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6篇
  免费   791篇
  国内免费   1004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3624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09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47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3篇
  1940年   1篇
  1934年   6篇
  1931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利用模拟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通过对安微省两淮煤田测井曲线与矿井井下实见现结构破碎煤体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利用测井曲线判别构造煤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为新区地质勘探评价煤和瓦斯突出条件与危险性,为矿井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82.
深成煤化作用是川南地区煤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本文着重阐明了构造对煤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安渊  石海娟 《中国沙漠》1997,17(3):308-312
通过对库布齐沙地草场补播改良技术的研究,确定出适宜的补播牧草种类及播前种子处理技术,适时的补播时间,正确的补播地形和适宜的补播机器。改良后的沙地草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土壤养分提高,植被盖度和产草量随着补播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补播第3年,植被盖度达到78%,干草产量5250kg/hm2,分别比补播前提高3倍和7倍,流沙移动得到控制。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效益,草场载畜量由0.5~0.75个羊单位/hm2提高到2个羊单位/hm2,草地年收入纯增246元,比补播前提高2倍。  相似文献   
84.
85.
86.
东秦岭北缘煤的变质作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建坤 《地质论评》1996,42(1):7-13
以河南省东秦岭造山带北缘山西组二1煤层的煤岩、煤质、煤有机地球化学和“晶核”结构的综合研究为前提,结合板块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区二1煤的变质热源主要与长期复杂的板块俯冲、A型碰撞所引起的地壳结构调整而使前陆盆地区岩石圈结构变化,大地热流急增的结果有关。二1煤的变质主要经历了早期(印支期前)的区域深成变质(达肥-气煤)和后期(印支-燕山期)的典型异常热变质作用(达无烟煤-高阶无烟煤)。  相似文献   
87.
煤中黄铁矿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系统地研究四川晚二叠世高硫煤中黄铁矿矿物学的基础上,运用微区电子探针、中子活化、X光电子能谱和硫同位素等多 种方法综合地研究煤中黄铁矿的结构、成分、价态及同位素等成因标型特征,对黄铁矿标型特征进行了成因探讨,有效地判别了成岩期形成的I型脉状黄铁矿及后生热液Ⅱ型脉状黄铁矿。同时提出直接沉淀系列(自形晶→集合→聚晶)和复杂成因(微粒、莓粒→圆球→结核→团块)等两大类成因演化模式。它不仅对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88.
89.
吐哈盆地产出有比较丰富的侏罗系煤成油气田,本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热解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煤中类脂组及微类脂组的类型、含量、分布与煤成烃性能和产出的关系。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一般煤岩组分观测中主要含煤的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类脂组含量很少超过10%,但是一些煤样的热解分析中S_1可高达5-23mg/g,S_2可达150─200mg/g,HI(烃/有机碳)可高达150─350mg/g生烃、含烃性能较好。进一步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本区一些薄层状、条带状煤层的基质镜质体和叶结构镜质体中微类脂组含量比较丰富,微区定量统计含量在3%─18%左右。这种富含微类脂组的基质镜质体和结构镜质体在煤成油气中有重要意义,而且由于多数微类脂体在煤中常成点线状、似层状、充填状、网络状分布,可能有利于煤成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相似文献   
90.
面向21世纪的煤化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和资源,但同时也是主要的污染源。从保护环境、合理利用有限的化石资源的角度和中国的具体国情考虑,应该大力开发温和化高效煤的新工艺,使煤炭资源逐步由能源型利用转化为材料型利用,近年来,我们在煤的溶剂萃取,脱硫降灰机理,煤相关模型化合物反应,煤焦油中稠环芳香族化合物的分离精制,功能性高分子单体合成及一氧化碳高效吸附剂的制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结合这些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煤化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