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2篇
  免费   3291篇
  国内免费   5091篇
测绘学   2193篇
大气科学   291篇
地球物理   3021篇
地质学   15509篇
海洋学   968篇
天文学   60篇
综合类   1180篇
自然地理   562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563篇
  2022年   653篇
  2021年   674篇
  2020年   547篇
  2019年   792篇
  2018年   609篇
  2017年   612篇
  2016年   628篇
  2015年   664篇
  2014年   960篇
  2013年   789篇
  2012年   933篇
  2011年   997篇
  2010年   821篇
  2009年   924篇
  2008年   915篇
  2007年   778篇
  2006年   801篇
  2005年   701篇
  2004年   758篇
  2003年   722篇
  2002年   724篇
  2001年   763篇
  2000年   641篇
  1999年   679篇
  1998年   633篇
  1997年   643篇
  1996年   561篇
  1995年   540篇
  1994年   484篇
  1993年   445篇
  1992年   450篇
  1991年   367篇
  1990年   335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4年   9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汶川大地震(MS 8.0)同震变形作用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于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断裂带的汶川大地震(MS 8.0)波及半个亚洲,震撼整个中国。本文通过地震后的实地调查,对发育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分布、产状、继承性复活与变形特征,以及同震变形与地震地质灾害的关系等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表明这次汶川大地震(MS 8.0)沿北川-映秀逆冲断裂和安县-灌县逆冲断裂同时发生地表破裂,前者产生以高角度逆冲兼右旋走滑为特征的地表破裂带长约275 km,后者产生以缓倾角逆冲作用为特征的地表破裂带长约80 km。汶川大地震的同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具有分段性特征,并与地表破坏程度的分带性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详细研究表明,同震地表破裂带的产状直接影响地表破坏程度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强度,汶川大地震(MS 8.0)沿呈高角度陡倾的北川-映秀逆冲断裂发育的同震地表变形所产生的地表破坏程度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强度比沿缓倾角的安县-灌县逆冲断裂要强。从各种类型的地震断裂来看,具有垂直运动的逆冲型地震断裂所造成的地表破坏程度和地质灾害强度比具水平运动的走滑型地震断裂要强。因此,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破裂过程和同震地表变形与地震地质灾害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2.
西藏拉昂错蛇绿岩含矿杂岩带存在的证据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蛇绿岩体中的含矿杂岩带是豆荚状铬铁矿的主要赋矿层位[3].拉昂错蛇绿岩体产出富铬型豆荚状铬铁矿.文章主要论证拉昂错蛇绿岩体存在较大规模的含矿杂岩带,通过分析岩体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1:2万高精度磁测成果、深部钻孔资料和岩石显微构造等资料.并与区域上相关的含矿蛇绿岩进行对比,揭示了拉昂错蛇绿岩体含矿杂岩带的空间展布规律,进一步明确了寻找豆荚状铬铁矿的优选靶区.  相似文献   
63.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自北向南可分为基底冲断带、箱状背斜带、梳状背斜带和挠曲褶皱带,东西方向上可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本文分段叙述了各变形带的变形特征,指出东段箱状背斜带不发育,秋里塔格山脉(构造带)东延未进入东段,因而总体看自西向东变形强度减弱,地形上趋于夷平。该冲断带的形成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冲断活动,分别发生在中新世和早(-中)更新世;相应地,该带可分为南、北两个"盆""山"亚系统,两者在地层记录、变形期次和变形机制上尚有若干差异。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发育,除了受南天山的冲断和向南扩展引起的近南北向挤压应力场控制外,还受到基底断裂在新生代的活化和膏盐层底辟的制约,前者以近北西向的构造变换带及其共轭发育的近北东向断层最为重要,后者既控制了秋里塔格山脉的形成(主要受垂直的挤压应力场作用),也在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东西方向的变形分段中起了重要作用。文章还讨论了变形与地貌发育的关系和在油气勘探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基于走航观测的夏季南极海冰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述林  李宁 《冰川冻土》2008,30(2):211-217
依托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基于ASPeCt(南极海冰过程与气候)海冰走航观测方法标准,以"雪龙号"破冰船为平台进行夏季南大洋海冰走航观测.在2003年1月4-17日近6 500km的航程断面上,分别获取了海冰的厚度、密集度、雪厚度、浮冰尺寸等海冰分布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海冰分布特征参数均呈现了较大的空间变化.由于夏季海冰融化并受制于特定动力过程作用,海冰在威德尔海附近聚集,密集度达到峰值,沿断面在0%~80%之间变化;在断面的大部分观测到开阔水域.沿断面海冰厚度介于10~210cm,雪厚度介于2~80 cm之间,在埃默里冰架附近冰雪厚度达到了全断面的最高值.沿断面浮冰尺寸,最小到<10 cm到最大超过2 000 m不等.  相似文献   
65.
姜立峰  王宁  徐连宝 《探矿工程》2008,35(2):43-44,47
以天津空客A320总装线项目总装厂房基坑支护工程为例,介绍了SMW工法施工在天津软土地区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工法具有支护变形小、止水效果好、工期短、工程造价低、节能环保、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天津软土地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刘大军  张益忠 《探矿工程》2008,35(10):60-65
TBM掘进机以其快速、高效、安全、优质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隧洞开挖施工中,尤其更适用于深埋超长隧洞,然而在不良地质洞段中TBM掘进缓慢,甚至有卡刀可能,反而不如钻爆法灵活,这就需要根据围岩性状采取特殊技术处理措施,辅以监控量测手段对支护方案进行验证、调整支护措施、修正设计参数等。结合辽宁大伙房输水隧洞工程,总结了在不良地质洞条件下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不良地质段处理措施以及围岩变形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67.
湖北省秭归县头道河Ⅲ号滑坡治理工程是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项目.通过抗滑支挡、地表排水和监测等综合防治措施在该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实例,介绍了该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特征,抗滑桩和排水沟的施工工艺以及控制要点等,重点论述了如何准确的判识滑坡带以及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为堆积体滑坡治理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8.
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成分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脉石矿物。将此矿石烘干后作为试料置于岩石三轴应力试验机,在13h内将轴压、围压和温度分步升至1276MPa、414MPa和35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实验产物中黄铁矿、石英、长石等以脆性碎裂为主,而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云母等以塑性变形为主。再活化的黄铜矿、磁黄铁矿和少量闪锌矿呈脉和网脉穿插黄铁矿碎斑。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没有外来流体加入.构造动力作用所导致的流体包裹体破坏所释出的流体,就足以使成矿物质发生活化转移和再活化。  相似文献   
69.
大别山(北麓)斑岩型钼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山造山带.是秦岭褶皱带南东的组成部分,它与龟(山)-梅(山)断裂带、北东向断裂共同控制着豫南岩浆岩的分布.燕山期的中酸性岩基是成矿小岩体的母岩,而成矿小岩体又是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母岩.燕山期中国东部在陆内俯冲作用下,岩石圈在挤压、伸展后表现减薄,引起软流圈抬升和地幔上涌,形成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矿床类型与岩浆成分有关,表现出明显的成矿专属性.相同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因空间位王的不同,形成了大别山的斑岩型钼矿床成矿系列.根据成矿系列.研究其斑岩型钼矿成矿规律,对大别山的钼、铜、铅、锌等多金属找矿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大同盆地孔隙地下水化学场的分带规律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大同盆地2004年孔隙地下水水化学资料的分析发现,盆地内孔隙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以盆地中部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特点,且与盆地水动力分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由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到中部冲湖积平原,地下水依次经历了补给区、径流区和排泄区,相应的主要水化学类型分别为HCO3型、HCO3.SO4型和HCO3.SO4.Cl型。与中深层孔隙水相比,浅层孔隙水由于水位埋深浅,蒸发浓缩强烈,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各组分的含量较高,变化幅度较大,水化学类型也相对复杂。浅层地下水的水质呈好转趋势,深层地下水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