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94篇
地质学   432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01.
宋继伟  冉飞  吴博  杨丕祥 《贵州地质》2022,39(4):414-418
矿产资源勘查随着程度的提高和深度的增加,对于钻孔防斜保直要求越来越高。贵州省烂泥沟金矿2021年度勘查设计7个超过千米的大角度斜直孔(顶角20°~32°之间),要求每百米顶角和方位角偏斜均不超过1°,绳索取心工艺仅靠传统方式难以保证该精度。项目实施过程中,钻探施工单位采用光面扶正器和液动冲击钻进方式进行防斜保直;采用调整钻具组合、短距反复切削、换径重复导向扩孔方式进行升降顶角;采用正反交替钻进方式进行纠方位。通过上述措施有效地达到了预期目标,所形成的经验对于类似大角度斜直深孔取心钻探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02.
植被聚集指数CI (Clumping Index)表征植被冠层叶片的聚集程度,是影响冠层内辐射传输的重要植被结构参数,对更好地理解冠层的辐射传输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半球摄影法DHP (DigitalHemispherical Photography)与有限长度平均方法的结合被广泛应用于地面CI估算,研究表明,有限长度平均法应用于DHP图像时所划分的采样单元大小与CI测量结果密切相关,即CI随图像采样尺度的变化会表现出有意义的变化,植被表观聚集指数ACI (Apparent Clumping Index)故应运而生,ACI的提出有助于加深对植被聚集效应的理解,拓展植被CI的地面间接测量,同时也对CI星载遥感产品的验证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应用有限长度平均法估算ACI时,DHP图像中划分的采样单元的大小对ACI估算的影响规律,及其随不同植被类型的变化规律有待进一步探索。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DHP图像,分别以一系列逐级增大的角度采样尺度对观测天顶角和方位角进行划分,共得到30种采样方法、17级角度采样分辨率,并将其分别应用于林、灌、草和农作物四种地类,探究了ACI在不同植被类型下随17级角...  相似文献   
903.
马顺利 《北京测绘》2023,(3):465-470
由于地下管线深埋地下,不利于日常检测,为实时了解地下管线质量情况,研究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地下管线质量检测方法。基于红外热像仪工作原理采集地下管线红外热像图,当地下管线有裂纹时,热量在裂纹处聚集,使地下管线的红外热像图中出现温差,将地下管线热像图中的温差变化转化为图像的边缘信息,利用增加方向模板和改进阈值的索伯算子(Sobel)边缘检测算法检测地下管线红外热像图的边缘梯度信息,衡量红外热像图的色差,通过色差检测结果识别出图像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实现地下管线质量实时检测。实验表明:地下管线管裂纹长度及厚度越大,地下管线红外热成像的温差越大;该方法在高噪声环境下的地下管线质量检测结果依然准确,该方法具备较好的质量检测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904.
王雪松  郭连军  刘鑫  邓丁  张久洋  徐振洋 《岩土力学》2023,(7):1925-1936+1948
岩体工程中岩石常因动载作用产生断裂,研究岩石在冲击荷载下Ⅰ型裂纹的响应规律,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开展了侧开单裂纹三角形(single cleavage triangle,简称SCT)花岗岩试样的动态冲击断裂试验。采用Hough变换方法实现了表面裂纹形态长度及角度分布的定量描述,分析了表面裂纹形态与试样吸收能量的关系;并利用三维表面形貌仪获取了断面的三维点云数据,提出了基于拟合曲面阈值检测的断面重构方法,有效解决了断面三维点云数据误差点出现导致的误差问题;讨论了断面粗糙度与试件吸收能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吸收能量的增大,裂纹长度的指数分布λ值有增大的趋势;裂纹角度的分布较为平均,水平方向上的裂纹相对较少,试件能量耗散较低时,裂纹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能量耗散较高时,裂纹的弯曲程度更高且贯通性较好;断面重构方法在x、y方向点数的0.03~0.08,阈值为0.25时能够较好的完成断面处理,试件A、B断面的粗糙度统计参数随能量耗散的增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05.
基坑工程监测中,深层水平位移作为最重要的项目,监测实施有明确的方向要求。测斜管的导槽方向与所需测量方向存在夹角时,会使监测成果数据偏小,不能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影响基坑的安全性判断。目前测斜管存在夹角的现象普遍存在却未能得到有效重视。通过理论结合试验的方法,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夹角修正公式,并对六种角度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修正公式的可靠性,得出了强代表性、弱代表性和无代表性三类夹角的处理方法,总结了深层水平位移项目的实施经验。  相似文献   
906.
温度是影响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高温对岩石力学性质演变规律及损伤破坏机制的影响,对深部岩体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FC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含预制裂纹花岗岩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温度(20℃,200℃,400℃,600℃,800℃)处理后含预制裂纹花岗岩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预制裂纹花岗岩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显著降低,而峰值应变呈现增加趋势;不同热处理温度造成的热损伤程度不同,导致预制裂纹花岗岩宏观破坏模式存在差异;热处理温度不超过600℃时,花岗岩均沿着预制裂纹两端发生破坏;当热处理温度达到800℃,热损伤成为花岗岩力学破坏模式的主导因素,且破碎程度显著增加。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高温作用下的岩石损伤演化机理,可为深部地下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07.
正射校正是卫星遥感影像后续处理、分析与应用的必要基础,而目前光学卫星数据自主定位精度尚不能达到1—2像元,正射影像产品的生产仍需依赖地面控制点对成像几何模型进行修正。针对国产光学卫星数据的现状、特点和应用需求,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自主研发了国产光学卫星正射影像产品和自动正射系统,本文从精细化影像自动配准、成像几何模型优化、影像正射校正、几何不确定度评估、太阳照射和卫星观测角度计算、基于地理格网的影像剖分等方面对相关产品及其自动生成算法进行介绍。其中,基于L1范数约束最小二乘的RPC模型全参数优化方法,可在影像幅宽较大或几何定标精度不足时获得比常规附加像方仿射变换参数的RPC模型更高的校正精度;提出顾及控制点精度的区域网平差方法,在利用从空间分辨率较低的参考影像获取的控制点修正成像几何模型时,可在满足参考影像几何约束的前提下,通过多次观测减小成像几何模型的随机误差、提高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基于不确定度传播理论,建立了正射影像产品逐像元几何不确定度评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用于规模化的正射影像产品生产,分布于全国不同区域的实测检查点表明所生产的16 m分辨率国产高分正射影像产品绝对几...  相似文献   
908.
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无论从粮食生产角度还是生态功能角度,都具有其他土壤难以替代的作用,因而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盛产水稻、玉米、大豆、高梁等作物。要确保粮食安全保护黑土地至关重要。我国高度重视东北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针对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导致黑土地退化的情况采取了多种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