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位错理论在西安地面沉降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用位错理论研究地面变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根据西安地面变形的地质模型,利用位错理论对西安市11条地裂缝活动与地面垂直变形的综合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精密水准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位错理论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的水准结果在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理论上分析了西安地区的地面地面沉降除与抽取地下水,地面负荷等有关外,还与西安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西安地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及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市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在介绍西安地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3.
西安市地下热水开采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西安地区的地下热水资料和陕西省地震台网的地震观测资料,研究了西安地区地下热水开采和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安地区地下热水的开采造成此区域地震震中分布趋向于集中在长安—临潼断裂的两端,而地下热水开采区—西安城郊区的地震则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4.
西安地区水库供水调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西安市严重缺水问题,首先采用月流量延时曲线和月流量超越几率曲线分析了西安地区地表水源的水文特性;其次通过水库群联合仿真调度和无水库调度两种方式为西安市供水,以供水保证率和缺水指数为评价指标,评价西安市供水水平,结果显示:①无水库调节是无法满足西安市的现状用水;②三库联合仿真调度在2030年时,年平均弃水量仍高达2亿m3,说明该区水资源开发还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25.
一万年以来西安地区古土壤特征及气候波动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西安李湾全新世黄土剖面微结构的研究,结合磁化率,TOC,CaCO3方法,发现古土壤S0是由两层土壤S0^1和S0^2构成的复合土壤,是森林植被下形成的具有强粘化和淋溶作用的棕壤类型,尽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S0以上部分仍继承了风积黄土的基本特征,初步揭示了关中地区一万年在6000-5000aB.P,出现的第一次干旱事件,3100年以来,是全新世以来又一个相对干旱的时期。  相似文献   
26.
基于2017—2020年6—9月陕西中短期网格客观预报产品(简称DCOEF)的降水产品,采用晴雨预报准确率、TS评分、预报偏差BIAS,对其在西安地区21个气象观测站的预报效果进行检验;同时采用第99%分位值的降水量值作为测站极端降水量的阈值,进一步了解DCOEF对极端降水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1)DCOEF在西安地区逐年和逐月的晴雨预报准确率均在069以上,空间分布上在西安城区、高陵、阎良、临潼和灞桥地区的晴雨预报准确率普遍在075以上,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2)6—9月中,9月的晴雨预报准确率可达08,各量级的T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且BIAS接近于1,预报效果最好。(3)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加,TS评分明显下降,小雨的TS评分最高,且时间和空间差异小;暴雨TS评分时间和空间差异明显,除9月外整体评分较低,且空报率明显偏高。(4)DCOEF对西安区域平均降水量雨带分布和强降水中心位置分布预报与实况差别较大,但能较好地反映出区域降水的时间演变趋势,与实况较为接近,只是在降水量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预报值较实况以偏大为主。(5)DCOEF对极端降水的预报缺乏稳定性,偏差大,尤其是对短时强降水所造成的极端降水事件预报能力弱。  相似文献   
27.
西安地区活动构造与地热异常分布关系及地热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断裂构造在西安地区的展布、性质及其现今活动性与构造应力场等与地热异常的分布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断裂构造对地热异常的分布控制明显.在有热源存在时,断裂的现今活动性与地热异常成正相关。北东向及近东西向断裂为本区主要导热断裂,北西向断裂次之。并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
西安地区典型土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西安市地震小区划项目中的大量典型土样动三轴试验结果,采用双曲线模型拟合得到了西安地区粉质粘土、粉土、砂土和卵砾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随剪应变的变化关系,给出了西安地区上述4种主要土壤类型在8个典型应变下的动参数值。所提结果对研究西安地区地基振动反应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9.
本文应用80年代新兴的投影寻踪技术对西安地裂与地面沉降灾害问题进行了分析预测,其结果对控制这些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西安地区灞河河谷土壤侵蚀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娟  赵景波 《中国沙漠》2003,23(4):398-402
以野外调查测量与河谷侵蚀历史资料为依据,研究了灞河河谷土壤总侵蚀量和各阶段侵蚀量,并提出了非对称型河谷区与对称型河谷区的土壤侵蚀量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灞河发育的5级阶地与河漫滩代表灞河发育以来共经历了6个明显的侵蚀阶段,各阶段侵蚀量均存在差别,从老到新,第一、三侵蚀阶段侵蚀强,第二、四、五阶段及河漫滩代表的侵蚀阶段侵蚀弱。河流侧向迁移造成的侵蚀量大于垂直下切产生的侵蚀量。蓝田县城附近57.3 km2范围内侵蚀总量约为6.5 km3。文中提出的计算河谷土壤侵蚀量的计算公式不仅适用于灞河河谷区,而且也适用于其他河谷区。这项研究对河谷区土壤侵蚀总量和分阶段侵蚀量的计算以及查明侵蚀强度变化规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