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2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81.
金顶铅锌矿曾被认为是形成于相对被动地受构造与沉积相控制的盆地流体,类似于许多其他沉积岩容矿的金属矿床。然而,一些近期研究显示在金顶矿区露天采场存在砂岩灌入体、侵位角砾岩和水力压裂构造,说明矿床可能形成于超压流体的爆发性释放。文中报道在地下坑道(跑马坪和峰子山)中新观察到的与超压流体有关的构造,这些构造显示比露天采场有更...  相似文献   
482.
滇西北衙地区热水岩溶作用及其伴生的地质灾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了滇西北衙地区新发现的热水角砾岩及其显示的热水岩溶与伴生地质灾害的特征。北衙地区热水角砾岩和热水岩溶可分为 4种类型和层次,即①地表相爆发-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凝灰-角砾岩、热水沉积鲕状灰岩与钙华胶结角砾岩;②与近地表洞穴沉积和垮塌作用有关的热水沉积砾岩和汽爆射流角砾岩;③与热水通道相蚀裂和爆破角砾化作用有关的网络状灰岩角砾岩筒和热水隐爆角砾岩筒;④深部相热水浸煮-蚀变灰岩。除深部相浸煮蚀变作用外,其余 3种热水岩溶作用都可伴生和引起地质灾害。万洞山-五里排一带呈席状覆盖于第三系河湖相的砂砾岩和粘土沉积之上的灰岩质热水角砾岩为一套从陈家庄角砾岩筒滑覆过来的热水角砾岩滑体,其可能是造成金沙江古河道淤塞并使古金沙江改道和形成大拐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3.
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赣北石门寺钨矿床为最近查明的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床的北矿段。矿体呈似层状、筒状、脉状分布于燕山期酸性花岗岩体上部及与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附近。主要工业矿物为白钨矿、黑钨矿、黄铜矿、辉钼矿,矿石组构类型主要有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及块状构造。常见围岩蚀变有碱性长石化、云英岩化、绿泥石化、硅化,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热液型。根据矿体特征、矿物组合、矿石组构、矿化分带与围岩蚀变等方面的差异,又可将主要矿体划分为细脉浸染型、热液隐爆角砾岩型和石英大脉型。这3类矿体围绕燕山期酸性花岗岩体共生交织,形成了石门寺“一区三型”钨-铜-钼矿床。石门寺矿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细脉浸染状白钨矿的发现,改变了以往只专注评价石英大脉型黑钨矿的找矿思路,为矿区及九岭矿集区实现钨矿找矿突破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84.
通过对琵琶沟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地质、物化探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特点的分析,并借鉴国内同类矿床成功找矿经验,认为琵琶沟金矿KI矿体向深部仍有较大延伸、KⅡ矿体为一盲矿体前缘部位,在琵琶沟隐爆角砾岩筒深部仍有较好找矿前景.在矿区外围及边部特定部位也是寻找以Au为主的Cu、Mo等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485.
川滇黔交界地区铅锌矿床含矿角砾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川滇黔交界地区的铅锌矿床中普遍发育含矿角砾岩。文章综述了角砾岩的成因分类,在重点矿床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之上,对川滇黔交界地区的铅锌矿床含矿角砾岩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含矿角砾岩显示张性角砾岩的特点,仅个别矿床同时出现挤压角砾岩。综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和典型铅锌矿床的同位素测年数据,可大致推断出,从中二叠世茅口期以来该铅锌成矿区伸展构造至少有2期:一期发生在铅锌矿化之前或同时,即早二叠世/晚二叠世的升降运动(东吴运动)与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期间,此次伸展作用形成的角砾岩为成矿流体提供了大量的容矿空间,并最终导致成矿流体沿断裂运移并充填沉淀而形成角砾状或网脉状-脉状构造的矿石;另一期发生在铅锌矿化之后,即白垩纪—古近纪,发育一系列正断层,并有可能破坏了铅锌矿体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486.
张会琼  王京彬  王玉往 《地质论评》2012,58(6):1046-1055
隐爆角砾岩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对于岩筒的通道相特征以及垂向分带则少有研究.本文通过对山西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床详细的野外和岩相学研究工作,发现了含矿隐爆角砾岩筒的通道相,其多发育在石英斑岩-石英斑岩角砾岩小岩株的顶部,总体形态为角砾岩筒根部发育的间隔式分支脉状矿化蚀变带,岩体内反映为细脉中心向两侧呈弥散密集浸染状矿化蚀变的隐蔽裂隙脉,对隐爆角砾岩筒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而根据含矿角砾岩筒不同部位的矿化类型,角砾的成分、形状、大小、可拼合性等特征,将其在垂向上由上而下分为4个相带:①裂隙相、②震碎相、③爆破相、④通道相.各相带的角砾成分、大小、形态、胶结物特征和矿化蚀变等呈规律性变化,震碎相和爆破相是最主要的赋矿部位,沿含矿角砾岩筒的通道相有可能追索到深部的斑岩型矿化.含矿角砾岩筒形成机制与岩浆上侵中第二次沸腾过程中岩浆热液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87.
园岭寨矿区泥竹塘区段钼矿床是江西境内发现的最大斑岩型钼矿,现探明储量属超大型.矿体赋存于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中,呈大透镜状、似层状.矿体厚度巨大,最大达456.57 m,最薄52 m,平均227.8 m,矿床平均品位0.067%.本文重点阐述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并对矿区的构造及成矿机制进行分析,提出深部具有隐伏爆破角砾岩筒.而北东向及北西西向断裂是矿区的控岩构造,控制了隐爆角砾岩简及花岗斑岩体的侵入、就位,且导致花岗斑岩体周边50~450m内不同方向的成矿节理极为发育,为本区钼矿床提供了良好的储矿空间.  相似文献   
488.
尹锋  陈鸣 《矿物学报》2012,(Z1):68-69
角砾岩是由未被磨圆的砾石经胶结而形成的碎屑岩。角砾岩可以形成于多种地质过程中,如沉积角砾岩、火山角砾岩、构造角砾岩以及撞击角砾岩等。与陨石坑研究有关的是撞击角砾岩。撞击角砾岩按照岩石特征,又可以分为石质角砾  相似文献   
489.
紫金山矿田隐爆角砾岩发育,矿床与隐爆角砾岩有着紧密的关系。二庙沟矿区位于紫金山矿田西部,区内隐爆角砾岩零星出露。本文以二庙沟金子湖旁的隐爆震碎角砾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隐爆角砾岩的分布特征、二庙沟金子湖旁周边的矿物蚀变组合特征及金子湖周边裂隙的特征分析,提出二庙沟矿区内金子湖附近为火山机构及隐爆角砾岩活动中心。该隐爆角砾岩中心的厘定,对该矿找矿勘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0.
老鹰箐锌矿产于昆阳群黄草岭组下段(Pt2h1),为本区新发现的赋矿层位。矿体位于五星背斜核部偏南东翼、北西向F1和北东向F2断层破碎带中,为盲矿体,成因类型为断裂带充填型脉状锌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