平之下的 ,不同应力状态下 ,其渗透率也将有很大变化。 …  相似文献   
998.
反射波法对桩身浅部缺陷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应力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结合施工工艺和大量的检测结果对桩身浅部的断裂、裂缝、空洞、夹泥、桩头疏松等异常信号进行判别。指出了各种缺陷的典型特征及典型曲线。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桩身浅部的测试波形分析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999.
地壳块体应力场动力学演变过程仿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动用三维非线性动态有限方法,研究华北地壳块体对渤海、黄海潮汐水位变化的动态响应,得出该块体中各力学量随时间演变的数据结果以及动态、直观的三维体育场映象,并以此探索计算力学与地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从仿真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华北地区近期发生的几次在地震均在应力较大或应力变化剧烈的地点。由于动态载荷 的量级小,计算结果的应力绝对值也很小,因此,字种吻合表明较小的动态载荷下的动态响应揭示了际震构造的特征,显示了  相似文献   
1000.
渤海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渤海地区3级以上地震的扫描分析表明,自1970年以来,该区不断出出3级地震条带或空区等特殊地震活动图像,反映了该区应力场的演化过程。同时,这些条带或空区图像的出现,与外围附近地区的中强地震发生、大区域应力场的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