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4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877篇
测绘学   608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320篇
地质学   2197篇
海洋学   387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14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48年   9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浅谈阿舍勒黄铁矿型多金属矿的垂直分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舍勒黄铁型多金属矿床位于阿尔泰地槽褶皱系的中泥盆统安山质—英安质火山—沉积岩中.矿体充填在火山管道内或火山口近侧,主矿体隐伏地下.矿化元素有铁、铜、铅、锌、金、银、硫、钡等,伴生有锗、镓、铟、硒、镉、铋等.矿体上部形态复杂并有分枝,向深部连成一体,是一个向北东侧伏的筒状体.矿体自上而下具垂宜分带,依次为:重晶石—硅化带;黄铁矿—多金属带;黄铁矿—铜、锌带等…  相似文献   
152.
苏格兰西北部马尔地区Loch Ba环状岩墙系由条带状流纹溶结凝灰岩组成。该流纹岩含有大量暗色隐晶质包体。根据流纹岩及其暗色包体的结构构造特征、斑晶矿物及组合、含量、化学成分特征和全岩的常量元素变化特征,认为Loch Ba岩墙之深部存在着一强烈分带的岩浆房,岩浆房上部为流纹质岩浆,其下为强烈分带区,由英安质至底部至少是镁铁质安山岩浆组成。岩浆的分异结晶作用、深部岩浆对来自上部岩浆的捕获晶的同化作用及蚀变作用是造成岩石主要元素一系列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3.
154.
本文是对黑钨矿类质同象系列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测试结果表明在中红外区及远红外区的某些吸收谱带,其频率和强度的变化与黑钨矿中两端员组份FeWO_4和MnWO_4的相对含量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文中给出了频率变化的相关方程和相关图,并讨论了频率位移和强度变化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155.
镜质组的荧光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6.
157.
夏为 《浙江测绘》1988,(1):91-93
在水准测量过程中.我们时常注重i角大小的变化,而忽视了水准仪由于携带中震动所引起的符合棱镜水平位移走动的检查,以致生产中常常出现仪器不稳定及成果闭合超限等状况,影响工作进展。因此,符合棱镜水平位移也是水准测量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8.
本文将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六面体归为结晶类,将正二十面体、正十二面体归为准晶类。大小相近的原子倾向于形成正二十面体配位;再将正二十面体看成球体,那末符合m35对称的理想堆垛方式是以等大正二十面体共角顶连接,形成大一级的正二十面体。继续按照这一规律连接将不断形成更大一级的正二十面体,从而获得理想准晶结构模型。此模型很好地解释了Al—Mn准晶体的高分辨结构图及Penrose拼图与准晶体的高分辨结构图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9.
160.
研究区雾迷山组的层状藻叠层白云岩中存在一种属原地风暴成因的砾屑透镜体?砾屑体的底部为略下切的侵蚀面,顶为上凸形?砾屑呈放射状或叠瓦状排列,无磨圆作用?其形成过程是:在风暴初期,风暴浪对海底沉积物冲击?掀起?破碎,而后迅速原地堆积而成?风暴衰减后,正常沉积顺应砾屑体的顶面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