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10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模糊综合评判(FCA)模型是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综合评判多个控制因素的权重,对某一事件进行评价的数学模型.以云南会泽铅锌矿为例,选择了地层、构造、岩性控矿因素为模糊评价因素集,建立了FCA模型,编制了计算机程序进行软件实现.对构造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评判试验,实现隐伏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由多因素决定的矿化异常与实际工程验证结果吻合.FCA模型可用于评价地质、生态、环境、气象、农业、经济等多个领域中由多个因素控制的事件,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62.
川滇黔层控型铅锌矿成矿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沈冰 《云南地质》2004,23(2):207-211
扬子地台西缘,凉山.昆明坳陷及其东侧,于川滇黔三省交接部位,广泛分布古生代层控型铅锌矿床,经历沉积与改造等成矿阶段,具有多成因复源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963.
通过小娘坑锰铅锌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区域资料,论述了发育于区内T1Xa层中的含矿角岩层系①及锰铅锌矿,是一套典型的海底(火山)喷流-热水沉积岩(矿),并探讨其成因机制。这种热水沉积岩-角岩层系是区域上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64.
康家湾铅锌矿床位于湖南省水口山矿田,矿体主要产于二叠系当冲组下段泥灰岩、硅质岩与栖霞组灰岩的层间硅化破碎带中。根据矿物组合和穿插关系,可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阶段和方解石-闪锌矿-方铅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康家湾铅锌矿床黄铁矿-石英阶段的流体主要为中-高温(243~343℃)、中-高盐度(18.4%~33.8% NaCleqv)的流体;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阶段的流体为中-高温(278~352℃)、中-低盐度(1.1%~20.7% NaCleqv)流体;晚期方解石-闪锌矿-方铅矿阶段的流体为低温(125~191℃)、低盐度(0.2%~6.7%NaCleqv)的流体。其中,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阶段的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激光拉曼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床成矿期的石英和闪锌矿中的液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_2O。H-O、S同位素研究显示,康家湾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并在运移过程中混合了大气水。结合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同位素特征,流体混合导致温度、盐度降低和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康家湾铅锌矿床成矿物质发生大规模沉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5.
西昆仑一带是新疆重要的铅锌铜矿基地,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团结峰铅锌矿床位于林济塘(陆缘盆地)Fe-Pb-Zn-Cu-Au-Mo-石膏矿带内,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本文通过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从含矿地层、控矿构造等方面分析了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根据矿体的形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特征,以及成矿过程建立了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以指导区域同类型矿床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966.
MVT型铅锌矿由于成矿温度低,目前没有发现十分合适的定年矿物,此外,由于多期成矿作用叠加以及成矿物质存在多元混合,严重制约了对此类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前人对云南金顶超大型MVT铅锌矿床成因、物质来源、成矿条件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对其形成时代各有所云,至今仍未定论.笔者在总结了大量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跑马坪和架崖山矿段沥青样品开展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古油藏形成于59.1 Ma,金顶铅锌矿床的形成时代可能为27.7 Ma.早期的油气藏为后期铅锌矿的形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穹隆构造为金属成矿提供了储矿空间,由于遭受构造及热液作用的破坏,油气裂解释放大量的还原性物质,为Pb、Zn等成矿物质迁移、富集、沉淀提供了重要载体,进而形成了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研究结果表明,沥青Re-Os同位素不仅能够为MVT型铅锌矿床成矿年龄的厘定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同时还能够为油气藏的生成、破坏等事件发生时代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967.
《福建地质》2021,40(2)
缅甸东枝市波赛矿区铅锌矿床位于保山—掸邦地块,处于掸泰铅锌银金锑铁成矿带中部。矿区铅锌矿床受中奥陶统碳酸盐岩控制,可分为碳酸盐岩层控型和碳酸盐岩构造控制型2种。层控型矿体产于含重晶石夹层中,脉状矿体产于北西向断裂破碎带中,受北西向构造及中奥陶纪地层的双重控制。矿石类型有原生矿和次生矿2种。区域无岩浆热液活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奥陶纪前期的盆地沉积地层,矿区及区域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68.
华南以中生代成矿大爆发为特征,燕山期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三叠纪矿床,但三叠纪矿床的分布规律和矿床模型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基于最新研究成果,论述华南三叠纪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提出成矿规律,初步地建立成矿动力学模型。华南地区三叠纪矿床分布较为广泛,目前确定的46个三叠纪矿床分布于5个区带,形成于晚三叠世 (230~200 Ma),被划分为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侵入岩有关的远端金锑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和MVT型铅锌矿床4种主要类型。在空间上,华南三叠纪矿床存在成矿元素分带性,由西向东依次为MVT型铅锌矿床、卡林型金矿床、侵入岩有关的远端金锑矿床、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华南5个成矿区带普遍存在印支期和燕山期的叠加成矿作用,在南岭西段桂北苗儿山—越城岭和滇东南老君山地区还发育加里东和印支期的叠加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69.
栾川县是我国16个重要多金属成矿带核心区域和重要的钼、铅、锌矿产地,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水汽矿产4大类、50多种矿种。目前查明矿产地87处。优势矿种有钼、钨、铅、锌、金、铁等。截至2012年8月底,全县共有探矿权72个,面积762.2平方公里,其中铅矿26个、金矿17个、铁矿8个、铜矿6个、铅锌矿5个、多金属3个、钼矿2个、锌矿2个、地热1个、银矿1个、萤石1个。矿证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970.
文章在分析桂北三江地区扬子型铅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床预测模型,并开展了定性成矿预测,对地质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