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钢结构建筑轻质砂加气混凝土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钢结构建筑轻质砂加气混凝土外墙板和砌块填充墙的足尺模型振动台试验,并通过试验结果分析,重点研究砌块填充墙的抗震性能、砌块墙体与墙板墙体抗震性能的对比以及两者对钢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对比。文中得出了与带墙体钢结构抗震设计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82.
砂土与EPS颗粒混合的轻质土的动剪切模量衰减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庶懋  高玉峰 《岩土力学》2007,28(5):1001-1004
动荷载下砂土与EPS颗粒混合的轻质土(LSES)的割线剪切模量Gsec随着剪应变的累积会发生衰减,基于不同水泥掺量和EPS含量的LSES试样的动三轴试验结果,建立了与围压、剪应变、水泥掺量等因素相关的Gsec的经验衰减模型。通过比较发现,LSES与砂及胶结砂的Gsec衰减模型具有一定相似性,即Gsec与yd呈双曲线关系,与σc为指数关系。此外,由于水泥胶结的约束作用,Gsec对σc的依存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减小,这种依存程度通过参数n反映出来,但当水泥掺量达到10%时n随其的变化就不明显了,这是因为胶结强度已经增大到使得LSES中颗粒间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错动的程度。  相似文献   
83.
84.
85.
覆膜玉米适时早播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6.
合理确定异型柱框架层刚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异型柱框架层刚度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提出了合理确定异型柱框架层刚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使用天然原料一次合成钙长石轻质耐火砖的可行性。实验表明,将煅烧煤矸石、蓝晶石、硅灰石、苏州土、纯铝酸钙水泥等原因一起混磨至粒径小于320目,用发泡沫河以合成出体积密度小于480kg/m^3的钙长石轻质耐火砖。此种钙长石轻质耐火砖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300℃,最高使用温度为1260℃,常温耐压强度为1.15MPa,抗折强度为0.92MPa,800℃的导热系数 0.17W/mk,1230℃×24h  相似文献   
88.
高强度轻质浮力材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高强度轻质浮力材料的主要组份、制备工艺和技术指标。阐述了提高此种浮力材料强度以及降低其密度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9.
一种轻质硬壳海堤的断面设计和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软基堤坝易沉陷,滑移,倒塌,施工难,工期长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筑堤结构。该结构采用高强度材料作为外壳,以轻质材料放置于易沉滑的部位,以松散材料填充坝体,根据受力特性,构造要求,施工条件及抗滑稳定条件,拟解决结构断面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结合实例运用专业程序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说明轻质硬壳堤坝比传统堤坝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0.
轻质非水相液体(LNAPLs)在土壤包气带中具有多相态特征,非均质性、地下水位波动等因素将显著增加包气带内LNAPLs污染的复杂程度。已有研究多关注于揭示包气带内自由相LNAPLs的污染过程,少有更为深入地探究水位波动时非均质结构对LNAPLs迁移及各相态分布规律的影响。基于TOUGH2程序构建包气带多相流数值模型,以揭示透镜体结构与地下水位波动共同作用下LNAPLs迁移过程及相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含水率变化是LNAPLs迁移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气带内受透镜体介质岩性、水位波动影响所呈现的含水率变化直接控制LNAPLs迁移规律及分布特征;(2)水位恒定时,细砂透镜体使LNAPL呈“蓄积穿透-横向扩展-绕流”迁移,粗砂透镜体则是LNAPL垂向迁移的“优势通道”,水位波动引起的细砂透镜体含水率变化使“绕流”显著增强,粗砂透镜体则进一步呈现“优势空间”作用;(3)水位恒定时,细砂透镜体模型中LNAPL滞留于透镜体内部,粗砂模型中LNAPL则集中于透镜体下方,水位波动下透镜体附近LNAPL分布范围扩展,两模型LNAPL分布面积较水位恒定时分别增大51%、63%;(4)两模型中LNAPL挥发通量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规律,并受LNAPL-气体接触条件及LNAPL分布状况共同作用,水位波动打破三相平衡状态,主要表现为水位抬升阶段LNAPL挥发增强,此时两模型中平均挥发量较水位恒定时增大124%~126%。研究为非均质石油污染场地中的LNAPL污染过程认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