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246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东亚大气环流由冬向夏的转变时间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及CMAP降水资料分析了东亚大气环流由冬转夏的可能时间及其特征。结果表明,3月底4月初,东亚与西太平洋对流层纬向热力差异由东暖西冷转为东冷西暖,对流层低层大陆高压东移,使得纬向气压梯度发生逆转。与此同时,对流层低层偏南风建立,经向垂直环流也发生季节逆转。同时,3月底4月初华南已出现持续性降水雨带。所有这些特征都表明东亚大气环流可能在3月底4月初已经由冬季型开始转为夏季型。  相似文献   
92.
受强冷空气和低空切变共同影响,2009年2月12日17时至13日08时,集安市出现了历史同期最强的冬季大到暴雨天气,其它市县出现了历史同期最强的雨转暴雪天气过程,本文以常规气象资料及数值预报资料为基础,从大尺度环流特征、影响天气系统、雨转暴雪的前期气温分析、温度场结构特征、各气压层大气温度结构特征,动力条件及高低空急流配置、水汽条件、卫星云图等方面对此次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降水是产生在欧亚中高纬度呈-槽-脊经向环流形势下,500hPa北涡南槽、地面江淮气旋、850hPa切变线是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地面江淮气旋东移加强北上对雨转暴雪天气的形成和维持起到重要作用,2月12日最高气温上升到6~8℃,如此高温为通化地区降水积累了强大动力和能量来源,也是本次降水开始是雨原因。降水开始时我省的东南部受暖锋控制,降水以雨的性质为主,随着冷锋东移南下,我区自北到向南依次转为降雪。高低空急流的动力耦合作用、低空的西南急流水汽输送带从孟加拉湾、南海、东海、黄海带来异常充沛的水汽和强烈的辐合所产生的垂直上升运动是本次强降水的重要原因;低层北方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交汇使低层形成强锋区,为雨转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93.
调绘是测绘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本文提出的可穿戴调绘记录仪能够实时记录视频、音频信息和GNSS轨迹坐标,并可响应语音命令,播报当前位置要素信息。该系统解决了平板调绘等操作不便的问题,解放了作业人员的双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调绘时看到的信息,不需要质检人员到实地查看,节省了调绘作业的成本。  相似文献   
94.
首先分析了目前传统外业调绘及外业调绘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定位技术的通用型自然资源实地调查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技术解决方案,并对该方案的设计原则、总体架构进行了描述。最后,详细地分析了该技术方案涉及的关键技术。本文旨在为自然资源实地调查工作带来全新信息化作业模式,提出一套探索思路,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5.
从2016年起,地理国情信息获取进入了常态化监测阶段,而作为地理国情信息获取的主要手段之一,外业调查与核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地理国情监测技术需求,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图库一体化技术、抗多路径干扰技术、通道时延一致性技术以及云平台技术等,研发外业调绘系统。从关键技术、装备算法、信息系统平台、工艺流程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创新。为日后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6.
遥感影像判绘是摄影测量的基础技能,影像判读能力决定了地图成果的质量,本文结合多年的外业经验,从资料搜集利用、地物分层判读技巧等方面,对影像判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判绘经验和技巧,提出解决的方法,以提升影像判绘能力。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基于天绘影像的困难地区地形图测制技术,针对困难地区地形图的特点,分析影响地形图测制的因素,总结了提高困难地区地形图成果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移动设备外业调绘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使得外业调绘野外作业数字化作业变为可能。通过分析外业调绘的作业方式、要求,探索移动设备性能,研制了基于移动设备野外调绘的系统。  相似文献   
99.
利用MicroStion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当前规划部门的新生事物,其成图、入库工艺流程是大家关心的热点,本文重点阐述调绘、编辑、入库一体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介绍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中调绘底图生产、土地调查、田坎系数测定、农村宅基地调查等关键环节,结合实际生产,分析了各环节的重要性及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