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976篇
海洋学   83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在总结分析现有复杂断层及倒转褶皱3维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三棱柱(GTP)的3维交互建模方法(岩柱体分区RPBP建模法)。文中定义了岩柱体、界限三角形两个重要概念,RPBP法可以通过构建断层界限三角形,将复杂断层系转化为多个简单断层系,然后采用构建简单断层系模型的方法来实现复杂断层系的3维建模;而对于倒转褶皱,RPBP法则通过构建褶皱轴界限三角形避免数据局部重复和冲突,使GTP建模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便捷可靠地实现含多断层相互切割、倒转褶皱等复杂地质体的真3维建模。  相似文献   
942.
1990年共和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质、地震及形变资料研究了1990年4月青海省共和MS7.0地震的发震构造.认为NWNWW向的哇玉香卡拉干逆冲盲断裂是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其地表形变以褶皱隆起为主.因此,共和地震是一次典型的“盲断裂褶皱地震”.  相似文献   
943.
江西城门山矿区侵位动力褶皱与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启全 《江西地质》1998,12(2):123-128
本文阐述了侵位动力褶皱与岩体和区域性褶断构造的时空关系和侵位动力褶皱的平剖面及三维空间的形态、分布、变化特征及主要判别标志;探讨了侵位动力褶皱形成的温压环境与形成条件;论述了侵位动力褶皱对矿区不同类型矿体的产状、形态、空间展布及矿液富集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44.
广西及邻区地台盖层和中新生代盆地地层褶皱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福祥 《广西地质》1998,11(3):5-12
根据新测构造地质剖面资料,指出印支运动导致地台盖层和右江盆地构造层全面褶皱的主张是一大误解,印支运动的褶皱作用十分轻微,向北西减弱,至滇东南-黔南消失。地台盖层和上覆中新生代地层的同步一类同步褶皱是由多期次继承性造山运动累积叠加形成的。依据褶皱时代和过程以及优选大地构造线取向的差异。广西及邻区可分成以北西向大地构造线占优势的滨特提斯区,包括桂西和滇东南-黔南两亚区,和以北东向优选大地构造线为特点的  相似文献   
945.
地震勘探三维观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震勘探在煤田系统大规模开展之后,适合煤田地震勘探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便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工区确定之后,如何根据现有设备,完成地质任务,观测系统类型和参数的设计关系到整个数据采集的质量以及野外施工效率。因此,在设计时应根据地质任务要求,综合考虑地震地质条件以及设备能力等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参数来合理设计观测系统,才能做到经济技术合理。  相似文献   
946.
南桥井田褶皱构造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分布规律和成因将井田内5-2煤层中发育的褶皱构造分为派生褶皱和差异压实褶皱,其结论对煤矿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7.
本文通过长江口航道淤泥的室内波浪试验研究,认为影响波长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相对泥床厚度、泥床含沙浓度及相对(传播距离)波长等。在本试验范围内,波浪在泥床上传播时的波长变化一般在±5%以内;但在相对泥床厚度、泥床含沙浓度及相对(传播距离)波长均较大时,波浪被急剧衰减,波长也随之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948.
耐低温轮虫品系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叙述了用激光和化学诱变剂对褶皱臂尾轮虫进行诱变处理及耐低温轮虫品系的筛选,还测定了不同品系的轮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增殖率,在不同盐度及温度条件下形态参数的变化情况以及耐低温轮虫大规模培养的情况,并对诱变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9.
位于东海XH凹陷的Y构造,以其两侧发育的NE—NNE向高角度逆冲断层和构造顶部发育的NW、近EW向的正断层、平面展布的“S”型构成其独特的构造风格。本文致力于应用T.P.Harding的扭动构造理论,结合该构造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Y构造为中新世末期的龙井运动压扭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