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82.
新龙村畈章组滑坡具有典型第四系松散层滑坡特征,采用传递系数法对地质界面(现状滑面)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采用简化毕肖普法(最适应碎石类土质边坡)自动搜索滑坡的可能滑面(固定最危险滑面可能的出、入口),对稳定性进行复核计算和评价,进而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3.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在山西太谷均衡实验站野外径流试验场上.对平原区地面产流机制进行了试验与研究.本文就平原区地面径流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径流系数法将人工模拟均匀降雨的试验结果应用于人工模拟非均匀降雨和天然降雨的地面径流计算,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4.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滑带土强度参数反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滑坡强度参数反分析基本原理的分析,利用工程实践应用最为广泛的传递系数法建立了滑坡反分析计算模型,进而得出反分析理论基础,从数学意义上揭示了滑坡反分析本质为求解由滑坡状态条件确定了的系数项和常数项的二元多次方程。通过滑坡反分析状态分析,根据滑坡变形特征确定了稳定性评估指标。利用至少两个反分析剖面,采用试算法和插值法求解了一系列当Fsi′=Fs时的c、φ组合,然后用图解法求解滑坡滑带土强度参数。该方法在某滑坡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其计算精度基本满足工程要求,为反分析在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5.
土-岩混合边坡是指工程中常见的上部由土和岩石全风化层组成,下部由岩石组成的边坡.针对现行相关规范规程中未给出土-岩混合边坡稳定性分析具体方法的现实问题,结合某工程实例,提出了对坡体上部土和强风化层采用圆弧法滑动法分析、下部岩石依据结构面组合确定危险面,总体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思路及具体方法,可为岩质非顺向的土-岩混合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根据安达地区火山岩储层的实际情况,利用钻井、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预测火山岩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运用纵波波速的比值——"龟裂系数"方法对该区裂缝发育频率进行了分析、计算,从而总结了安达地区火山岩储层裂缝的平面展布特征。结论表明,安达地区火山岩储层的裂缝较为发育,裂缝参数特征必然影响该区天然气的勘探和生产。  相似文献   
87.
整体式折线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及加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林娟  常晓林 《岩土力学》2003,24(4):626-630
分别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和分项系数法,对非整体式和整体式折线重力坝的应力和深层抗滑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整体式折线重力坝有效地改善了坝体的应力和变形状态,但对提高抗滑稳定性不一定有效的结论,并通过拱梁分载法解释了上述结论。采用高压旋喷灌浆进行加固,并提出了较优的加固范围。  相似文献   
88.
传递系数法的模型试验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强度储备法和超载法的两种传递系数法已被广泛用于评价岩质滑坡的稳定性,目前对该方法的验证都是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等数值分析方法进行相互分析比较。以三峡库区巴东赵树岭滑坡原型为背景,采用岩石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方法对这两种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计算的稳定系数都偏于保守。基于超载法的理论稳定系数较接近试验情况,并且其条块间允许有拉应力的假设符合模型破坏特征,而基于强度储备法的稳定性系数与试验情况相差较大;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基于超载法的传递系数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9.
本文通过总结前人关于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研究,选取敦化地区近10年来发生灾害的泥石流沟为例,基于功效系数法,建立了一套地质环境条件与气象因素相耦合的泥石流预报预警流程,并基于GIS技术,运用C#和VB语言编码,设计开发了敦化典型泥石流地质灾害自动预警系统。系统以地质环境条件、前期有效降雨量和当日降雨量为综合评价对象,能较准确预测泥石流发生概率,预报精度较高;多线程、XML和组件式软件开发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系统自动预警的速度,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重用性和开放性,便于维护。  相似文献   
90.
武宁县多山地丘陵,地质灾害较为发育.选定典型地质地貌单元,依据其袭扰系数进行类比,将全县划分为高、中、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并根据各类型地质灾害的特征提出不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