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6篇
  免费   790篇
  国内免费   1058篇
测绘学   156篇
大气科学   154篇
地球物理   338篇
地质学   3854篇
海洋学   652篇
综合类   555篇
自然地理   47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刘延年 《地质与勘探》2019,55(S1):241-248
我国南方主要锰矿找矿远景区中,大多发育由锰矿控矿褶皱、破矿断裂为主组成的控矿弧形构造带,为逆冲-推覆(重力滑覆)褶断构造带,其低角度的叠瓦状逆冲断层、双重逆冲构造常常造成含锰岩系地层的多次上、下重叠,较多较好地保存了原生锰矿层,但有些破矿断层将含锰岩系错断至深部,被保存下来成为隐伏矿。本文综合归纳逆冲推覆(重力滑覆)构造特征及控矿特征;研究了分布在湘西-滇东一带的湘黔渝毗连区、湘中、黔东南-湘西南、桂中、湘中南、桂西南、滇东南等主要锰矿找矿远景区中发育的弧形逆冲推覆(重力滑覆)构造带特征;对湘西-滇东地区发育的6个主要锰矿找矿远景区内弧形构造带进行了找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50余处,预测锰矿石资源量26亿吨,为未来锰矿深地探测及资源基地综合调查评价提供新的找矿思路及调查评价方向。  相似文献   
922.
文章在分析双桥-新路地区铀成矿地质环境的基础上,依据区内各预测要素对已知铀矿床成矿作用的“贡献”,选取并划分为必要、重要和次要3类,使以GIS为平台进行区内铀资源潜力评价所需的驱动数据能清晰呈现且主次分明,有利于提高评价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923.
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流域洪水资源利用合理性评价提供基本的阈值标准,有效协调洪水资源利用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和流域防洪安全的关系,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评价的基本框架.指出洪水资源利用评价应解决洪水资源量计算、洪水资源利用水平分析、洪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和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估四个基本问题.在对洪水资源利用量、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洪水资源利用潜力等基本概念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评价方法.根据所建立的基本概念和评估方法,对1980~2006年海河流域及4个二级区的洪水资源利用状况及合理性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1980~2006年海河流域平均年洪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利用潜力分别为62.8亿m~3和5.35亿m~3.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总体而言处于比较不合理的状态,洪水资源利用量频繁超过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洪水资源利用潜力不大.多数年份洪水资源利用量超过了河道内必要需水量允许的限度,少数丰水年份超过了流域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的范围.今后,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合理性的提高,需要逐步调整目前洪水资源利用主要集中于山区的空间格局,提高平原区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有效保障洪水期河道内必要需水量.  相似文献   
924.
中国可供性煤炭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查明煤炭资源量和未查明煤炭资源量的分布、埋藏深度和煤类的系统分析,指出中国查明尚未占用的煤炭储量2282.97亿t,经济可采储量仅684.89亿t。未查明的预测煤炭资源量45521.04亿t,潜力巨大,但在近期可供找煤普查的埋深小于1000m的预测可靠级煤炭资源量只有9169.10亿t。因此,必须科学地、客观地再认识中国煤炭资源优势,合理地制定国家能源政策,以确保中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925.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损害的评价方法、损害机理以及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与成熟的碎屑岩储层保护技术相比较,分析了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26.
李雪青  陈卫东 《贵州地质》2009,26(3):185-188
交梨汞、金矿床位于三丹成矿带上,汞矿体呈透镜状、扁豆状、脉状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上,合矿围岩为下奥陶统锅塘组一套斜坡相的粒屑灰岩。其中产于F1断层及其上盘的①、②号汞矿体中有金矿伴生,构成工业矿体。矿石矿物除辰砂外,还有黄铁矿、毒砂、闪锌矿、雄黄及自然金,偶见自然汞;脉石矿物为方解石、白云石重晶石、石英等,金以自然金属态及类质同位素形式分别含于玉髓和黄铁矿、毒砂等载金矿物中。矿体围蚀变强烈,与汞矿有关的蚀变有雄黄矿化、中强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及玉髓化(硅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汞、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27.
贵州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建江 《贵州地质》2009,26(4):317-320
根据全省完成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结合各地行政区面积及山地丘陵比例,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发育程度指数法,对9个地区级行政区域进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析,划分出的地质灾害高、中、低发育区比较符合省情实际,对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8.
贵州省铜仁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及形成条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秋景  黄会 《贵州地质》2009,26(2):154-159
本文针对铜仁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条件进行分析,探讨在山间盆地分布区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29.
概要地介绍了中亚地区的构造分区特点、优势矿产资源和主要成矿时期。在区域成矿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围绕大规模成矿作用进行地质过程解析的重要性,更好地为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查开发选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0.
库区处于云贵高原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活动构造区,显著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致使区内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经野外调查发现,区内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且主要集中分布在金江桥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在实际调查库长为100km的河谷段,共发育着81处地质灾害点,总平均线密度(D)为0.81个/km,其中滑坡为区内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共发育59处,占总灾害点的72.84%。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库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特征和地质灾害与工程安全的关系,为工程的规划和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