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81篇
  免费   10581篇
  国内免费   11786篇
测绘学   2536篇
大气科学   7131篇
地球物理   6435篇
地质学   43222篇
海洋学   4255篇
天文学   165篇
综合类   4185篇
自然地理   5019篇
  2024年   534篇
  2023年   1987篇
  2022年   2214篇
  2021年   2644篇
  2020年   2004篇
  2019年   2608篇
  2018年   1867篇
  2017年   1859篇
  2016年   2074篇
  2015年   2379篇
  2014年   3708篇
  2013年   2969篇
  2012年   3338篇
  2011年   3484篇
  2010年   3117篇
  2009年   3147篇
  2008年   3214篇
  2007年   2640篇
  2006年   2573篇
  2005年   2466篇
  2004年   2074篇
  2003年   2177篇
  2002年   1968篇
  2001年   1906篇
  2000年   1730篇
  1999年   1625篇
  1998年   1456篇
  1997年   1459篇
  1996年   1339篇
  1995年   1262篇
  1994年   1116篇
  1993年   879篇
  1992年   828篇
  1991年   658篇
  1990年   574篇
  1989年   423篇
  1988年   152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5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12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织金矿区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含主要可采煤6层.煤系地层以含玄武岩屑、海绿石为特征的5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水平、沙纹、波状层理发育,煤系中稳定的灰岩、硅铁质灰岩标志层较多,有利于煤层的划分与对比,并产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及碎块.属海、陆交替环境下的标型海陆交互相沉积.  相似文献   
62.
东峰顶金矿床成矿过程经历了热液期和表生富集期.矿石品位与氧化程度有关.矿质来源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触发的华北地台基底含金矿源层.它属于中温岩浆热液型矿床.区域构造派生的近南北向断裂,控制着金的定位.文中还探讨了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3.
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平阳研山明矾石矿床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认真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矾山明矾山矿床是酸性火山气热液与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内的碱性长石的交代中形成的。为了解释矿床的均一性,成矿的周期性和矿床单向依变分带等重要特征,我们重点研究了矿床中明矾石化和叶蜡石化的热力学性质,得出了K 活度和pH值是控制交代产物的重要因素的新结论,提出了该矿床交代成矿作用的新模型,并据此成功地解释了矿床的一些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4.
宁波盆地地下揭示的一套包含暗色膏硝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在内的紫红、灰紫色泥岩、棕褐色砂砾岩、细砂岩和玻屑凝灰岩的地层,均称方岩组,内含膏盐并具油色显示。对其时代有早、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之认识,笔者从70~90年代地质工作中所获化石分析认为,虽然宁波盆地这一层位含化石不丰,但从分布及数量上比较,相对占优势的应该是孢粉和植物化石,其时代意见也较为一致,指示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65.
66.
67.
68.
近年来,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致密碎屑岩储层裂缝和产能的识别预测取得了一些进展,而这之中最重要也最基础的是单井裂缝和产能的建模工作。本以新场气田沙溪庙组致密储层为例,详细介绍了综合运用岩芯资料、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进行裂缝和产能单井建模的方法,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建立裂缝和产能的灰色遗传过程识别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从地貌、水系形式论述江汉盆地新构造的特点。指出江汉盆地为一继承性沉降盆地,同时新构造又具新生性。新构造运动的类型有差异升降运动、掀斜和拗折运动。江汉平原第四纪植物孢粉组合反映气候冷暧交替。鄂西山地发育了山谷冰川,平原区为湖河交错,受新构造运动影响,云梦泽逐渐解体。  相似文献   
70.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returning-to-zero of temperatures of deformed calcite, a series of rock-breaking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test calcite-rich limestone samples under fixed confining pressures and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consolidated deformed samples in their initial state were observed under a microscope and the microscopic indicators in different zero-returning states were put forward, thus providing a microscopic foundation for evaluation of reliability of dating values of deformation in calcite. At last, the correction of dating values of deformation for samples whose temperature has not yet returned to zero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