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测绘学   340篇
大气科学   332篇
地球物理   174篇
地质学   501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桥梁工程中存在形状各异的桥墩,在研究不同截面桥墩的局部冲刷特性时,桥墩尺寸的定量描述非常重要。以台阶式沉井结构为研究对象,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等效桥墩宽度计算方法,发现各类公式本质上为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桥墩平均阻水宽度。开展了台阶式沉井局部冲刷试验研究,基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各类等效墩宽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发现Melville和Raudkivi的等效墩宽计算公式能够较好地估算考虑动床条件下台阶式沉井的平均阻水宽度;进一步收集了国内外193组台阶式沉井类结构的局部冲刷试验数据,数据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elville和Randkivi的等效墩宽计算公式能够较为准确且保守地量化大多数台阶式沉井类结构的截面非均匀性;最后基于数据集冲深墩宽比统计结果对该公式近似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2.
103.
长江口泥沙的来源分析与数量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承坤 《地理学报》1989,44(1):22-31
本文根据地学原理,建立了长江口泥沙的来源分析与数量计算的模式。定量分析了长江口泥沙来源,计算了泥沙的数量。通过验证表明沙量的计算值与验证值两者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04.
作为地球物理场的一个分支,地温场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与其它地球物理场一样,也主要是依靠数学方法和物理模型实验的方法来进行的。本文讨论了地热异常水槽模型实验的理论原理;介绍了实验方法技术、实验结果和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简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凤珍 《水文》1994,(2):38-40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简介周凤珍(长委会水文局测验处)内河及河口流速(流量)、流场结构的观测和调查,是为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情报预报、水管理和规划提供原型观测资料的基础工作。目前,水体流速最常规的观测仪器是机械转子式流速仪。其优点是简便、直接。但它通过...  相似文献   
106.
陆桂华  张宗德 《水文》1995,(4):63-64
GPS──DFS系统的开发应用陆桂华,张宗德,王卫平(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1前言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开始拟定全球卫星定位网的计划,设想利用空间卫星来确定地面位置。经过方案论证(1974~1978年)和系统论证(1979...  相似文献   
107.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曾于八十年代后期归纳了地理课堂教学的“五性”即传授知识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地理原理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并作为本区中学地理教学的常规要求。  相似文献   
108.
109.
一、前言:DTM简而言之就是地球表面的几何表示法。通过取样、数据编辑和压缩等款处理过程从而建立起三维数字化立体模型。这种模型能存入计算机的存贮器中,只要已知一个点的平面坐标,就能通过有关的插值运算自动地写出该表面上相应点之高程,这是DTM的基本特性.数字化模型(DTM)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