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303篇
地质学   297篇
海洋学   24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选取湛江市霞山区观海长廊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区域,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红树林表层土壤及红树植物根、枝、叶中重金属(铜Cu、锌Zn、铅Pb、镉Cd、铬Cr、镍Ni、砷As)的质量分数;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估红树林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风险水平,结合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重金属的影响因素及来源;应用生物富集系数(BCF)、转运系数(TF)分析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中的富集和迁移能力。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7种重金属分布规律为Zn(57.48 mg/kg)>Cr(29.31 mg/kg)>Pb(19.23 mg/kg)>Cu(16.62 mg/kg)>Ni(8.18 mg/kg)>As(6.00 mg/kg)>Cd(0.20 mg/kg)。7种元素平均质量分数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pH≤5.5)风险筛选值;Cu、Zn、Cd和As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广东省土壤背景值的2.08、2.74、6.75和1.11倍。2)重金属中Cd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最高,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很强,其余元素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微。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中等。重金属与有机质、黏土、粉砂呈正相关关系,与pH、砂呈负相关关系。3)Zn、Cr和Cu在红树植物体内质量分数较高,Pb、Ni和As次之,Cd质量分数最低。除无瓣海桑Zn的根-叶转运系数>1外,重金属在桐花树、木榄和无瓣海桑中的生物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1,说明桐花树、木榄和无瓣海桑对重金属的富集和转运能力不强,大部分有毒元素主要积累在根部,降低了有毒重金属通过食物链传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2.
南京台短水准场地NS测线北端点O点稳定性差,年变幅度约10 mm。2018年对场地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对比分析2019年的观测数据和原测线数据。结果表明,埋设的新O点、新C点点位趋于稳定,且新O点稳定性远优于老O点;改造后场地满足台站跨断层测量观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由于大跨钢桁梁形变导致其上设置的轨道控制点(CPIII)空间位置的变化,进而导致轨道平顺性的测量结果受到影响的问题,该文从轨道维护角度出发,探讨大跨钢桁梁形变对轨道测量及平顺性影响规律。通过模拟实验对大跨钢桁梁形变引起的自由设站坐标、钢轨几何位置测量值以及轨道平顺性指标3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表明:对于直线段大跨钢桁梁部分的轨道平顺性影响较小,对钢桁梁与两端混凝土梁连接处的轨道平顺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4.
任唤麟 《地理科学》2017,37(10):1560-1568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是一类特殊的旅游资源。基于其特殊性,以其各遗产点的价值评价作为整个遗产的价值评价;借助层次分析法、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通过设定评分标准与评价等级,构建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模型;实证分析认为提出的方法与模型能较准确地评价资源价值,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国段各遗产点价值均在优良等级及以上,其中27.3%为五级(特品级)资源,59.1%为四级资源,13.6%为三级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应采取领先开发或重点开发、分区开发及加强遗产点历史文化挖掘与宣传普及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5.
以海南岛东寨港、清澜港与三亚河3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综合比较了人工与天然红树林6种重金属(Cd、As、Cu、Cr、Pb和Zn)的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生物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的差异。结果表明:1)研究区红树林沉积物中,Cd呈现强度—极强度污染,As为中度—强度污染,Cr属中度污染,Zn为轻度污染,Cu与Pb表现为无至轻度污染;从区域空间看,Cd污染表现为:东寨港(强度—极强度)>清澜港(强度)>三亚河(无污染),As污染表现为:清澜港(中度—强度)>东寨港(中度—强度)>三亚河(中度);Cr污染表现为:东寨港(中度)>清澜港(轻度)>三亚河(无污染)。2)东寨港人工无瓣海桑、天然白骨壤、人工与天然桐花树、人工与天然海莲,清澜港的天然桐花树Cd的值(单一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属较强潜在生态风险,东寨港与清澜港的天然正红树林、清澜港的人工无瓣海桑、天然杯萼海桑和天然海莲Cd的值属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其余红树植物6种参评元素的值与RI值(多重金属总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属轻微级;综合而言,Cd、As、Pb和Cr似乎更易引发海莲、桐花树与无瓣海桑的健康风险问题。3)人工与天然红树植物各器官对6种参评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大体表现为:根>枝>叶;红树植物植株平均富集系数总趋势为:三亚河人工红树林>三亚河天然红树林>清澜港天然红树林>东寨港天然红树林>清澜港人工红树林>东寨港人工红树林。4)人工与天然红树林的重金属转运系数都显示出:叶—枝>枝—根>叶—根;植株平均转运系数总趋势:三亚河人工红树林>三亚河天然红树林>东寨港天然红树林>东寨港人工红树林>清澜港天然红树林>清澜港人工红树林。5)红树植物与林下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之间具有强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控制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和减少外源重金属污染是维护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重要而有效的环节。6)同一地区同种红树植物在吸附重金属能力上人工林略强于天然林,这可能与人工红树林的营林环境、人为扰动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06.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其城镇化空间相关格局进行分析,进而分析跨江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1)2010年以来,皖江城市带城镇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不稳定,区内差异性减弱且质量有所提高,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2)从全局空间关联角度来看,皖江城市带城镇化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即存在空间集聚现象;(3)从局部自相关角度来看,H-H集聚区即热点区存在沿长江东移的趋势,H-L集聚区主要位于宣城,L-H集聚区向铜陵演变,L-L集聚区位于皖江城市带西部六安、安庆、池州,且发展稳定;(4)江河功能的嬗变、政府政策的鼎革、城市之间竞速发展与地理扩散是跨江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的特有机制.  相似文献   
107.
内地与香港旅游业跨区域协作的实施途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总结了进入90 年代以来内地与香港旅游业跨区域交流的几个新特征,即两地游客互访市场增长迅速、旅游业资金技术联系日趋频繁、协作形式趋向多元化和高层次;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两地间开展跨区域旅游协作所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经济基础与地缘基础三方面的前提条件和门槛限制,并探讨了今后内地与香港开展跨区域旅游协作的几个重点实施途径,提出了把握一个中心、面向两个市场、开拓三个合作领域的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08.
气态膜回收氰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芳  苏庆平 《矿物岩石》1999,19(2):101-104
气态膜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适用于从水溶液中分离提取挥发性物质。本文对气态膜回收氰化物的迁移机理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传质速率与料液浓度呈现线性递增关系;吸收液浓度、流速和料液浓度、流速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传质速率;温度升高,传质加快;膜孔径及孔隙率增大,传质速率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09.
对硫磷对扁藻和杜氏藻膜脂的过氧化与脱酯化伤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1994-1995年,运用急性急性实验及生化方法对扁藻和杜氏藻的对硫磷毒性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硫磷对扁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杜氏藻,在对硫磷的胁迫下,两种微藻细胞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相对含量上升,膜透性增大,微粒体膜脂过氧化水平提高。同时,扁藻微粒体膜的磷脂减少,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0.
翁建华 Lee.  HB 《水文》1999,33(4):19-21
磷酸一酯(RO)P(O)(OH)2是一种强极性的有机磷化合物。研究了水体中磷酸一(1-萘)酯的富集和上色谱分析,建立了一个简便快速、高灵敏度、实用的分析方法。富集是采用固相萃取方法,选用载有十八烷基硅烷的尼龙滤膜吸附,甲醇洗脱,回收率达72% ̄7%。它的气相色谱分析选用BSTFA为衍生剂,反应条件为温度65℃,反应时间30min,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06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