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406篇
测绘学   225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162篇
地质学   746篇
海洋学   301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1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活性白云粉生产工艺及其物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白云粉(ABP)是在白云岩经过破碎、细粉碎、表面改性的基础上得到的一种新型改性功能填料。本文利用河南辉县市的拍石头和张村两地产出的白云岩作为实验原料,对其表面改性的实验方法、改性剂选择及用量、改性条件及改性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且对改性前后的白云石粉体的粒度、比表面积等性能及红外光谱特征做了对比研究。生产工艺和物性测试研究表明:活性白云粉代替轻质碳酸钙作橡胶填料前景广阔;与轻钙相比,活性白云粉的粒度不够均匀,经优化和改善生产工艺条件,可望进一步提高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杨眉  沈上越  蒋鹏 《矿物岩石》2001,21(4):19-22
重质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矿物填料,经过表面改性,可以将其由普通填料变成性能优越的功能填料。本次研究选用鄂西优质重质碳酸钙为试验样品,采用干法表面化学改性方法对重质碳酸钙实施了改性,通过测定改性重质碳酸钙的活化率、湿润接触角、固液悬浮体的粘度、白度及表面化学成分对其性能进行考察,并对改性效果进行评价。在丁苯橡胶中的应用试验显示,改性重质碳酸钙充填丁苯橡胶的性能良好,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3.
硅灰石表面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池波  沈上越等 《岩矿测试》2001,20(1):57-59,64
实验以湖北大冶硅灰石为原料,初步探讨了硅灰石表达改性的工艺条件。经沉降体积法、表面接触角、红外光谱等方法检测和填充橡胶试验证实,硅灰石得到了改性且其填充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4.
张荣华 《气象学报》1996,54(1):53-64
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分辨率、自由表面热带海洋环流模式对厄尼诺/南方涛动(El/Southern Oscillation)循环中另一重要位相La Niña事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式区域为南北纬30°之间的热带太平洋,经纬圈水平方向分辨率分别为2°和1°,垂直方向分为不等距的14层;模式中考虑了盐度并引入与洋流切变和层结稳定度有关的垂直扩散参数化方案。在观测到的海表风应力、热量和淡水通量(蒸发与降水之差)驱动下,所发展的模式从1984年积分到1989年。本文给出模式对近十几年来最强的1988年La Niña事件进行数值模拟的结果,着重分析La Niña期间热带太平洋海面起伏、流场和温度场时空演变,以及La Niña和El期间变量场时空结构差别。文中还进行了模式结果和一些观测资料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5.
师育新  陈志祥 《沉积学报》1996,14(A00):164-170
本文介绍了利用IELTZ-TASA-plus型义进行沉积微区形貌及成分定量分析的方法,如沉积岩粒度分析,矿物定量测量,面孔率及微裂隙的定量测量等,并与其它方法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精确和统计信息最大等优点,但对于许多岩矿样品来说,灰度自动检测比较困难,而需要结合操作者的地质学知识和经验通过光笔装置进行半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106.
胡联浩  邓聪 《广东地质》1996,11(3):46-50
通过孢粉分析,粒度分析,矿物成分和石英砂微观形貌分析,对史前石器发掘地黑沙遗址的沉积物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沉积物分选较差,矿物成熟度一般,自下而上颗粒变粗,分选性和磨圆度变好,孢粉以淡水河口成分为主,揭示黑沙遗址沉积物总体属河流搬运作用为主同时受低能潮直带波浪作用的近岸环境下的沉积,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于花岗岩,泥岩和粉砂岩,经河流中近距离搬运。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度操作的从灰度变化信息获取表面形状的方法,并结合在频率域的强制可积约束,把对表面梯度空间(p,q)的处理经过高斯球变换到(f,g)空间处理,不仅较好地保证了算法的收敛性和可靠性,而且有利于边界条件的确定。  相似文献   
110.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度操作的从灰度变化信息获取表面形状的方法,并结合在频率域的强制可积约束,把对表面梯度空间的处理经过高斯球变换到空间处理,不仅较好地保证了算法的收敛性和可靠性,而且有利于边界条件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