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4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2年,应用RS、GIS高新技术,对全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1996年、2000年、2002年度定量动态对比监测,选择2000、2002年美国七号卫星ETM数据、1996年美国五号卫星TM数据为新、IE/时相,采用计算机影像融合、动态监测、监督分类等遥感技术,对全盟前后7年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遥感定量获取,在132个外业遥感样区的验证下,获得了阿拉善盟遥感动态监测数据,建立了生态环境现状本底数据库。在“海量”的GIS数据库支持下,实现了全盟生态环境定量动态分析。本文着重介绍全盟生态环境定量动态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22.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地区属半干旱荒漠草原区.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应针对该类景观区微景观特点,选择土壤或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开展工作.经试验确定采样粒级为-5~ 20目;采样密度2个点/km2;采样介质为残坡积物或冲、洪积物.经4个1∶20万图幅的区域化探扫面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异常圈定和地质找矿效果,方法技术有效.  相似文献   
23.
宁夏香山荒漠草原区植物群落多样性时空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多个多样性指数对宁夏香山荒漠草原区植物群落多样性时间、空间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群落时、空动态特征不明显。长期过度放牧导致环境恶化,生境碎化,这些作用的长期性、循环性是造成物种、群落格局与原有时、空动态规律相悖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消除了物种或群落在时间梯度上应有的变化规律。干旱山地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成功的发展了对环境的适应机制,环境的波动性强烈导致了群落多样性在原来消长动态基础上的复杂化,也使多样性动态机制复杂化。应用多种指数数学模型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价,能够真实地反映群落多样性动态。  相似文献   
24.
积极推动荒漠生态气象工作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内蒙古荒漠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及人民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是内蒙古气象局党组"六项举措"的重要内容。根据内蒙古荒漠区生态、气象特点和气象部门实际,结合目前开展的荒漠生态气象工作,文章系统阐述了荒漠生态气象工作的总体思路、原则、目标、工作重点方向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5.
“绿洲”概念小议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本文探讨了绿洲的概念,认为绿洲的内涵应扬4方面:(1)绿洲位于荒漠区;(2)水是绿洲存在的基础;(3)茂盛的植被是洲的主体景观;(4)地貌部及人类活动对绿洲发展与演变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本项目利用荒漠草原地区现有林片网,采用平行对比观测法,应用实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荒漠草原地区不同结构的片状防护林对造林区内草地小气候以及牧草的群落结构、生长发育状况,水分利用状况,载畜量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明显地改善了造林区域内的小气候条件,引起了群落优势种的更替,即由以小叶锦鸡儿、冷蒿、针茅、隐子草为主要优势种变为以羊草为主要优势种的群落,草群高度和盖度显增大。主要牧草种的出苗或返青期提早1-2天,生长速率增大53-250%。水分利用率提高100-150%,鲜草增产100-200%,载畜量增加100-200%。造林区域为0-1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4-88.9%,0-30cm土壤全氮量降低1.1-36.3%。造林结构以密度为1.5×1.5m或2×3m郁闭度为0.3-0.65的片林,其气候生态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独山子地区荒漠土碳酸盐淀积层的 ̄14C年龄测定,探讨了碳酸盐淀积层碳的来源及其 ̄14C年龄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根据碳酸盐淀积层的无机碳年龄,对确定土壤的年龄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8.
29.
绿洲荒漠交界处波文比能量平衡法适用性的气候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妙芬 《干旱区地理》2001,24(3):259-264
对广泛使用的计算蒸散和显热通量的气候学方法-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在绿洲荒漠交界处的适用性从气候学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波文化-能量平衡法在干旱区绿洲的平衡层内是适用的,在平衡层外及荒漠上空却失效。因而,应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估算绿洲上的蒸发与显热时,测点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0.
通过东天山地区地球化学勘查中某些方法的试验,研究了一套适宜于戈壁荒漠景观中地球化学勘查的工作方法.(1)查明了盛行风对岩屑异常特征的影响程度;(2)推荐消除风成沙影响的合理采样粒级;(3)利用水溶态铜、金异常指示被运积物掩盖的铜、金矿体;(4)明确了荒漠区盐磐层不会阻碍在残积物覆盖区发现矿致岩屑异常和在运积物覆盖区发现后生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