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498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为了在较宽频域内研究砂岩衰减变化,实验在13.2MPa的初应力水平下,测得了蠕变(1小时~3天)和超声波(470 KHz、700KHz)频率下干燥的大庆、紫蓬山砂岩衰减.发现蠕变衰减随蠕变时间增大而增大,且均大于超声波频率下的衰减,最小相差亦有40%.将衰减与应力作用频率关系转化为衰减与蠕变量关系后,二者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大于95%.且据此将蠕变量向超声波频率对应的应变量外推所得的衰减值与实验测得的衰减值符合较好.实验得到的应变量与衰减的线性关系,解释了已有的0.1~1 MHz下衰减近似常量的事实,亦可预测岩石从蠕变破裂所对应的最低频率到MHz频率范围内衰减变化.  相似文献   
92.
节理岩体超声测试及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旭曙  李建林  王乐华  陈兴周  李飞  程冬 《岩土力学》2014,35(12):3473-3478
为了获取节理岩体各向异性力学特性和声波传播规律的相互关系,通过制作圆柱形单一预制贯通节理试件,开展了7种不同倾角节理试件的超声波波速测试和单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节理试件波速测试值离散性较大,但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波速平均值介于石膏试件和完整试件之间,波速随节理倾角增大呈线性递减;(2)不同倾角的节理面对节理试件力学特性的影响很大,在应力-应变关系、变形特征、强度特征和破坏模式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3)节理试件的力学性质和超声波传播特性变化规律区别很大,采用超声波波速确定节理试件的力学参数会存在很大误差。  相似文献   
93.
岩石锚桩基础的承压力与抗拔力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皖平 《安徽地质》2005,15(4):318-320
根据“110kV绩溪-旌德”线路现场设计及施工情况,系统总结了岩石锚桩基础在中风化、强风化的山区中的应用经验,分析了工程设计中锚筋内力、锚桩承载力和粘结力之间关系,合理采用计算公式,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4.
为了对沉积体系中各种沉积环境地层的物性进行精细研究,对塔里木盆地柯坪—巴楚露头区台地边缘—斜坡沉积体系和碎屑滨岸带沉积体系的地层进行了踏勘取样。在常温、常压下对岩样进行了超声波纵、横波速度测量,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岩样超声波速度与岩样所处的沉积环境关系密切,在生物礁剖面上,从礁基、礁核、到礁盖速度递增;在三角洲剖面上,从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到前缘泥速度递增。(2)在生物礁剖面上,生物屑的含量是影响速度的主要因素。生物碎屑含量越高,速度越低。(3)生物礁内生物的大小与生长方向是控制岩样速度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5.
袁华荣  倪俊  张剑 《江苏地质》2009,33(2):150-153
镇江是江苏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较早,积累了一定的防治管理经验.锚塑法是镇江治理危岩崩塌的首次技术应用,通过赤平极射投影分析方法原理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利用理正岩质边坡(稳定)分析软件进行岩质边坡稳定计算,并进行治理前后稳定分析,解决了象…危岩崩塌治理的技术问题,并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6.
泥岩、页岩声速各向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超声波频率下(纵波主频为700kHz、横波为250kHz)对层理发育的页岩和泥岩的各向异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在干燥和油饱和条件下,样品不同方向上纵、横波速度以及各向异性参数随压力的变化规律. 用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样品中引起各向异性的原因,指出平行于层理定向排列的粘土矿物和微裂隙是使样品显示出强弹性各向异性的内在原因. 随着压力的增高微裂隙逐渐闭合,样品的各向异性程度减弱. 孔隙流体的存在增强了孔隙(裂隙)的刚度,减弱了各向异性随压力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7.
刘晶磊  王建华 《岩土力学》2013,34(9):2508-2514
为了确定软土中张紧式吸力锚的破坏标准,采用自主研发的电动伺服加载装置,在荷载和位移控制方式下进行了张紧式吸力锚在最佳系泊点受静荷载作用的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破坏模式,锚破坏时对应的位移也不同。当锚为竖向破坏时,对应锚沿系泊方向的位移约为0.6倍的锚径;当锚为水平破坏时,对应锚沿系泊方向的位移约为0.3倍的锚径。同时,按照模型试验所得的破坏标准确定的吸力锚的极限承载力与极限分析法的预测结果吻合较好。对足尺锚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将分析结果与极限分析法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试验所得位移破坏标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8.
柳成林  刘海笑  赵燕兵  王宸 《岩土力学》2013,34(11):3221-3228
由于在抗拔承载力和深水安装中的优势,拖曳锚在深水系泊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拖曳锚安装过程中,安装缆绳和锚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安装缆绳在海床土中的反悬链形态将直接影响锚的嵌入和运动,对反悬链形态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锚的嵌入性能、准确预测锚的运动轨迹以及解决锚在安装中的精确定位问题。基于嵌入缆单元在海床土中的力学模型,推导出适用于黏性土和无黏性土的反悬链方程,利用该方程可求出安装缆绳在海床土中的反悬链形态;通过在缆绳上布置倾角传感器并运用圆弧递推方法,设计出可实时测量嵌入缆形态的试验技术,为验证试验技术的合理性,在空气中分别选取3种典型缆绳形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形态与真实形态吻合良好,并具有较高精度;利用实时测量技术开展模型试验,对反悬链方程进行了考察,验证了其模拟嵌入缆反悬链形态的精度,并获取了对拖曳锚安装过程中反悬链形态变化规律的直观认识。  相似文献   
99.
法向承力锚(Vertically Loaded Plate Anchor,VLA)是一种适用于深水的新型系泊基础,它的拖曳安装过程直接决定了其系泊定位的精度和锚体的最终承载能力。综合考虑VLA锚体、锚泊线和上部船体的运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准静力整体分析模型。模型包括不断贯入海床的锚体、锚泊线(土中反悬链段和水中悬链段)和安装船体三部分,针对确定的锚泊线长度,安装船运动张紧锚泊线进行安装的过程,计算了此过程中锚体的运动轨迹、锚泊线形态和作用在船体上的锚泊线张力矢量的变化,重点分析了不同抛链长度和海床土体的参数对安装过程控制的影响,发现链长与水深之比达到5时,接近极限贯入深度。  相似文献   
100.
王建华  李书兆  周杨锐  刘晶磊 《岩土力学》2012,33(12):3521-3528
按照在最佳系泊点受倾斜荷载作用的张紧式吸力锚的破坏机制,建议了利用软土不排水循环剪切强度计算软土中吸力锚循环承载力的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平均系泊荷载在土中引起的平均剪应力对土体循环剪切强度、进而对锚循环承载力的影响。为了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大量张紧式吸力锚在平均系泊荷载与循环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模型试验。依据试验结果确定了锚被竖向拔出土层时系泊点的位移破坏标准,并据此确定了与不同模型试验条件对应的循环承载力。进而利用循环三轴试验确定的土层不排水循环强度随平均应力的变化关系和实测的土层剪切强度,通过极限平衡分析计算了与模型试验对应的循环承载力。计算与模型试验结果比较表明,对于张紧式吸力锚被竖向拔出土层的破坏模式,计算结果比模型试验结果偏大,平均偏大1.9%,绝大多数偏差在10%以内。因此,对于软土中的张紧式吸力锚,如果采用该方法计算与竖向拔出土层破坏模式相应的循环承载力时,将结果减小10%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