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7篇
  免费   1333篇
  国内免费   1728篇
测绘学   2337篇
大气科学   1129篇
地球物理   587篇
地质学   5897篇
海洋学   977篇
天文学   240篇
综合类   1001篇
自然地理   700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708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627篇
  2011年   630篇
  2010年   532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48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几种贝壳的钙、铅、砷元素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2.
日本的海平面资料处理方法与质量控制措施1组织日本的海平面观测主要由三个部门承担,它们是:地理观测所(GSI)、日本气象厅(JMA)、水路部海上保安厅(HD-MSA)。它们的观测目的各不相同,因此彼此的结果也有差异。为了便于它们的资料交换,在地理观测所...  相似文献   
93.
94.
本文就海洋计量管理和监督工作的内容及如何开展此项工作,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95.
96.
韩舞鹰  王汉奎 《海洋学报》1991,13(2):200-206
1982年6月和1985年6月调查表明,在南海东部和南部海区次表层存在NO2-N薄层,分别约占总测站84%和71%,薄层平均厚度分别为20.5m和34.5m,NO2-N平均含量为0.23μmol/dm3和0.19μmol/dm3,NO2-N薄层中心位置分别是69m和71m。本文对NO2-N薄层的成因、分布及亚硝酸氮的来源和影响其含量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7.
海岛调查档案是指在海岛资源综合调查与开发试验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和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软盘等形态的历史记录,是海岛调查的终端成果,是花费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换来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98.
马里亚纳海槽沉积岩心主要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成功 《海洋学报》1993,15(4):129-137
深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的早期研究工作证明,岩性不同的深海沉积物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而且某些深海沉积物所聚集的痕量元素则明显不同于大陆和近岸环境下的沉积[1].本文研究的61KL和57KL岩心是在1988年7~8月,中国-联邦德国马里亚纳海槽和西菲律宾海盆海洋地质联合调查期间取得的.对岩心样品进行了9种主要化学元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
虾蟹类亲体生殖营养需求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虾蟹类生殖营养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各营养素对虾蟹类亲体成熟、生殖和幼体质量的影响.此外,就今后在虾蟹类亲体生殖营养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0.
长江口南支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分区与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采自长江口南支的130个表层底质沉积物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了20种常、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聚类法对该区域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区。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地球化学分区:Ⅰ区以相对富集SiO2,Sr,Zr元素为典型特征,主要涵盖5 m等深线以浅的长江三角洲前缘区;Ⅱ区以相对富集Al2O3,TFe2O3(全铁),MgO,Pb元素为典型特征,涵盖了前三角洲的广大区域。从地球化学分区的空间分布来分析,这两个分区元素之间的差异反映的是沉积水动力条件与沉积介质物化性质这两个环境要素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即在研究区内,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实质上反映了沉积环境空间分布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