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三维导电导磁体电磁响应的数值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一种关于自由空间三维导电导磁体在谐变磁偶极场中电磁响应的数值计算方法。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导出以体内涡流密度和磁化强度为未知函数的一个联立微分积分方程组。采用迭代方法计算涡流和极化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联立的微分积分方程转化为两个独立的积分方程,再用积分方程法和有限差分法来求解。这种混合方法的优点在于它的计算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82.
从偶层位出发建立曲面上的位场转换解释系统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偶层位公式出发,导出了曲面上位场转换所需的基本公式:偶层场强分量及偶层场强分量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的表达式;并导出了一条称之为“磁化方向与磁场分量方向互换”的定理,从而建立了一个多功能的曲面上的位场转换解释系统.  相似文献   
83.
对瞬变电磁法回线边长决定探测深度的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庆乙 《物探与化探》2007,31(4):327-332
质疑瞬变电磁法探测深度取决于场源磁矩(M=IL^2)的强度,当电源能量一定时,改变回线边长就成为控制探测深度的有效措施;认为“大回线有大深度”、“小回线探测浅”等共识是不正确的,它是不计条件应用深度公式的误导。研究认为: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深度取决于场源含有的低频成分,基频越低,探测越深;磁矩只是决定探测结果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84.
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相比,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更适合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本文在若干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建立在结构屈服位移可由几何尺寸确定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目标设计位移,计算相应的延性系数,采用一定的Rμ-μ-Tn关系建立相应的非线性反应谱,以二折线模型模拟结构的性能曲线,然后根据结构不同的目标位移以及对应的非线性反应谱确定相应的有效周期,从中选择最小值作为设计结构的有效周期,根据有效周期计算结构的刚度,然后乘以屈服位移得到结构的屈服强度。根据结构屈服强度以及结构的超强系数,得到结构的设计基底剪力。该方法避免了设计中采用迭代计算,且一次设计就可以完成多水平设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5.
崔健  何委徽  韩红庆 《江苏地质》2018,42(4):616-622
野外采集的重力数据是地下各类地质体重力场的叠加反映,如何有效地分离深源场和浅源场是重力资料处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二代小波变换基本理论,在一维的基础上,给出了二维Haar预测算子的构造方法,并利用密度模型正演模拟,证明了二代小波变换实现多尺度分解的有效性,并以苏北某地区重力数据为例,应用二代小波变换开展浅部和深部重力异常场的分离。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在重力数据的场源分离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研究区域性断裂构造特征、划分构造单元、圈定隆坳格局等方面的地质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气象知识》2019,(1):12-15
9月15日凌晨,22号台风“山竹”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的卡加延省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65米/秒,超强台风),给菲律宾带来了暴雨和最高时速达85米/秒的强风,并引发了高6米的巨浪。台风“山竹”引发的暴雨和强风摧毁了吕宋岛大片的农田和许多房屋,造成菲律宾约81人死亡,59人失踪。  相似文献   
87.
利用1979—2017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重建海温逐月资料(ERSST V5)、气候预报中心(CPC)的Ni?o3.4指数、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以及CMAP降水资料,将1979—2017年Ni?o3.4指数超过2 ℃的El Ni?o事件,定义为超强El Ni?o事件。根据超强El Ni?o事件的定义,从近40年(1979—2017年)选取出三个超强El Ni?o事件(1982—1983年、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首先运用海温距平资料,分析超强El Ni?o事件的多样性特征,然后根据这三个超强El Ni?o事件发生年与次年的夏季降水距平,讨论东亚夏季风降水对超强El Ni?o事件多样性的响应差异。研究表明,即使是同为超强的El Ni?o事件,由于其不同的分布特征,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响应场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在此基础上,从环流异常、850 hPa风场异常以及副高的变化等方面讨论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8.
强场源瞬变电磁仪及在某铜矿的试验性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大瞬变电磁仪的勘探深度,通过吸收电子工业中成熟的技术成功研发出了强场源瞬变电磁仪。该仪器具有发送电流大、关断时间短、勘探深度大等优点。通过在某铜矿区的试验性应用,证明已具备开展野外实际工作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9.
2016年夏季我国东部降水异常特征及成因简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袁媛  高辉  柳艳菊 《气象》2017,43(1):115-121
2016年夏季(6—8月),我国东部降水呈南、北两条多雨带,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大部降水均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其中,6—7月的降水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而8月发生显著转折,除了华南地区降水偏多外,我国东部大部地区降水都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6—7月长江流域的降水偏多主要是受到偏强、偏西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影响,副高脊线位置总体接近常年,但南北摆动较大,阶段性偏南对应了长江流域降水明显偏多的时段。同时,菲律宾附近低层异常反气旋环流导致来自副高西侧的水汽通量异常辐合区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暖海温在超强El Ni〖AKn~D〗o衰减年的持续发展是导致上述环流异常的重要外强迫因子。8月,副高发生断裂,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转为异常气旋性环流控制,水汽输送异常辐散区控制我国东部大部地区,长江流域持续高温少雨。8月的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MJO)活动偏强,MJO东传至西太平洋并持续长达25 d,为历史少见。异常的MJO活动是导致8月热带和副热带大气发生转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
任宏利  刘颖  左金清  陆波  田奔  金飞飞  万江华 《气象》2016,42(5):521-531
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作为其年际变率支配模态,对我国季节气候预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指示意义。在过去30年里,ENSO自身属性、类型和气候影响发生了显著改变,为我国气候预测和防灾减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12年以来,国家气候中心组织研发了新一代ENSO监测、分析和预测业务系统(SEMAP2.0),目的是切实提升ENSO监测预测业务能力。SEMAP2.0综合集成了国内外多项ENSO研究新成果,并自主研发了多项ENSO诊断预测新技术。该系统包括实时监测、动力学诊断-归因分析、两类ENSO物理统计预报模型、气候模式集合预报解释应用、以及相似 动力预报订正等五个子系统。20年独立样本检验显示,集合平均Ni〖AKn~D〗o3.4海温指数提前6个月预报的时间距平相关系数达到0.8。该系统已于2015年底正式业务运行,每月实时提供业务产品。在业务应用方面,该系统2014年春季给出了基本反映实际的夏秋季厄尔尼诺演变趋势预测,较为准确地预报出了2014/2015年冬季弱中部型厄尔尼诺状态和2015年春季以后厄尔尼诺的持续发展趋势以及向东部型的转换过程,准确定位出2014/2016事件峰值时间和强度并预计此次事件在2016年春末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