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25篇
海洋学   65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41.
地热井井深达千余米,且井内塌孔、缩孔,使填砾工作受阻,经过分析研究,采用长距离导管法填砾,使该井顺利完工,成井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342.
张升堂  张贵民 《地下水》2000,22(3):132-136
本文对桥式过滤水性能进行了室内对比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桥式过滤器滤水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为桥式过滤器水性能评价,和滤水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3.
矿业权评估方法及其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矿业权价值评估的几种主要方法,就成本法中成本的内涵及地勘风险系数、贴现、现金流量法中矿业权超额收益的含义及可比销售法中要素的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作者的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344.
剪切波速被认为是砾性土液化判别的有效指标,为探究砾性土剪切波速的影响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准试验,利用GDS大型三轴-剪切波速设备研究含砾量、相对密度、固结应力和应力比等因素对砾性土剪切波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砾性土的剪切波速与前述因素都有较好的相关性;当含砾量、相对密度、固结应力、应力比等增大,砾性土的剪切波速也随之增大;四个因素对砾性土剪切波速的影响程度与模式存在差异,其中固结应力是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45.
王家全  畅振超  唐毅  唐滢 《岩土力学》2020,41(9):2851-2860
为探究循环动载作用下加筋砾性土填料的动力特性,在不同加筋层数和围压下对加筋砾性土进行了固结不排水动三轴试验,研究加筋层数和围压对加筋砾性土动力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加筋砾性土轴向累积应变发展机制。研究表明:加筋层数增加时,轴向累积应变减小,回弹模量增大,且加筋作用的影响幅度逐渐衰减;增大围压时,土体轴向累积应变减小,回弹模量和动孔压均随之增大;随着加筋层数和振次的增加,滞回曲线逐渐向应力轴靠近,滞回圈面积逐渐减小,土体耗能作用减弱。基于安定理论和间接影响带理论,揭示了加筋作用对轴向累积应变发展的影响机制。建立了能够反映加筋层数的加筋砾性土轴向累积应变预测模型,其条件参数a、b、g与加筋层数呈线性关系,可有效预测循环荷载下加筋砾性土路基沉降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346.
风积沙和砾类土是新疆绿洲–荒漠区常用的路基填料,为探明车辆荷载作用下风积沙和砾类土低路堤应力和应变响应的差异,分别采用风积沙和砾类土作为填料建立低路堤1∶1足尺模型,进行了地基含水率分别为18%、23%和28%的静载、短时动载和长时动载作用下低路堤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长时动载作用下低路堤应力和应变最大,短时动载作用下应力和应变最小。静载、短时动载和长时动载作用下砾类土和风积沙低路堤的应力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衰减,砾类土低路堤衰减速度较快。距路基顶面0.6~1.0 m处存在应力响应分界点,路基顶面至分界点段砾类土低路堤的应力大于风积沙低路堤,分界点以下风积沙低路堤的应力大于砾类土低路堤。砾类土低路堤各结构层的应变均小于风积沙低路堤,随着地基含水率的增加风积沙低路堤地基部分应变增加值较大。  相似文献   
347.
马里亚纳弧前蛇纹岩泥火山被认为是认识俯冲作用的直接窗口,其发育的角砾状蛇纹岩富含的流体流动性元素(FMEs)记录了引起蛇纹石化作用的流体和俯冲带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及元素循环等信息。本文整理了马里亚纳弧前物源深度逐渐增加的5座蛇纹岩泥火山(Yinazao、Fantangis?a、Asùt Tesoru、South Chamorro和Conical)发育角砾蛇纹岩的FMEs数据,通过不同泥火山、同一泥火山不同深度样品及同一块状样微区子样品间的FMEs特征对比,分析了蛇纹岩泥火山引起的蛇纹石化作用的流体性质、来源和形成机制。5座蛇纹岩泥火山角砾蛇纹岩的FMEs均较亏损地幔(DM)显示富集特征:B、Cs、As强烈富集(常>100×DM),Li、Rb、Sb中等富集(>10×DM),Ba、Sr、Pb弱富集(<10×DM)。浅源泥火山角砾蛇纹岩中B、Sr、Ba、Pb含量最高,且由浅源至深源泥火山其含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而Li、Rb、Cs、As、Sb含量显示相反特征,浅源泥火山的角砾蛇纹岩中含量最低,且从浅源到深源泥火山其含量逐渐增加。不同泥火山角砾蛇纹岩FMEs具有系统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48.
目的:基于“肺-肠轴”理论观察自制中药脐贴外敷对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肺炎风热闭肺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制中药脐贴外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临床症状(发热、气喘、咳痰、呕吐、食欲、咳嗽)与体征(舌象、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再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血清WBC、CRP、PCT、IL-8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 例出现局部皮肤发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脐贴外敷治疗可有效改善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9.
沉积物的粒度是最重要的沉积物参数之一,在河床中,表层沉积物缺乏砂–砾过渡粒级(即1~10 mm)的沉积物,被称为Grain size gap,得到广泛关注。海滩沉积物是否也是如此,是一个基本而又未知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外228处海滩共456个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数据,发现海滩大概率或是平均粒径几十毫米的砾石滩,或是平均粒径几百微米的砂滩,也缺乏砂–砾过渡粒级沉积物,其粒度范围是-3.5~-1?(2~11 mm),这一结果和河床的情况基本相同。造成砂–砾过渡粒级缺乏的原因应从物源、颗粒磨损和分选以及广义的物质收支分析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