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748篇
海洋学   75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青藏铁路遮阳板措施应用效果观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冯文杰  马巍 《冰川冻土》2006,28(1):108-115
在青藏铁路的施工建设中,许多主动保护冻土的措施已经被采用,遮阳板就是其中之一.遮阳板措施的保温效果在应用只有1 a的时间里面就表现出来,在第1个冷暖季节过后,在遮阳板保护下的路基土体温度就较普通路基低,在路基左路肩部位(阳坡)低出3~5℃;在路基的左右护道、路肩孔和中心孔冻土上限抬升在1.0~1.7 m,平均抬升1.1 m.遮阳板措施对于保护路基冻土效果较其它主动保护冻土措施更快、更明显,是多年冻土区工程建设中主动保护冻土措施的首选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92.
软土路基线性加载沉降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伟  卢廷浩  王晓妮 《岩土力学》2006,27(5):791-794
分析了线性加载路基沉降的机理,直接从一维固结度出发,证明了沉降曲线呈S形状。对Gompertz模型、Logistic模型、Weibull模型等3种呈S形状的成长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前两种模型虽然使用广泛,但不能反映加载速率和施工方法的影响,反弯点处沉降值与最终沉降相对不变,用它们进行基础全程沉降模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对而言,Weibull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最后对路基沉降模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强风化软岩路基填筑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通过对强风化软岩压实特性试验研究表明,填料的承载比(CBR值)随压实度的增大而增大,填料具有良好的压实性能,可用于高等级公路路基填筑;同时,利用室内三轴剪切仪模拟接近实际的应力路径,对强风化软岩进行干-湿双线平行试验和在复杂应力状态下不同压实度的湿化变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路面不发生开裂或塑性破坏的临界应变值为2 %;随着压实度的增大,湿化变形随之减小;在围压200 kPa时,随着偏应力的增大,剪胀也增大。将试验成果用于湘潭市昭山大道路基填筑,提出了路基95区换填黏性土、湿法填筑和提高90区压实度等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高云母含量的云母片(麻)岩风化料的压实性能、水稳定性、CBR等工程特性。结果表明,由于云母片表面极光滑, 且具有高弹性,大量云母片的存在使得风化料颗粒间嵌挤能力差,抗剪能力低,在击实过程中易出现表层起皮、松散和回弹现象;其水稳定性差,强度偏低,CBR值达不到高速公路上路床填料的强度标准;增加击实功,不能明显改善材料的压实性能;利用该类材料填筑路基,宜采用静压施工,避免振动碾压。对该类材料采用黏土、风化砂、水泥改性后,可明显改善材料的压实性能,提高材料的强度。从工程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合理的改性材料外掺剂量。  相似文献   
995.
冻土地区三角形块石路基与水平块石路基的保冷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姜凡  刘石  王海刚  陈焕倬 《冰川冻土》2004,26(Z1):90-96
Time varying temperatures and pore-air velocities in two gravel embankments, horizontal and triangular gravel embankments, are studied using the "Rock-Block model" and the results are visualized in the form of isotherms and velocity vectors for different times of the yea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for both the two embankments there is a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of pore-air extending throughout most of the embankment during winter months, whereas in summer the pore-air rotation changes to the opposite. The pore-air velocities in the triangle gravel embankment are somewhat higher than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horizontal gravel embankment. The stronger convection in winter enhances the upward transport of heat out of the triangle gravel embankment, thus having more apparent cooling effect than the horizontal gravel embankment. During summer months, the pore-air velocities are nearly the same for both the two embankments.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show that though the two gravel embankments have the effect of cooling the permafrost beneath, the temperature fields in the triangle gravel embankment are a little lower and more stable compared with those gotten from the horizontal gravel embankment, showing that the triangle gravel embankment has more apparent cooling effect than the horizontal one.  相似文献   
996.
湖北省宜黄高速公路汉沙段变形病害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形病害的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进行了研究是主动,有产地根治这类变形病害的基础,而其关键在于采取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能否切实可行弄清变形病害的形成机制。基于此点,本文对湖北省宜黄高速公路汉沙段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综合研究,包括:地表位移观测,地基分层沉降观测,地下水平位移观测,孔压触探(CPTU)与钻探,土压力与孔隙水压力的测试,室内土工试验,数值模拟等,并讨论了实施这些方法的  相似文献   
997.
核酸免疫及其在水产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8.
转基因水稻“竹转68”病害发生风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抗病性鉴定和田间隔离小区试验病害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转抗真菌基因“RC24”的转基因水稻“竹转68”的抗病性和病害发生规律,对“竹转68”田间释放后病害发生的风险进行了初步预测。试验结果表明,“竹转68”对纹枯病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对稻瘟病的抗病性也有显著提高且存在田间抗病性。进一步的田间隔离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竹转68”田间释放后,病害发生轻,表现较好的综合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信阳市小麦生产中常见病害的形成原因分析,找出了发病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高速公路压煤区安全煤柱留设及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采地下矿产(煤炭)资源和保护地面或地下结构物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在结构物下方留设保护煤柱是保护结构物免受地下开采影响的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但其缺点是要放弃部分矿产资源的开采。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压煤情况,围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压煤区地质条件和相关规程,分析确定了走向移动角的大小、煤层留设宽度和禁采深度。通过不同走向移动角对路基稳定性影响的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了走向移动角对路基变形和稳定性以及路基压煤量的影响程度。在走向移动角δ=55°、60°和65°时,按数值模拟方案[1]~[6]步依次开采完成后,路基表面结点下沉最大位移为12 72~29 45mm,第[1]步和第[6]步路基不均匀沉降最大位移为7 33~8 19mm;在δ=70°时,路基表面结点下沉最大位移为44 00mm,第[1]步和第[6]步路基不均匀沉降最大位移达27 08mm。在55°≤δ≤70°范围内,煤层开采临空单元岩体最大剪应力皆小于煤层顶、底板泥岩夹页岩的抗压强度,其屈服接近度也大多小于1 0。据此提出了该区安全极限走向移动角取值(δ=65°),从δ=60°到δ=65°,可减少压煤量27 47万t,相对减少15 16%。为解决高速公路压煤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