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北衙铁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南"三江"新生代富碱斑岩成矿带内,发育接触交代蚀变及与热液有关的脉状(囊状)、条带状(似层状)矿化,构成一个巨型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岩体蚀变围岩或破碎裂隙带内常见大量与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等共(伴)生的脉(囊)状菱铁矿化,以菱铁矿为代表的Ⅱ阶段成矿明显晚于Ⅰ阶段磁铁矿成矿,是示踪成矿流体过程的理想矿物。矿相学观测表明,菱铁矿可分为穆磁铁矿型(Sd1型)、(含)黄铁黄铜矿-穆磁铁矿型(Sd2型)和方铅矿型(Sd3型) 3种类型。通过电子探针(EMPA)和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认为从Ⅰ阶段向Ⅱ阶段转换过程中,成矿流体由中性或弱碱性、高温、氧化性逐渐向弱酸性、较低温、还原性环境过渡,并以Sd1、Sd2型菱铁矿的生成为标志,分别伴生大量的穆磁铁矿及黄铁矿、黄铜矿等,金与以黄铁矿为主的载金矿物同步沉淀;伴随温度的降低,成矿流体完全转变为酸性、还原性,此时大量Sd3型菱铁矿与方铅矿沉淀析出。3类菱铁矿与Ⅰ阶段磁铁矿的成矿流体具有一致的来源,是在不同空间部位逐渐沉淀的产物。  相似文献   
82.
83.
84.
陈烨虞 《岩矿测试》1989,8(1):53-55
本文在以氮气为载气的条件下,用1:2盐酸分解样品,进行二氧化碳,亚铁和全铁的连续测定。用原子吸收光谱在一份试液中测定杂质元素。20mg试样完成菱铁矿八个主次元素的分析,操作简便,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本区晚石炭世沉积岩和火山岩的岩相学类型及其特征研究,划分出山前洪积相(河流相)、水下三角洲沉积相、海岸潮坪相、浅海相、火山沉积岩相、火山喷溢相、火山喷发岩相、热水沉积岩相、火山热水蚀变岩相和矽卡岩相等10种不同岩相和相应的亚相,这种特征属大陆挤压收缩体制下活动大陆边缘上的火山-沉积岩相学组合类型。垂向相序结构表明在热水沉积岩相上下均有较强的火山活动,为成矿提供所需的热能。在库姆塔格晚石炭世压陷盆地中,热水沉积岩相的纵向相序结构为热水角砾岩亚相→菱铁矿岩亚相/石膏岩亚相→铁白云石岩亚相→碧玉岩亚相→铁白云石岩亚相,这种组合是寻找“库姆塔格型”大型石膏菱铁矿矿床的岩相学标志。本区火山-沉积岩相总的沉积序列显示向上由浅变深→由深变浅趋势,沉积物源主要来源于华力西期岛弧带剥蚀区及其南侧(中天山)基底隆起带;火山喷发仍形成发生在浅海环境中,具有大陆挤压收缩体制下(中天山造山带)后陆盆地沉积特点;晚石炭世原型沉积盆地可能为后陆盆地,有利于大型石膏菱铁矿矿床保存。  相似文献   
86.
尹锋  陈鸣 《矿物学报》2012,(Z1):68-69
角砾岩是由未被磨圆的砾石经胶结而形成的碎屑岩。角砾岩可以形成于多种地质过程中,如沉积角砾岩、火山角砾岩、构造角砾岩以及撞击角砾岩等。与陨石坑研究有关的是撞击角砾岩。撞击角砾岩按照岩石特征,又可以分为石质角砾  相似文献   
87.
菱铁矿氧化过程中化学粘滞剩磁特性及其古地磁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吉林大栗子高纯度天然结晶菱铁矿岩样 ,揭示出菱铁矿在空气环境中氧化分解时获得次生化学粘滞剩磁 (CVRM)的过程 .岩样的CVRM在 490℃出现一个峰值 ,其磁化方向始终与外磁场方向一致 ,未见磁赤铁矿转变为赤铁矿中的自反向行为 .比较有场和零场实验结果 ,提出了由磁性矿物相转变过程产生次生磁化贡献的观点 .连续加热实验显示粗粒结晶菱铁矿在低温氧化条件下具有相对较高稳定性 .最后 ,初步分析了菱铁矿氧化产生CVRM对古地磁学研究的意义 .  相似文献   
88.
韩晓华  潘永信 《岩石学报》2024,(4):1299-1310
铁还原细菌是微生物诱导矿化的典范之一,它可以利用有机质或氢气作为电子供体还原三价铁,并在细胞外矿化形成多种含铁矿物,比如磁铁矿、菱铁矿、蓝铁矿和绿锈等矿物,从而广泛参与自然界中铁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文主要介绍铁还原细菌矿化产物的矿物特征、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此外,通过实验室内建立严格厌氧的环境体系,以与微量元素共沉淀的水合氧化铁为底物,本研究分别利用Feap2+和铁还原细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4合成非生物成因和生物成因的磁铁矿,结果发现微量元素的存在会改变磁铁矿的形貌和粒径。结合前人提出的微生物可能参与铁建造沉积的过程,本文评估了微量元素作为识别矿物成因指标的有效性,探讨铁还原细菌矿化产物对铁建造沉积的潜在贡献。  相似文献   
89.
菱铁矿热转变过程中岩石磁学性质基本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吉林大栗子铁矿纯菱铁矿样品,系统测量了菱铁矿在空气环境下热处理产物的磁化特征.揭示出其饱和等温剩磁(SIRM)、剩磁矫顽力(H(cr))和居里温度(Tc)随加热温度升高而发生的系列变化,美铁矿氧化过程中准稳定态磁性矿物磁赤铁矿(r-Fe2O3)是中间产物之一,并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X射线衍射和穆斯堡尔(Mossbauer)效应等分析结果证实了岩石磁学研究所揭示的菱铁矿氧化中磁性矿物转变过程.菱铁矿氧化过程中结晶结构的转变可能会影响其氧化产物的磁性特征.  相似文献   
90.
大西沟-银硐子银多金属矿床由同生断裂-热水流体-地球化学动力学的多重主和形成。矿床在区域上处于柞山镇Pb、As、Cu地球化学省,NWW向富Cu、Mn、Ba、Pb、Ag和NW向低Pb高Cu、As及NE向富Pb、Zn、Cu的地球化学带3者交汇部位。矿床原生异常组合由西向东为Fe、Cu、MnBa→Cu、Ag、Pb、Zn、Ba、Mn、→Pb、Zn、Ba。成矿成晕具有热水同生沉积-交代→热水混合同生沉积→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