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苏州市深层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漏斗中心区域水位突破-60m,人工回灌贮能工程不理想,选择的回灌井大部分堵塞报废,设备闲置,经济受损。回灌井所处水文地质条件差和管井工艺不符合要求导致了回灌井堵塞。须按水文地质条件调整、建设回灌井网,同时改进回灌井建井工艺。  相似文献   
92.
苏州金鸡湖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环境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逄勇  丁玲  陈燕羽 《湖泊科学》2002,14(3):253-258
对苏州金鸡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环境效益和经济费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工程建成运行后的金鸡湖及周边河道的水质基本可达国家地面水Ⅲ类水标准。金湖鸡水环境治理工程建成运行后费用约为0.92元/m^3-1.62元/m^3之间,若考虑金鸡湖水环境改善后地价的价值、旅游收入的增加,金鸡湖水环境治理的经济费用还会降低。总体来看,该项工程环境及社会效益比较明显,经济费用也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3.
太湖地区环境敏感地空间分布及对策——以苏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陈雯  赵海霞 《湖泊科学》2008,20(3):369-374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区域空间发展向坡地、沿湖地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伸展,加剧了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压力和生态胁迫,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苏州市自然地域特点,对环境敏感地进行分类,划出区域未来开发与保护的空间范围与布局,对实现区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生态保护需求、水源保障、污染影响、农田生态保护、灾害防范等作为环境敏感评价的基本因子,将苏州市环境敏感地划分为生态功能敏感地、地表水源敏感地、污染影响敏感地、优质农田敏感地以及潜在灾害敏感地五类,在明确其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对环境敏感地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缓敏感响应、保护生态及发展区域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94.
林芷欣  许有鹏  代晓颖  王强  袁甲 《湖泊科学》2018,30(6):1722-1731
针对城市化对平原河网水系结构的影响所引起的洪涝灾害频发等一系列水文问题,以我国典型平原河网地区苏州市为例,根据不同城市化程度分为主城区、市辖区、其他市县区,基于1991、2001和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与1960s、1980s和2010s三个时期的水系数据,应用RS/GIS等技术,构建水系结构参数指标,重点探讨了城市化对河网水系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用地迅速增长,主要以牺牲水田、水域等土地利用方式为代价,到2015年全区城镇用地面积所占比重已达到41.35%,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规律与城市化进程的差异性保持一致;水系结构变化主要受城市化影响,且基本与城市化进程呈现同步性.近50年来,全区的水面率、河网密度、支流发育系数、主干河流面积长度比、河网复杂度和河网结构稳定度分别减少了19.63%、6.91%、7.34%、1.06%、5.49%和7.87%,城市化水平与各指数均呈负相关关系;人类活动不仅直接影响河流功能,也间接地通过改变平原河网的水系结构导致其功能发生改变,如河网调蓄能力下降、河流生态功能受损等.该研究为城市化地区河流水系保护及防洪减灾提供参考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5.
以游憩者比重和旅游企业比重2个变量为指标,对中国比较成熟的2个城市RBD--上海城隍庙和苏州观前街游憩商业区的内部空间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目前,这2个城市RBD的空间结构都出现比较典型的内部空间结构特征,这些圈层由内到外呈现比较有规律的圈层变化.在对这些特征形成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提出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城市RBD的圈层结构特征由内到外将会出现核心圈层、边缘圈层和辐射圈层.最后,对该理论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形进行了推理.  相似文献   
96.
城市的迅速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快速掌握生态环境质量以及变化分布已成为近年来的重要研究热点.选取苏州范围内多时相Landsat影像,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提取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干度(NDBSI)等4项指标,并通过融入人类活动强度指标IPOI构建改进城市遥感生态指数(IRSE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