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6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区域地物化资料,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及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对东天山成矿带中黄山铜镍矿床、小热泉子铜锌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对东天山西段进行了有色金属矿床找矿靶区预测。预测结果认为:色尔特能、铜花山—硫磺山、米什沟、马鞍桥、彩华沟是今后找寻大型有色金属矿床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12.
刘养雄 《甘肃地质》2007,16(1):17-22
北祁连西段作为甘肃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随着地质找矿工作不断地加强,日渐重要。根据熬油沟及卡洼沟一带水系沉积物、岩屑和岩石剖面测量结果,对Au、Pt、Pd和Pb、Zn等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处成矿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1974年以来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发生的MS≥4.9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总体状态参量Rt的变化特点,同时对Rt值在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的地震预测效能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当Rt>0.82时,表明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地震活动状态比较正常,发生4.9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较低;反之,当Rt≤0.82时,则表明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地震活动比较活跃,发生4.9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14.
以北祁连西段吊达坂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含量的概率分布、元素富集与分异、单元素异常、元素相关性分析及异常元素组合等特征的研究,在区内共圈定综合地球化学异常18处,划分出3个铜铅锌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发现矿点4处。研究结果显示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北祁连西段半干旱高寒山区找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长城系巴什库尔干群主要出露于阿尔金构造带西段北缘,是一套中浅变质结晶岩系,其斜长角闪岩中角闪石、斜长石多具成分环带,由角闪石和斜长石成分环带确定的温压条件构成一个较陡的顺时针近等温减压pT轨迹,其地质动力学过程属于典型的地体碰撞→抬升模式,表明阿尔金构造带西段北缘的地质构造演化经历了俯冲碰撞及碰撞后的快速抬升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近期的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过程中,对店房金矿以西的角砾岩体西段勘查新圈定5条金矿体。金矿体的形态与产状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直接产于火山机构的环状、放射状构造和蚀变破碎带之中,矿石分为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围岩蚀变以硅化和黄(褐)铁矿化为主,成矿作用分为2期4个阶段;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幔源,并具低盐度和多源特点,以岩浆热液为主,成矿温度为中、低温,主成矿期为燕山晚期,店房角砾岩体西段金矿床属与火山构造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王建军 《甘肃地质》2014,23(3):9-14
在北祁连西段三岔口等6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对祁青构造混杂岩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LA-ICPMS法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206Pb/238U表面加权平均年龄494±15Ma,相当于中寒武世,故将该混杂岩解体,部分归为中寒武世黑刺沟组。  相似文献   
18.
萍乡—宜春一带地处萍乐坳陷带西段,早三叠世地层广泛发育,长期以来对其地层单元划分、时代归属、分布范围、名称使用均不统一,给萍乐坳陷西段的研究工作带来诸多问题。笔者通过萍乐坳陷带西段萍乡—宜春一带1∶5万区域地质调查,首次系统地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方面对早三叠世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将该地区早三叠世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殷坑组、青龙组、周冲村组,又将周冲村组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段,并依据牙形石成果资料,将殷坑组、青龙组、周冲村组一段定为印度阶,周冲村组二段至四段定为奥伦尼克阶。同时根据岩性组合及沉积相特征对其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地区早三叠世沉积环境为"台-坡-盆"古地貌结构的"陆缘海"。  相似文献   
19.
85~90 Ma是班公湖-怒江构造带一个重要的成矿期。目前对该期矿床的形成环境和矿床成因还存在争议,而且该带西段的研究比较薄弱。通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我们在班公湖-怒江构造带西段日土县西侧扎隆琼娃发现与近南北走向的伸展构造和晚白垩世富镁石英二长岩密切相关的富铁矿。通过锆石LA-ICP-MS U-Pb测年法获得石英二长岩的成岩年龄和成矿年龄分别为85.60±0.48 Ma和85.51±0.77 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石英二长岩类似埃达克质花岗岩,却具有较高的Mg#(52.9~56.8)、Cr(106.8×10-6~597.1×10-6)、Ni(60.6×10-6~78.2×10-6),岩石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等,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Nb、Ta、Ti等。据此初步认为:晚白垩世中期班公湖-怒江构造带在陆内地幔软流圈底辟及相关的地壳热隆伸展构造背景下,通过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了富镁石英二长岩及其相关的富铁矿。  相似文献   
20.
北大别山火山岩由于缺少精确的年代学资料和系统研究,其岩石成因背景和成岩成矿时代尚不清楚。通过对北大别山西段上天梯珍珠岩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岩石主量、微量元素测试分析,表明上天梯酸性火山岩具有高硅(w(SiO2)介于71.82%~73.18%)、富碱(w(K2O+Na2O)介于7.97%~8.96%)、富钾贫钠(K2O/Na2O介于1.13~1.87)、弱过铝(A/NCK为1.00~1.15)等特点,属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列。岩石轻稀土强烈分馏、重稀土弱分馏,负Eu异常不明显(δEu=0.81~1.16),稀土分布曲线呈左高右平向右倾斜的模式。利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测得上天梯成矿岩石珍珠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45±1 Ma(n=18,MSWD=0.91),代表了火山岩的喷发年限和上天梯珍珠岩矿床形成年龄。研究认为,上天梯珍珠岩成因类型为I型火山岩相在加厚下地壳物质熔融的产物。北大别山西段陈棚组火山岩具有多期次喷发活动,喷发时限在14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