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刘智君 《岩土工程技术》2011,25(1):53-54,F0003
通过渗流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的方法,论证了在丰富地下水补给的深厚砂层中,基坑支护采用悬挂式止水方案的可行性及适用条件,以期用于指导中粗砂层内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102.
陈全礼  王荣彦  张志敏 《探矿工程》2012,39(8):54-56,60
桩锚支护和复合土钉墙支护等是基坑支护的常用方案,从经济性和控制变形效果来看二者各有优缺点。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深厚砂层等复杂环境条件下既安全又经济的土钉墙与竖向微型桩、预应力锚杆等结合组成的基坑支护方案,并通过变形监测数据验证其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3.
土体变形特征与其经历的应力状态有关。由于抽灌水位置和水量的变化,同一土层中不同时期的地下水位可以呈现不同的变化模式,土层表现出不同的变形特征。论文根据上海1400多个水位孔近40a的水位观测资料和各土层的变形资料,从土层变形角度将地下水位的变化方式划分为5种模式。分析了每种地下水位变化模式下土层的变形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上海地面沉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位的变化模式对上海土层的变形有显著影响。同一土层在不同的水位变化模式下可表现为弹性、弹塑性或粘弹塑性的变形特征;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开采层次与主要沉降层具有密切的关系,开采地下水是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与现阶段含水层的水位变化模式相联系,第四承压含水层是上海最近几年来地面沉降的主要沉降层。  相似文献   
104.
山东孤岛油田馆陶组沉积晚期浅水振荡湖泊沉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蛟 《沉积学报》2007,25(1):82-89
浅水振荡湖泊是一种特殊的浅水湖泊沉积类型,湖盆地形平坦、湖面广阔、水体极浅,广大湖区受气候影响湖平面频繁振荡式升降变化,沉积物多表现为氧化、还原环境交替的红灰相间的细粒沉积物。馆陶组馆1+2砂层组沉积时期浅水振荡湖泊广泛发育,表现为高频红、灰泥岩互层、物源供应不足、浅水湖泊沉积构造及生物成因构造发育、水进→水退沉积旋回明显的沉积特征。通过取心井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化验,识别出水道砂坝、砂坪、混合坪、泥坪和沼泽5种沉积微相类型,建立了孤岛油田馆1+2砂层组浅水振荡湖泊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05.
在高尘头地区东营组油气成藏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分析砂层渗透率对油气运移的聚集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砂层渗透率的差异可以造成油的运移和聚集在分布面积和含油饱和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渗透率高的砂层油气充注充分,而渗透率低的砂层油气充注量很小或无油气充注,厚度的大小对石油充注量的影响较小,因此砂层的渗透率最终影响各砂层油的聚集与分布。  相似文献   
106.
反韵律砂层石油运移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曾溅辉  王洪玉 《沉积学报》2001,19(4):592-597
反韵律砂层油的运移二维模拟实验研究表明:(1)反韵律砂层在油的运移过程中表现为顶部含油饱和度高,含油厚度小,含油层段平均运聚效率高,含油饱和度具有从上到下逐步降低的特点 ;(2 )在反韵律砂层,油气的运移方向、路径和通道总体表现为自下而上,由复杂趋于简单,并主要受油气充注方向、充注速率和渗透率级差等条件的影响 ;(3)水动力既可以增加反韵律砂层油的运移效率,减小散失量,亦可以降低油的运移效率,增加散失量。注水速率较小时,可以增加反韵律砂层油的运移效率,但注水速率较大时,主要表现为降低油的运移效率 ;(4 )水动力作用降低了反韵律砂层中油的运移速率  相似文献   
107.
曾溅辉  王洪玉 《地质论评》2001,47(6):590-595
静水条件下背斜圈闭系统石油运移和聚集的模拟实验表明:(1)不同砂层组合方式的背斜圈闭系统中,油的运移方向、路径和通道不同,其中,均质和反韵律砂层组成的背斜圈闭系统油的运移方向、路径和通道比较简单,而正韵律组成的背斜圈闭系统中油的运移方向、路径和通道比较复杂;(2)油的充注速率对油的运移方向、路径和通道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充注速率较小时,油仅在一些渗透率较高的砂层中运移,当充注速率较大并超过渗透率较高的砂层的运载能力时,则油可以进入一些渗透率较低的砂层;(3)运载层的岩性组合和渗透率级差以及油充注速率和充注方向等对油气运移的散失量和运移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反韵律砂层组成的背斜圈闭系统中油的运聚效率较高,均质砂层组成的背斜圈闭系统次之,而正韵律砂层组成的背斜圈闭系统中油的运聚效率比较低;(4)油的运移形式表现为跳跃和脉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8.
109.
长江下游上河口段北岸,属南通市城港口范围,岸线在平面上是反“S” 型,大部分处于凹岸的顶冲区,尽管江岸的演变受诸如河型,迳流、潮汐、科氏力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但其变形破坏规律恰受以细粉砂层为主体的这一江岸介质条件的制约。文中分析了发生于近数十年来江岸的各种变形破坏形式和规律。对是否存在砂体的渗透变形问题,据水位观测,室内渗透变形试验和现场调查所得,亦作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