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9篇
  免费   1146篇
  国内免费   1581篇
测绘学   651篇
大气科学   651篇
地球物理   1244篇
地质学   3340篇
海洋学   343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305篇
自然地理   27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4篇
  1954年   10篇
  1934年   4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从地貌学角度,分析了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岩体的自然及人为卸荷特性,指出了地表侵蚀、河流下切、开挖船闸等自然及人为地貌过程诱发了岩体的基本卸荷过程,构筑了一个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岩体卸荷特性的宏观模式。实地调砥及数值计算成果均表明,地貌分析法在分析实际岩体工程中,岩体卸荷特性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2.
本文根据锦屏Ⅰ级水电站坝区体结构面野外调资料,对坝区结构面优势方位、间距、张开度、连通率、隙间充填物及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坝区岩体分类及其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3.
长江三峡坝区断裂构造的形成和演变的最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底岩体内存在4组断裂构造。这些断裂、裂隙并非岩体的原生构造,而属于构造成因。根据断裂内岩脉侵入、岩石蚀变作用、结构面特征和构造岩类型的分析研究,认为断裂具有多期活动性的特点。对比基底岩体和沉积盖层的构造,确认岩体中的断裂构造在晚元古代晋宁期就已基本形成,以后在燕山期黄陵背斜出现时,喜马拉雅期断块构造产生时,断裂多次重新活动,演变为新的断裂系统。  相似文献   
134.
河北平原京津以南深层地下水资源形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海  刘淑芬 《地质论评》1996,42(5):410-415
本文应用同位素技术,结合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的分析及地下水动力方法的年龄计算,揭示了河北平原京津以南地区深层地下水的形成规律,得出深 地下水资源补给能力及承受开采能力很低的结论,这为今后深 地下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5.
136.
揭示一个基于代数拓扑理论的裂隙网络中物质弥散模型,还给出了应用于网络中的对流扩散的对应性原理的证明。应用拓扑理论给出的框架,使其起了一个数据结构的组织者的作用,由此得到网络中每一个分支上的浓度的解。这个解是在拉普拉斯空间上的解析解。网络中任意点在任何时刻的浓度可以很方便地用数值拉氏反变换求出。  相似文献   
137.
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对较大尺寸的裂隙岩体试块进行不同侧压力和加载条件下的渗流试验结果研究,分析了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的耦合机理,得出了不同应力条件下裂隙岩体渗流量与应力成四次方的关系。并且得出并非压应力都引起裂隙岩体的渗流量减小,当裂隙岩体受平行于裂隙面方向的单向压应力时,渗流量随着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8.
小山水电站导流洞出口边坡其地质结构为下部中侏罗世安山岩(αJ2),其上覆盖了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玄武岩(βN~Q),两者间为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夹有0.1~0.6m厚的粘土状及碎石粘土状夹层,产状倾向河床,倾角±25°。在上覆玄武岩层中见有高倾角的宽张裂隙带,与不整合面一起构成松动岩体,不整合面为底滑面。通过边界条件的分析和稳定计算,松动岩体的抗滑系数K=3.102,边坡是稳定的。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导流洞出口提前28m进洞,节约挖方量60000m3,提前了工期。经三年多的施工到运行,边坡无异常变化,表明该项优化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9.
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海  桂和荣 《江苏地质》1997,21(2):98-102
导水裂隙带高度是设计防水煤(岩)柱尺寸的主要技术参数,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内容。详细论述了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履岩体地质环境,履岩体力学环境和数值模拟技术三位一体的综合预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0.
地形面与经济建设关系密切。它是农业生产的基地,是交通、水利等工程选线和厂矿、居民点选址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