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0篇
  免费   717篇
  国内免费   411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38篇
地质学   2664篇
海洋学   29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28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哈密凹陷位于新疆东部三大板块的结合部位,内部构造复杂。本文利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凹陷内四道沟构造Tk2层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该层古构造应力分布不均匀,可划分出2个应力集中区、1个应力异常区,其余为正常应力区;根据岩石破裂试验以及构造应力模拟计算结果,制定了该区裂缝的定量评价标准;依据该标准,预测评价出该区的裂缝发育的Ⅱ级区1个、Ⅲ级区2个,其余为裂缝不发育区。  相似文献   
922.
秦启荣  黄润秋 《山地学报》2000,18(B02):118-122
哈密凹陷位于新疆东部三大板块的结合部位,内部构造复杂。本文利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凹陷内四道沟构造TK/2层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该层古构造应力分布不均匀,可划分出2个应力集中区、1个应力异常区,其余为正常应力区;根据岩石破裂试验以及构造应力模拟计算结果,制定了该区裂缝的定量评价标准;依据该标准,预测评价出该区的裂缝发育的Ⅱ级区1个、Ⅲ组区2个,其余为裂缝不发育区。  相似文献   
923.
东濮凹陷西洼南段老第三系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濮凹陷西洼南段老第三系属地堑型湖盆沉积,主要发育河流相、三角洲相、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以及湖泊相。两条边界断层,尤其是西侧长垣断层的活动性控制着该区的岩相古地理格局:断层活动强烈时,湖盆水域扩大,湖水加深,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三角洲及深湖-半深湖沉积;断层活动减弱时,水体变浅或干涸,湖盆被充填,主要发育冲积扇或河流相沉积。  相似文献   
924.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盐类沉积模式新见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认为在东濮凹陷中自沙河街组四段沉积中晚期开始,海水随着海面升降,间歇性地进入由北东向的兰聊断裂和长垣断裂构成的古河谷。高位期,海水以相对暂时性抬高的形式,淹没本区,致使凹陷南部成为向东南或南开口的河口湾,构成盐湖沉积的先期沉积环境,到低位期,海水退出凹陷区,部分海水因 受东西向同沉积走滑断裂(高平集-习城集一线)高地的阻隔而潴留,局限在高平集-习城集断层至文明寨-范县断层的同沉积构造凹陷,潴留海水蒸发、浓缩,形成盐类。在较深的凹地,受陆源淡水的影响较小,卤水浓度相对较高,那里依次沉积了具有深水沉积特点的碳酸盐岩、石膏、石盐等;而在水体较浅的凹地,(如砂砰、泥坪环境),那里易受季节性洪水影响,卤水淡化,沉积了具有明显浅水特征的灰质泥岩、泥膏岩等。  相似文献   
925.
惠民凹陷基山砂体成因及成藏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山砂体是沙三段沉积时期发育于惠民凹陷西北部的一套碎屑岩沉积。前人认为它是与东营凹陷有少体相似的深水浊积扇。通过近期对砂体的沉积相、地震相及测井相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基山砂体属三角洲沉积。作为优质储集层,砂体存在三种油藏类型,即构造油藏、岩性油藏与构造-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926.
黄岗潜凹陷岩盐矿床是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近年发现的一大型岩盐矿产地,预测岩盐矿总资源量超过240×10~8t。本文在总结黄岗潜凹陷岩盐矿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岩盐矿沉积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岩相分布规律等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岩盐矿赋矿层位为古近纪官庄群大汶口组中段,岩性为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灰白色膏质泥岩、石盐岩互层,是一套含石盐、石膏的浅湖—咸湖相沉积建造,其盖层为新近纪黄骅群和第四系。岩盐矿层赋存形态简单,呈层状产出,产状稳定,走向近EW向,倾向近S向,倾角平缓,一般3°,局部断层附近可达10°。区内揭露岩盐矿层31层,埋深1079.75~1730.86m,单矿层平均厚度0.25~24.64m,单层最厚53.96m,累计平均厚度175.45m,单孔累计最大厚度320.23m,是山东迄今单孔控制最大的厚度,NaCl平均品位44.11%~96.08%。岩盐矿石矿物成分较为简单,主要盐类矿物成分为石盐和硬石膏,杂质矿物主要为黏土质矿物;矿石主要化学组分为NaCl,其次为CaSO_4,其他组分含量甚微;矿石结构主要为中粗粒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岩盐矿划分为结晶块状石盐矿石和石膏石盐混生石盐矿石2种自然类型,矿石工业类型初步确定为石膏质石盐矿石。黄岗潜凹陷盆地为一套浅湖—咸湖相沉积,大致反映了含盐水体淡化—浓缩—淡化的蒸发沉积过程;平面上初步划分石盐岩相区和膏泥岩相区2个岩相分布区,其中石盐岩相区靠近成盐盆地局部沉积中心,发育厚层岩盐矿。黄岗潜凹陷西南部含盐地层总体表现为向南倾伏的单斜形态;区域重力资料显示,该区靠近盆地局部沉积中心,具有较大的岩盐矿找矿潜力。区内岩盐矿层厚、质纯、埋深适中,初步评价具备建设盐穴储气储能库的地质条件,矿床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27.
惠陆低凸起东侧为陆丰南富生烃洼陷,为厘清该低凸起东侧物源面貌及沉积储层分布规律,综合利用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恢复了古物源区面貌,描述了源-汇体系要素,预测了富砂沉积体平面分布,并探讨了砂体差异富集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惠陆低凸起发育完整的受古地貌控制的源-汇系统,研究区古近纪下文昌组进一步可划分为A—H共8个凸起群单元,在古地貌恢复的基础之上,8个凸起群单元共划分出17个由独立流域和对应沉积区组成的源-汇系统。惠陆低凸起东侧发育流域1—6组成的6个独立的源-汇系统,其中流域2、4和6剥蚀范围大,基底受剥蚀能力强,水系发育数量多且相对汇聚,是主要的优势物源供给区。2号流域(陆丰13东洼缓坡中部)大的剥蚀面积、花岗岩和喷出岩母岩为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及优势储层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多个水系和平面上的优势汇聚为优质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储层提供了良好的发育条件。  相似文献   
928.
巴楚隆起与阿瓦提凹陷寒武系及奥陶系沉积古地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野外露头、钻井资料分析,对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东部和阿瓦提凹陷东南部寒武系和奥陶系进行了沉积与古地理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寒武系和奥陶系总体上表现为从深—浅—深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早寒武世早期经历了短暂的深水盆地环境后,自早寒武世中晚期至中寒武世演变为局限台地——蒸发盐台地环境;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海平面开始逐渐上升,以开阔台地环境为主,至晚奥陶世中期演变为台地边缘斜坡环境。   相似文献   
929.
东营凹陷东部沙三段滑塌浊积砂体沉积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地质、测井、地震及室内综合分析,总结了东营凹陷东部沙河街组三段滑塌浊积砂体的沉积特征,认为滑塌浊积砂体的发育与古代三角洲的进积作用密切相关,可进一步划分为 5种沉积微相;同时建立了该区滑塌浊积砂体的垂向序列和演化模式,分析了滑塌浊积砂体的分布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陆相湖泊浊流沉积的理论和内容。   相似文献   
930.
沾化凹陷中、新生代断裂发育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采用断层活动速率定量分析断裂活动性的基础上,就印支运动以来沾化凹陷断裂的发育期次、组合特点、成因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中、新生代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断裂发育受控于欧亚构造域的西伯利亚板块、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挤压拼接和滨太平洋构造域及其郯庐断裂带的活动两大构造体系域;晚三叠世NW向逆推断层的发育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挤压拼接时产生的板内局部挤压调整效应;晚侏罗世—白垩纪NW向断层发生的构造反转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造成地幔上涌所产生水平拉张背景下郯庐断裂左行走滑的结果;燕山—喜山构造阶段过渡期郯庐断裂由左旋至右旋的转换,则导致了研究区断裂发育由NW向至NE(NEE)向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