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1篇
  免费   717篇
  国内免费   402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2641篇
海洋学   28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15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61.
泌阳凹陷碱性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碱性成岩作用是指总体在碱性成岩环境下储层所经历的成岩作用历程. 由于碱性地层水的作用, 使得石英的显著溶蚀和长石的大规模加大成为最具特色的成岩现象, 碳酸盐矿物在演化上也出现晚期碳酸盐胶结物分布较少等特点. 随着成岩作用程度的加深和地层水碱性程度的下降, 石英的加大现象也变得很普遍. 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由于地层水性质的变化而导致储层孔隙在纵向分布上比经典的酸性水成因次生孔隙的分布更为复杂, 也使得早成岩B期成为重要的次生孔隙发育期.  相似文献   
162.
袁静  王乾泽 《矿物岩石》2001,21(1):43-47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埋深大于 30 0 0 m的深部碎屑岩储层普遍发育 2~ 4个次生孔隙带 ,Φ=10 %~ 30 % ,K=0 .1× 10 - 3μm2~ 30× 10 - 3μm2 ,为中孔低渗低孔低渗油气储层。综合有机质热演化过程、成岩作用和构造断裂等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埋深大于 30 0 0m碎屑岩地层中 ,第一、二个次生孔隙带埋深在 30 0 0 m~ 390 0 m之间 ,其形成主要与有机质成熟过程释放有机酸对长石等颗粒的溶解有密切关系 ,在深大断裂附近储层同时受到大气淡水的影响 ,而深陷带包裹于暗色泥岩中的浊积砂岩的次生孔隙发育情况还与泥质岩异常压力带有关 ;第三个次生孔隙带埋深一般为 390 0 m~ 430 0 m,主要成因于粘土矿物转化造成的还原环境 ,同时受到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这三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对储集油气有效。第四个孔隙发育带埋深在 470 0 m以下 ,主要是构造成因的微裂缝 ,较难成为有效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163.
依据对东濮凹陷前梨园地区测井、岩芯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可将Es3^3亚段划分为三个湖进-湖退(T-R)旋回沉积层序,自底往上,Es3^3I层序发育辫状三角洲-半深湖沉积体系,Es3^3ⅡEs3^3Ⅲ层序则以扇 三角洲-半深湖、深湖-湖底扇沉积体系为主,由沉积层序的区域对比和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建立起了前梨园地区Es3^3亚段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将储集岩层置于等时界面限定的沉积层序中进行划分和对比,可精确地解释砂体的成因及其横向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4.
本文利用曲线坐标的分析方法研究SH波对凹陷地形散射的边值问题。首先给出了在曲线坐标系中波动方程解的逼近函数序列,并使此解满足由曲线坐标所描述的具有不同深度的凹陷地形上的边界条件,最后将待解的问题归结为对一组无穷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本文提供的方法有如下的特点:(1)可将通常求解凹陷地形对SH波散射的波动方程的混合边值问题(指在不同边界区域上给出不同的应力分量的边界条件)化为一应力边值问题;(2)本文所使用的曲线坐标,可描述具有不同深度与宽度比的拟半圆形凹陷地形散射问题,并给出一般解;(3)本文方法可推广用于求解P(-SV)波对凹陷地形的散射问题。作为算例,本文给出了SH波对具有不同深度与宽度比的凹陷地形散射的数值结果,并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5.
舒小辛 《复式油气田》1996,1(1):46-52,T001
沙三段下部纹层泥岩由富有机质纹层泥岩和钙质块状纹层泥岩组成。富有机质纹层泥岩由富有机质纹层、富粘土矿物纹层一方解石层组成。钙质块状纹层岩由细粒方解石纹层、富粘土矿物纹层组成。富有机质纹层通常含有机质、粘土矿物、石英、长石和黄铁矿。富粘土矿物纹层由粘土矿物、铁白云石、细粒方石、石英、长石和黄铁矿组成。  相似文献   
166.
167.
168.
局部隆起或凹陷地形中的Love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曲线坐标的方法研究局部隆起或凹陷地形中的Love波频散问题。文中用曲线坐标描述地形并给出了满足界面边界条件的波动方程在不同层次中的解答,从而给出了Love波的频散方程和曲线。在局部隆起或凹陷地形中,Love波的频散不但与频率有关,而且受局部地形形状的影响。作为算例,本文给出了局部隆起或凹陷地形中Love波的频散曲线,并与经典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9.
瓯江凹陷的上白垩统和下第三系建造序列具体反映了断凹演化。断陷阶段分为初始开裂、强裂裂开、全面裂陷和频繁振荡。凹陷阶段沐现了海浸—沉降—填满全过程,凹陷由数个剖面上呈箕状的菱形次级小断块组成。这种结构及发展特征既与弧后垃开体制有关,也与瓯江凹陷处于中生代地体碰撞带有关。瓯江凹陷是东海陆架弧后裂陷盆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0.
东海西湖凹陷早第三纪烃源岩生烃组分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岩石学分析方法,结合有机地球化学资料,剖析了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早第三纪烃源岩。该烃源岩富镜质组,贫惰性组,含一定数量的壳质组和腐泥组(10%~30%)。壳质组+腐泥组含量与氯仿沥青、总烃和有效碳等参数密切正相关;树脂体和孢子体+藻类体分别是早期生烃和晚期生烃的重要组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湖凹陷烃源岩的生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