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部有关壹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已经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部日前印发《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自10月1日起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施行。《规程》明确,为及时制止违法行为,“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提高执法效能,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基础上,还可以采取报告、抄告、通报等综合措施进行制止。  相似文献   
13.
2013年"蛟龙号"深潜器将载科学家下濳深海开展科学研究。这些科学家都是在与科学任务相关的前提下由个人申请的,其中还包括一名来自香港的科研人员。他们已完成了较短时间的培训,了解和掌握了潜水器的基本性能,以及潜水器内部的作业规程。本次试验性应用航次分为3个航段。  相似文献   
14.
机械钻速、钻头进尺和每米钻探成本通常称之为是钻探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这些技术经济指标均与选用的钻头、所用钻进规程参数和操作技术紧密相关。选用的钻头应与所钻地层的硬度、研磨性(可钻性)相适应。操作技术主要取决于司钻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水平。而钻进规程参数的选取和确定及其合理配合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不可忽视。提出了临界钻进规程的概念。临界规程是一条红线,不可逾越,否则就会发生事故。正常钻进规程时,钻压和钻头转速应该合理配合,冲洗液量宜保证岩粉处于正常规程状态,以得到理想的钻探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建议根据功率表读数变化来调整钻压和钻头转速的合理配合,利用流量计监控孔底的冲洗液数量,严格控制临界规程的形成,把经验打钻和科学打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16.
标准一致性测试是规范标准之间一致性和协调性的一项重要标准化工作。借鉴国际标准化相关研究经验,结合具体应用实践,为现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测试制定科学的、规范的、可操作的技术规程和工作机制,提出一种有效的标准一致性测试工作规程和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何春荪 《地质论评》1943,8(Z1):133-142
当前地质学者之对国家及国防负有重大任务已引起一新要求,即今後之地质学科须有一稳固而统一之基础也。因此余乃决定自一九四一年四月一日起,将地质学系中修业及文凭考试(Diplom priifung)之程序予以新订正。今後修习地质学科之年  相似文献   
18.
GIS互操作的实现途径评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文中主要探讨了开放式GIS的规程和关键技术,促进数据、系统和机构的互操作,总结了世界上著名公司最近GIS产品实现互操作的技术途径,给出了国际上有关GIS互操作、开放式GIS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近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古生物学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形态古生物学阶段、古生态学阶段、古生物地理学阶段和古生物迁移研究阶段。古生物迁移研究是古生物学现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李四光教授早在20年代就注意到古生物迁移现象,并把古生物迁移资料应用于海水进退规程的研究中。到了60年代,李四光教授再次强调古生物迁移研究的重要意义。可以认为,古生物迁移,不仅是地质力学基础理论的一个极重要的研究领域,而且更是地壳运动理论和古生物学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生物迁移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迁移命题是由达尔文(1859)提出来的。他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认为,一个物种只能有一个起源中心;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它会从这个中心迁移到力所能及的地区。然而,当布克曼(1922)的"迁移炮弹"理论问世之后,迁移研究几乎陷于停顿状态差不多50年。李四光是在"迁移炮弹"阴影下,依然坚持迁移观点的少数科学家之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达尔文迁移思想的强大生命力。屡见不鲜的化石"穿时"现象和时代差异,大量的生物地理新资料,使人们从不可知论的桎梏中逐渐解脱出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由于地壳运动理论研究的新需求,以及大陆漂移和海水进退规程研究的新进展,掀起了重新认识迁移的高潮。作者依据自己的积累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迁移的研究方法可概括为:最低层位的地理追索方法、演化程序的地理追索方法和相应环境的追索方法。迁移如同演化,在达尔文力的全弥漫作用(All pervadins action)下时刻在进行着。迁移与其说是生物自身的一种能力,倒不如说是环境给予的一种机会。迁移造就并维系着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系统。迁移研究必将发展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古生物迁移学(Palaeobiomigratology)。生物迁移思想是与地质力学的诞生和发展共存的。李四光(1927,1928)在研究海水进退规程时,曾列举了伴随海水南北方向的运动,生物作相应迁移的许多事实。生物迁移和海水运动,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运动,其间必然存在着一个联系两者的中间环节;这个环节被李四光(1962)暗示为气候的变化,或两者共同导源于地球自转的不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