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7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杨杨 《广西地质》2013,(9):58-58
沧海桑田,堪堪半世。生命里,始终珍藏着一座山,那座山见证了我的成长,承载了我的青春。其实,和那些有名的山相比,那座山实在算不上是座大山,之所以称之为“大山”,是因为她在我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清新如兰的空气如诗似画的山景,是我今生永远都抹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32.
猪婆大山研究区位于白马山—龙山东西向隆起带东部猪婆大山背斜中,成矿条件优越。本文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和研究区地质特征,分析了该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该区的灰岩与岩体接触带周边和主干断层附近的二级或三级构造周边是寻找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3.
34.
丘元禧  梁新权 《地质通报》2006,25(3):340-347
云开大山自泛华夏造山作用以来就成为褶皱带和相对隆起区,现今的十万大山及其前身则同时成为前缘凹陷或前陆盆地,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盆山耦合系统.整个盆山耦合系统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如下阶段:早古生代造山事件第一幕(郁南运动)形成云开复式背斜带,古博白前缘凹陷形成于其东南侧.第二幕(北流运动)使云开复式背斜向西北推进,前陆盆地亦向西北侧迁移.第三幕(广西运动)使云开大山继续褶皱隆起,早印支运动(东吴运动)使钦防海槽褶皱成山,并在其北西侧形成前陆盆地.晚印支运动,广西大容山地区褶皱隆起,此时的前陆盆地已迁移至现今十万大山的东南边缘,奠定了十万大山盆地现今构造轮廓的基础.进入燕山期,随着桂东南逆冲推覆构造前缘不断地向NW方向扩展,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的前陆盆地也不断地向NW方向迁移.进入新生代喜马拉雅期,本区的构造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即由原来的NW-SE向挤压构造应力场变为NE-SW挤压构造应力场.  相似文献   
35.
安徽石台大山地区分布着较为广泛的下寒武统荷塘组石煤层,而石煤出露地区即是富硒区也是放射性水平含量较高区。根据本次调查在下寒武统荷塘组含煤岩系分布区的地方,其天然γ射线水平较高,不适宜人类在此居住。而调查区内的居民村庄大多远离含煤岩系分布区的地方,对当地的居民接收天然γ辐射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估算,该地区居民居住的村庄和学校的人年均天然贯穿辐射有效剂量当量为0.32~0.43 m Sv。因此,可以确定认为该地区居民居住γ射线辐射水平对人居环境影响不大,天然γ射线辐射环境对当地居民健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6.
内蒙古阿拉善西部的北大山北部出露一些古生代侵入岩,这些侵入岩的时空分布和源区物质组成特征对于确定北大山北部的构造属性以及探讨阿拉善西部的构造划分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北大山北部乌布日布特地区腰泉和沙枣泉两个花岗质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腰泉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年龄为261.8±1.2 Ma,沙枣泉黑云母花岗岩年龄为303.1±1.6 Ma,均形成于晚古生代。腰泉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与沙枣泉黑云母花岗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相似,均表现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并显示有微弱—中等的Eu负异常。腰泉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与沙枣泉黑云母花岗岩均具有正的εHf(t)值,腰泉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的εHf(t)值为+1.93~+7.40,沙枣泉黑云母花岗岩的εHf(t)值为+0.52~+10.00,这与北大山北部其它古生代酸性侵入岩的锆石Hf同位素相似,表明北大山北部酸性岩浆的深部源区以新生地壳物质为主。北大山北部深部地壳物质组成特征与阿拉善中东部宗乃山—沙拉扎山地区相似,而与北大山南部和阿拉善中东部雅布赖—诺尔公—红古尔玉林地区具有明显差别。结合区域研究资料,推测北大山北部可能不属于阿拉善地块,而与阿拉善中东部的宗乃山—沙拉扎山地区具有相同的构造属性,是中亚造山带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7.
大兴安岭诺敏河火山喷发时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东北地区晚新生代火山群分布广泛,诺敏火山群是其中的一个。它位于大兴安岭东坡,东距五大连池火山群约160km。前人对该区火山的地貌特征进行过定性描述,划分了火山锥及其喷发的玄武岩流,但整体上研究工作较少,尤其对火山的喷发时代了解不多。以往的研究认为这套玄武岩属于上更新统大黑山组,而K/Ar测年显示一部分玄武岩的年龄为46-42kaB.P.,属于中更新世;马鞍山火山锥喷出的熔岩地貌特征与五大连池老黑山期的非常相似,可能属于全新世,但其K-Ar年龄为18.7kaB.P.。此外,对诺敏火山的时代所进行的区域对比均缺乏充分可信的测年数据的支持。这些事实显示对该火山群喷发时代的认识远未达到统一。本文用热释光方法测得诺敏河2级阶地及玄武岩烘烤层的年龄,初步约束了玄武岩的喷发时代。  相似文献   
38.
《国土资源》2005,(4):48-48
由辽宁省投资3600万元,亚洲最大的铁矿——鞍山市齐大山铁矿生态恢复和矿山复垦工程近日正式开工。  相似文献   
39.
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增生型构造带之一,其形成与古亚洲洋关系密切,然而古亚洲洋的构造演化和闭合时限还存在争议。阿拉善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的南侧,是揭示上述问题的重要区域。本文对阿拉善地块北大山次井子一处花岗斑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岩石形成时代、成因及区域构造背景。次井子岩体SiO2含量为75.04%~76.97%、MgO含量为0.15%~0.24%、TFe2O3含量为1.62%~1.76%,显示富硅、贫镁铁的特征。岩石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Eu强烈亏损,Rb、Th、U、K元素富集,Ba、Sr、P、Ti元素亏损,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锆石U-Pb测年显示,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为326.3±1.2 Ma。锆石的εHf(t)值为-3.53~-1.24,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在1 561~1 414 Ma之间,表明岩体的源区主要为古老的地壳物质。结合前人研究,阿拉善地块石炭纪和二叠纪—早三叠世岩浆岩形成环境存在...  相似文献   
40.
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经历了巨厚减薄事件,但减薄过程及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论。本文对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辽宁本溪地区的北大山岩体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源区和成因,以期得到关于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研究的启示。北大山岩体岩性为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17.1±1.4) Ma,表明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北大山岩体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具有富硅(w(SiO2)=69.15%~69.87%)、富碱(w(Na2O+K2O)=8.46%~8.66%)、贫镁(w(MgO)=0.80%~0.90%)、贫钙(w(CaO)=2.03%~2.04%),准铝质(A/CNK=0.98~0.99)的特征;富集Rb、Th、K、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型,轻稀土较陡,重稀土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