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1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697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68篇
地质学   2055篇
海洋学   211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70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58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21.
通过在京珠高速公路广珠东线某试验段进行的系统室内配合比试验、工程桩大型无侧限抗压试验、现场天然地基、粉喷桩复合地基、粉喷桩单桩载荷试验和现场沉降观测,分析了粉喷桩的掺入比与桩体强度增长关系、处理的效果,探讨了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掺入比、强度增长、沉降量减少等机理问题,表明粉喷桩是一种处理桥头过渡段软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22.
黄土高原红粘土序列与晚第三纪的气候事件   总被引:43,自引:1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粘土序列由7个古土壤组合和与之相间的红色黄土组合组成,它们是建议的地层划 分和对比的一级单位。系统的古地磁研究表明,黄土高原风尘沉积开始的年龄约为7.2MaB.P.,它标志着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开始,可能意味着青藏高原在此时达到了有意义的高度,东亚古季风环流基本建立。风尘沉积速率与夏季风强度在长时间尺度上的耦合揭示了它们与青藏高原高度的共同联系,也意味着青藏高原可能经历了多次隆升和夷平过程;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是2.6~2.8MaB.P.全球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建立的证据。  相似文献   
923.
黄土高原黄土和红粘土~(10)Be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充分认识元素和同位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地球化学行为,是运用元素和同位素示踪环境变化的前提。对来自于黄土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样品的宇宙成因核素10Be测量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各种化学淋溶实验表明:10Be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于粉尘沉积物粘粒矿物的表面,部分已结合进自生的粘土矿物中;在粉尘沉积物风化过程中10BC与9Be和Al的活动性相似,基本没有发生迁移,其原因是连续沉积的粉尘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阻止了10Be的解吸附和淋滤;沉积和风化作用导致了10Be浓度与化学指标在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剖面中的协同变化。  相似文献   
924.
六盘山东麓朝那剖面红粘土-年代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4,自引:8,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之下的红粘土的年代和形成可为六盘山隆起、鄂尔多斯夷平面解 体以及青藏高原隆升等构造事件提供重要证据。六盘山东麓厚达303m的朝那黄土-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年代地层学表明:朝那红粘土开始堆积于8.1MaB.P.,是目前黄土高原上发现的最老的红粘土。8.1MaB.P.前后一次强烈构造运动使得鄂尔多斯夷平面解体,相对下沉地区接受红粘土沉积,六盘山地区开始隆起,这可能与青藏高原强烈的构造抬升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925.
认广西红粘土的胀缩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秋鸾 《广西地质》2000,13(3):75-77
文章从由碳酸盐岩深余堆积形成的红粘土引起产生的地裂、房裂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入手,以大量的实验资料为基础,指出广西红粘土的胶粒含量,可塑性指标高,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较强的亲水性,自由膨胀率接近或等于27%。论述了红粘土液限和逆限值在塑性图上的分布规律与一般膨胀土的分布规律相吻合,这种粘土应属于弱至中等级膨胀性粘土,并以收缩变表为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26.
伊利石:一种前景广阔的新型粘土矿物材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晓敏  寇晓威 《世界地质》2000,19(4):346-349
伊利石是一种富钾、高铝的层状含水硅酸盐矿物,是近几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的新型粘土矿物材料。不同品种的伊利石可分别用作陶瓷制品的原材料,造纸用涂布粒等。经改性后的活性伊利石粉可作为橡塑制品的填充料。以优质伊利石为原料制取钾肥,同时还可获得4A沸石、净水剂等多种副产品。伊利石的深层次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27.
准噶尔盆地的类型和构造演化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张晓东 《地学前缘》2000,7(4):431-440
准噶尔盆地的早二叠世属于裂谷还是前陆盆地 ,存在意见分歧 ;晚二叠世—老第三纪盆地的性质也不确定。文中通过对盆地构造几何学、沉降史、热史及火山岩的综合分析研究 ,对盆地类型和构造演化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 1)准噶尔盆地在早二叠世为裂谷 ,晚二叠世为热冷却伸展坳陷 ,三叠纪—老第三纪为克拉通内盆地 ,新第三纪至今 ,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才形成陆内前陆盆地。 ( 2 )对石炭纪—早二叠世的岩浆活动结合区域构造资料的研究表明 ,准噶尔地区古生代的板块运动和造山作用具软碰撞特点 ,早二叠世的裂谷盆地是在软碰撞背景下造山带伸展塌陷的产物。 ( 3)地幔热对流作用可能是软碰撞造山后伸展塌陷的主要深部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928.
羟基铝镍多孔粘土材料的表面酸性及其孔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羟基铝镍聚合物引入蒙脱石层间,制备多孔粘土材料,利用XRD、IR及非水溶液滴定法研究了制备方法及条件变化对材料表面酸性及孔容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及Al/Ni、(Al Ni)/土、老化温度等条件对表面酸性及孔容均有影响,材料在40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29.
徐书平  刘祖德  凡红  刘建军 《岩土力学》2007,28(7):1505-1510
根据原位十字板试验扰动导致饱和软黏土不排水强度降低的事实,应用圆柱形孔扩张理论,假设饱和软黏土在塑性阶段满足Tresca屈服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饱和软黏土灵敏度的扰动度D且是塑性区半径的对数函数。考虑在塑性区内不排水强度su是扰动度D的函数,得到了考虑扰动的圆柱形孔扩张的弹塑性解答。  相似文献   
930.
熊玉春  房营光 《岩土力学》2007,28(3):544-548
基于各向同性弹塑性损伤和Prevost模型的基本理论,把弹塑性等向硬化、运动硬化和各向同性损伤结合起来,推导了循环荷载作用下不排水饱和软黏土的弹塑性动力损伤本构模型。由循环累积塑性偏应变建立损伤演化方程,以描述循环加载对软黏土结构的破坏作用,并通过对循环三轴试验的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饱和软黏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孔压变化及模量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