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1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869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3236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It has long been debated that the Dabie orogenic belt belongs to the North China or Yangtze craton. In recent years, eastern China has been suggested, based on the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Phanerozoic ore and Mesozoic granitoid K-feldspar (revealing the crust Pb) in combination with Meso-Cenozoic basalts (revealing the mantle Pb), being divided into the North China and Yangtze Pb isotopic provinces, where the crust and mantle of the Yangtze craton are characterized by more radiogenic Pb. In this sense, previous researchers suggested that the pro-EW-trending Dabie crogenic belt with less radiogenic Pb in the crust was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this paper, however, the Late Cretaceous basalts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of the Dabie orogenic belt are characterized by some more radiogenic Pb (206Pb/204Pb=17.936−18.349,207Pb/204Pb=15.500−15.688,208Pb/204Pb=38.399−38.775) and a unique U-Th-Pb trace element system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Yangtze craton, showing that the Mesozoic mantle is of the Yangtze type. In addition, the decoupled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between crust and mantle were considerably derived from their rheological inhomogeneity, implying a complicated evolution of the Dabie orogenic belt. The study was fund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9794043) and the Open Laboratory of Constitution, Interaction and Dynamics of the Crust-Mantle System, China.  相似文献   
72.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规律及成矿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岗岩型铀矿是我国四大类型铀矿之一,它们主要集中分布于南岭中部的诸广一贵东地区,区内已发现数个花岗岩型铀矿田、数十个铀矿床,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花岗岩型铀矿在诸广、贵东岩体内的集中分布与区内富铀古陆块、深部构造环境、幔涌区强烈深源岩浆活动、挤压向拉伸转变的构造环境、富铀沉积建造及富铀岩体、多期次热液蚀变叠加、高低差异的放射性元素迁移、良好的还原条件和封闭环境等区域地质背景和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该区花岗岩型铀矿所具有的成矿规律和一系列有利于成矿的良好地质背景来看,该区乃至整个南岭范围地质背景相似的地区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仍存在着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3.
云南腾冲-潞西金成矿带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腾冲-潞西金成矿带是云南省重要金成矿带之一。通过分析其地质特征,解剖矿带内典型金矿床,讨论矿带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进而提出了矿带内两个重要矿化集中区(段)。  相似文献   
74.
甘肃北山地区成矿带划分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在时空上的联系性 ,以板块构造单元为基础 ,结合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成矿信息 ,将甘肃北山成矿区带厘定为 2个Ⅱ级成矿区 ,3个Ⅲ级成矿带 ,1 0个Ⅳ级成矿带。以期为矿产勘查和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5.
义敦成矿带铜银铅锌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进展与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敦成矿带地处独特的大地构造部位,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和强烈的岩浆活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1999年实施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以来,相继发现了普朗、松诺、卓玛斑岩铜矿;砂西、热朗泽、夏隆等银铅锌矿;热隆、脚根玛锡矿;打马池觉铜金矿等一批具有重要找矿前景的矿床(点)。该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低,蕴藏着较大的找矿潜力,有望成为国家级重要的有色及贵金属矿产勘查和开发基地。  相似文献   
76.
1 研究现状 喀尔力克铜金成矿带位于东天山地区喀尔力克山一带(图1).60年代以来,先后完成了1∶20万区调、1∶ 20万化探和矿点检查工作.90年代,国家305项目u,揭示和深化了带内大量铜矿点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类型的认识,提出夕卡岩型、斑岩型,尤其是斑岩型为区内的主要矿化类型.从而预示该带极有可能成为新疆寻找斑岩型铜矿床的又一个重要成矿带. 2 主要地质特点 2.1 成矿地质背景 该区位于喀尔力克晚古生代岛弧带内.出露地层以泥盆系、石炭系为主体及部分奥陶系.下泥盆统以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中泥盆统—下石炭统为中酸性火山岩、碎…  相似文献   
77.
赣东北前震旦纪陆内叠加褶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南古陆与华夏古陆拼接带北西侧前震旦纪地层中存在着近东西向褶皱叠加在早期近南北向褶皱上的现象,这是怀玉地块向西拼贴、华夏古陆向北西碰撞拼接过程中构造应力向陆内传递时形成的构造变形系统。叠加褶皱与拼接带具有成生联系,且各自代表了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形特点。这一构造系统形成于前震旦纪,可能与格林威尔(Grenville)造山运动相当。  相似文献   
78.
南岭地区赣南段前燕山期铀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南岭地区赣南段前燕山期地质演化史上地质—构造环境演变与富铀建造的分析,得出;寻乌岩组是研究区前震旦纪富铀基底,其变质程度深浅与铀预富集密切相关,并且其后各时代的岩浆物质来源均与其相关:而澄江一加里东期裂陷槽和海西一印支期碰撞带是铀成矿作用有利的地质—构造环境,这时期形成的富铀建造是研究区后期铀成矿作用主要铀源。  相似文献   
79.
80.
朱永泉  熊清华 《水文》1997,(3):56-59
闽浙赣邻区“92·7”暴雨洪水分析朱永泉熊清华(福建省光泽县水电局)位于武夷山脉地带的闽浙赣邻区1992年7月3~5日发生了一场梅雨期特大暴雨,闽江、衢江、信江干支流出现了特大洪水或大洪水。位于东南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m)西南侧的福建省光泽县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