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岩石物理相的控制因素及其定量表征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今以“相控论”为主导、以地层及岩性等隐蔽型油气藏为主要目标的油气勘探阶段,岩石物理相在优质储集体预测、储层参数评价和剩余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等储层地质学领域体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对于其分类命名方案则尚未达成共识,目前虽有以数学为主和以地质研究为主的两大类划分方法,但这些方法要不适用条件有限,要不划分依据存在缺陷,且命名法则相对并不科学.基于以上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控论”的岩石物理相划分方法,即通过岩石物理相的主要控制因素——构造相、沉积相和成岩相的叠加与复合来对其进行分类命名.最后以四川盆地蓬莱地区须二段储层为例,在对其构造相、沉积相和成岩相划分的基础上,通过三者的有机叠加与耦合对其岩石物理相进行分类命名,并提出了相应的定量表征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岩石物理相类型与天然气产能的关系,利用岩石物理相寻找优质储集体及含气有利区,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划分方法从地质相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影响油气富集的各因素,避免了从单一因素出发而造成的误差,能实现油藏精细描述,另一方面对岩石物理相的命名也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2.
受断裂带的影响,蓬莱玄武岩集中在蓬莱北部,呈 NE 向至 NNE 向分布。火山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前寒武纪时近 EW 向基底构造的形成、中生代 NE--NNE 向断裂构造的发育、中生代末期地幔柱强烈上涌和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末期等 4 个构造阶段。玄武岩喷发主要集中于新生代,以气孔玄武岩、苦橄玢岩和辉橄岩为主。常量元素分析显示,蓬莱玄武岩与世界玄武岩平均成分有差异,表现为低 Al2O3、CaO 和 MnO,高 K2O、MgO 和 Na2O; 与中国玄武岩平均成分相比,Al2O3、K2O 和 Na2O 低, CaO、P2O5和 MgO 高。微量元素分析显示蓬莱玄武岩具有大陆玄武岩典型的右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中度负铕异常。鲁东地块经历两期地幔交代过程,分别为寒武纪时期和中生代末至新生代时期。  相似文献   
103.
南京葫芦洞石笋末次冰期气候记录闻名于世,但至今葫芦洞未见全新世石笋,且缺失现代碳酸盐沉积,这个问题多次被同行提起.通过与同一气候条件下现代沉积作用旺盛的安徽蓬莱仙洞进行了近一个水文年的水文地球化学对比研究,从监测数据分析获知,两洞穴滴水中阳离子浓度以及其他许多地球化学指标的差异并不大,但葫芦洞滴水的SO42-和Cl-含量均比蓬莱仙洞的高一个数量级.室内模拟实验也表明,滴水中加入SO42-和Cl-将使碳酸钙溶解度显著增加.综合这些结果,提出“盐效应”很可能就是南京葫芦洞缺失现代碳酸盐沉积的一个重要原因,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了葫芦洞缺失全新世石笋的可能机理.目前中国许多洞穴由于缺乏现代沉积致使沉积景观逐渐老化,本文报道的分析方法对认识其中的原因机理具有一定意义,但其结论仍需接受更加严谨的观测和实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4.
蓬莱群地层宏观上表现为层序正常的单斜岩层,实际却变形强烈。通过对鲁东栖霞地区蓬莱群中劈理、褶皱、韧性剪切带等构造形变的研究,总结了蓬莱群经历了三期构造演化:早期为伸展构造体制下的褶叠层构造,中期为剪切-收缩体制下中浅层次剪切变形,它们分别是苏鲁造山带俯冲折返后期的板上伸展构造不同阶段的反映;晚期则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造成的NW—SE向挤压应力作用形成轴向北东的宽缓纵弯褶皱。蓬莱群与下伏结晶基底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并且受到早期构造作用的改造,深层次的韧性拆离断裂并不是完全沿着角度不整合界面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溪口镇,位于浙江省奉化市西北,距宁波市区22公里。溪口以剡溪之水而得名。剡溪源头,主流出于剡界岭,由新昌入奉化境,称“剡源”。沿溪风光优美,剡源九曲为古代旅游胜地。九曲公棠以下称“剡溪”,由西向东流过全镇,至东端,有武岭头与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来。又以武岭横亘镇东,以山名命地,故也称“武岭”。溪口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南20公里,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依山傍水,风光旖旎。  相似文献   
106.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分段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是华北地区一条重要的北西向地震构造带。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将断裂带分为4段:张北-南口段、南口-宁河段、渤海段和蓬莱-烟台段,各段具有不同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同时,对断裂带内北西向断裂和北东向断裂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7.
王成源 《地质论评》2001,47(2):113-118
Clarkina Postbitteri的首现不适合作为乐平统底界的定义,蓬莱滩剖面上6j的底界也不适合作为乐平统底界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GSSP),乐平统底界的定义应是Clarkina postbitteri-C.dukouensis连续的演化系列中C.dukouensis的首次出现,精确的位置在蓬莱滩剖面6k之底。  相似文献   
108.
山东蓬莱菲律宾蛤仔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蓬莱沿海的菲律宾蛤仔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菲律宾蛤仔的分布、资源现状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蓬莱沿海菲律宾蛤仔主要分布于栾家口、湾子口、刘家旺、朱家庄滩;资源总面积146.9hm2,资源现存量58.9t,可捕量26.8t,宜捕量16.1t,商品率18.1%;平均壳长与体重的关系方程:W=0.19458 L3.2782(r=0.88);每年2次繁殖高峰,分别为6月和10月。  相似文献   
109.
孙可军 《海岸工程》1997,16(3):59-62
介绍了在蓬莱新港建设时,从开工准备、施工实施到竣工验收各阶段的工程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其中工程质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0.
结合蓬莱田横栈道维修加固工程实例,介绍了针对滨海环境下不同的工程构件采取的不同的处理措施以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