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80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772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杨司琪  张强  奚小霞  乔梁 《大气科学》2019,43(6):1441-1450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是天气和气候的敏感区,随着全球和区域的变暖,该区域特殊的气候环境响应引起人们重点关注。以南昌、定西、乌鲁木齐作为夏季风影响区、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以及非夏季风影响区的代表站,通过对比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和其他地区50年来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量、低云量、风速的变化趋势,以及分析各气象因子单独变化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发现在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各个气象因子的变化均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而在其他地区,只有温度变化会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其他各因子的变化均会造成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贡献度更直观的反映各气象因子对不同地区蒸发皿蒸发的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48.93%。风速变化对夏季风影响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51.54%。降水变化对非夏季风影响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58.57%。此外,低云量的变化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夏季风影响区和非夏季风影响区的贡献均达到20%以上。因此,不同地区影响蒸发皿蒸发的最主要的因子是不同的,但低云量对任何地区蒸发皿蒸发的影响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2.
蒸发波导模型常用来计算海上蒸发波导高度。为了认识当前不同蒸发波导模型之间的差异和方法,本文选取了目前使用广泛的4种蒸发波导模型(即P-J模型、Babin模型、NPS模型和伪折射率模型)进行对比和分析。本文首先探讨了在理想情况下它们对气象要素的敏感性,随后并利用我国南海近海大气层观测试验数据对比了这4种模型的蒸发波导高度计算结果。分析表明:相对湿度、风速和气—海温差的变化对4种模型的计算都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不稳定层结状况下,4种模型计算得到的蒸发波导高度都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高。Babin模型和NPS模型计算的波导高度较为一致,伪折射率模型与前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而P-J模型与其他3种模型存在较明显的偏差。基于南海气象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不同蒸发波导模型在该海域蒸发波导的模拟结果略有不同,但4种模型计算得到的波导高度日变化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波导高度极低值常出现在早晨,而极高值常出现在傍晚。  相似文献   
63.
中国西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上的消融和热量平衡研究是在冰川消融区中部海拔高度3895m的平坦雪面上进行的。观测场中的粒雪由两个不同层次的清洁粒雪和包含来自沙漠地区尘暴的污化粒雪所组成。当下部污化层在表层出露时,冰川自然表面的反射率则产生急剧的变化。当反射率从0.67降低至0.52时,相应的吸收辐射量将随之增加47%。根据1983年7月5日至25日的观测资料,对具有代表性的各天气情势下的热量平衡各组成分量的计算表明,在热量收入部分中,净辐射供热占71.6%5.40MJ/m~2·d),感热供热占28.4%(2.15MJ/m~2·d)。在热量支出部分中,消融耗热占94.8%(-6.79MJ/m~2·d),潜热占5.0%(-0.36MJ/m~2·d),其余0.2%(-0.013MJ/m~2·d)的热量用于冰雪层中的热传导。以热量耗散形式出现的潜热意味着蒸发抑制了凝结作用。这是因为该区相对的低温和较低的湿度的缘故。在夏季,尽管平均日总量为0.013g/cm~2的蒸发在年物质平衡中所造成的物质亏损似乎是不太重要的,然而它却是制约该区冰川分布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4.
65.
黄河流域旱涝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黄河流域及其周围20多个气象台站,1970-1990年期间21年历年各月气候一资料,根据布德科和彭门方法计算了黄河流域各月蒸发力、水分盈亏量及干燥度,选取典型的旱年(1972、1986年)和涝年(1975、1988年)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较好的结果,为旱涝诊断和成因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临界蒸发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朝新 《地下水》1995,17(1):23-25
本文阐述了确定临界蒸发浓度的重要意义,着重对临界蒸发深度的影响因素和确定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7.
作物叶面蒸腾与棵间蒸发分摊系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在冬小麦和玉米冠层表面及冠层内部下方土壤表面的净辐射观测资料,建立了一个能较准确地反映叶面蒸腾与棵间土壤蒸发分摊系数物理变化规律的较实用的计算模式,结果表明,分摊系数(α)随叶面积指数(LAI)增加而增加,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α在中午最小、早、晚稍大,这种日变化受叶气孔调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刘德汉  郑旭明 《沉积学报》1995,13(2):93-104
本文用有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蒸发盐沉积的钻孔地球化学剖面。论述了奥陶系马家沟地层存在A.B.C3个非干早旱条件的水下蒸发盐沉积盐回,对有机质的聚集和保存都十分有利。源岩以菌藻类水生生物输入为主,并具有高盐和强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69.
1 引言植物的气孔在能量被植被覆盖的地表吸收后转变成显热和潜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植物气孔对农田水分和能量收支有很大影响,同时还极大地影响着水分循环、气候和天气(如 Avissar 和 Pielke,1991)。经验表明(如 Jarvis 和 Morison,1981;Avissar 等,1985)气孔的作用机制对太阳辐  相似文献   
70.
张军  刘铸唐 《盐湖研究》1993,1(2):23-27
本文在察尔汗盐湖卤水不同浓缩阶段比蒸发实验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处理了该实验的数据,建立了在石盐析出阶段和光卤石析出阶段卤水比蒸发系数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与卤水密度和大气相对湿度相关的经验方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