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84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440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2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编者按     
《东北地震研究》2007,23(1):1-1
上世纪90年代初,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地震局共同商定,联合举办学术交流会,冀此来提升学术氛围,加快人才培养,推动地震科技进步。现在看来,这样的目的达到了,而且收获得比预期的还要丰富些!据统计,先后有400余人次在研讨会上作学术报告,许多论文被全国各地的科技期刊刊载,其中不乏创新之作!这次,我们将东北三省第六届地震科学研讨会的论文选登成专辑,希望有助于人们对东北地震科学研讨会的了解,有助于这些科研成果的传播和应用成果的推广。因期刊篇幅及时间所限,本专辑仅选登了12篇文章,但却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近两年东北地区的广大地震工作者在防震减灾事业中所做的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  相似文献   
62.
《东北地震研究》2007,23(1):84-84
《东北地震研究》创刊于1985年,是由辽宁省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和黑龙江省地震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地震科学学术刊物,国内外发行。  相似文献   
63.
东北地区以泥炭为信息载体的全新世气候变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炭作为一种地质信息载体,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东北地区地处全球变化的敏感区,泥炭地研究的意义更为显著。笔者针对近年来东北地区泥炭地研究的多种成果,对该区全新世以来泥炭沉积和区域气候变迁历史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①东北地区泥炭有三次沉积高峰,分别始于早全新世、中全新世与晚全新世初期;②该区10000a以来大体上经历了冷湿-温暖适宜-凉湿-温暖偏干-冷干-寒冷略湿-变暖这样一个气候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64.
中国北方地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中国北方地区包括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该地区石炭系划分为上、下统,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石炭系发育完整,华北地区普遍缺失下石炭统。87个标准剖面和529个辅助剖面的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早石炭世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存在佳木斯古陆、额尔古纳古陆、中朝古陆、东塔里木─敦煌─中祁连─阿拉善古陆、陇西古陆、准噶尔─吐哈古陆、阿勒泰古陆等;从东至西主要发育松辽海盆、辽东海湾、北山海盆、祁连海、柴达木台地、宗务隆山海槽、塔里木台地、西昆仑海盆、南天山海盆、北天山─准噶尔海盆等海相沉积。晚石炭世海侵范围扩大,佳木斯古陆、额尔古纳古陆仍然存在,中朝古陆已明显缩小至其北部地区,东塔里木-敦煌-阿拉善古陆范围缩小,陇西古陆向西延伸扩大,北准噶尔─阿勒泰连为一体形成古陆;发育松辽海盆、华北海、祁连海、柴达木台地、宗务隆山海槽、塔里木海盆、南准噶尔-博格达山海盆等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65.
孔期 《气象》2007,33(9):118-123
6月,全国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略偏少,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异常偏高。华南、江南局部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宁夏、青海、内蒙古中部降水异常偏多;辽宁、吉林等地温高雨少,出现严重初夏旱;月内东北地区西部、华北、黄淮、江南、华南及内蒙古大部、新疆等地都出现了高温酷热天气;6月下旬,江淮梅雨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较频繁,江西、浙江发生重大雷击事件;月内无热带气旋生成。  相似文献   
66.
吴根辉  符鹤琴 《岩石学报》1998,14(2):240-250
赣东北地区登山群及相应层位火山岩是晋宁期同碰撞造山阶段的火山岩,可分为两个旋回。拨竹坑组碱性玄武岩喷发与陆-陆碰撞时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引起的大陆地壳伸展有关。叶家组安山岩类和流纹岩为挤压应力场产物,由大陆持续会聚产生的地壳缩短、堆叠和山体隆升引起;因山体隆升局部地区发生次级纵张,叶家组下段顶部有碱性玄武岩发育。  相似文献   
67.
赣东北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化密集区。自晋宁运动以来该区构造活动复杂而强烈,先后发生过3次重大的全区性地壳开合作用。每一次都产生不同性质和不同元素组合的含矿层群,并形成南北两大不同特点的成矿系列,即同位异源成矿系列和异位异源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68.
中国东北地区二叠纪生物混生机制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混生现象是指不同生物古地理区系的生物出现于同一地区的同时代地层中,表明它们曾同时或略为先后地生活或埋藏在一起。中国东北地区旱二叠世时期出现明显的北方冷水动物群(归属北方大区准噶尔-兴安生物省)与特提斯暖水动物群(归属特提斯大区内蒙-吉林生物省)的混生现象;晚二叠世出现安加拉植物群(Angara flora)与华夏植物群(Cathaysian flora)的混生。对于这些生物混生的机制及阻隔生物  相似文献   
69.
70.
赣东北地区构造演化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几年来赣东北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及科研工作所获的地质资料、化石资料和实测数据,论述了该区晋宁期以来的构造演化,提出了以下看法:①该区是一个多期造山作用的复合体,它经历了褶皱基底形成、洋陆转化和陆内发展三大阶段和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四个构造旋回;②早古生代该区存在一小洋盆;③加里东期构造旋回在赣东北地区是明显的,其造山作用是存在的,并由此奠定了该区构造分区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