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22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关双铁矿位于大南婆—惠民—西定金多金属矿富集区。矿床成因与澜沧惠民铁矿类似,属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  相似文献   
112.
北大巴山地区广泛分布的北西-南东向基性岩脉(墙)群,主要侵位于下古生界.前人对其中、北部紫阳-岚皋地区基性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已有研究,但其南部镇坪地区基性岩却鲜有高精度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报道.本文对镇坪地区辉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439±6)Ma(n=9,MSWD=1.7),与紫阳-岚皋地区基性岩及火山岩形成时代一致.岩石富K2O、TiO2,具双峰式岩石组合特征.稀土元素总含量高,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分异明显,配分模式为向右陡倾型;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和高场强元素(Nb、Ta等)相对富集,Y、Yb、Sr相对亏损;具大陆裂谷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Zr/Y-Zr和2Nb-Zr/4-Y图解亦指示其具板内裂谷玄武岩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北大巴山地区在早志留世早期处于张裂状态,该区基性岩和火山岩为岩石圈处于拉张状态下大陆裂谷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113.
岩墙磁组构能反映岩浆的侵位方式.中国东部嵊泗岛广泛发育了晚白垩世辉绿岩岩墙群.我们对其中8条不同走向岩墙进行了采样,沿岩墙两边部及横跨岩墙剖面获得共273个独立定向岩芯样品.岩石磁学分析表明辉绿岩的主要携磁矿物为多畴贫钛磁铁矿,可能含少量磁赤铁矿.各条岩墙的磁组构均具有低的各向异性度Pj<1.2,且主轴的空间方位各不相...  相似文献   
114.
提要:普兰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面积约650 km2,主要由方辉橄榄岩、含单辉方辉橄榄岩和透镜状纯橄岩组成,缺失堆晶岩和枕状熔岩等洋壳端元。方辉橄榄岩中普遍发育辉绿岩和辉石岩脉,地幔橄榄岩上部被块状玄武岩、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粉砂质泥岩、硅质岩和硅质灰岩覆盖。辉绿岩低K、Ti,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曲线具有N-MORB特征,富集LILE(K、Sr、Rb),亏损HFSE(U、Th、Nb),(143Nd/144Nd)t=0.512904~0.512909,εNd(t)=+8.6~+8.7,(87Sr/86Sr)t=0.704893~0.705310,显示俯冲带弧后盆地环境的特征。对比前人研究,认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普遍存在洋内俯冲作用,但开始俯冲的时间不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西段开始于早白垩世,而东段开始于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15.
在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区花岗岩基体(4-12)中贯穿交错有许多走向各异、形态多变、规模不等的辉绿岩脉(),该岩脉群岩体破碎,强度较低,且伴有长大断层沿边界发育,成为整个厂房区显著的构造软弱带,给厂房区开挖支护造成较大的困难和风险。为清晰地了解辉绿岩脉群的发育特征与影响范围,以便更好地指导现场开挖支护,首先对不同高程揭露的岩脉走向、延伸尺寸、形态特征、内部构造及物质组分详细归纳介绍,接着,应用区域地质构造和地质演化规律分析岩脉群侵位及岩浆热液活动的影响过程,最后,基于以上充分的地质调查和演化规律分析,对厂房区揭露的长大岩脉稳定性状况进行了较为合理评估,并提出一些有参考意义的支护建议。此外,还对岩脉群物质组分的分区段特征、蚀变程度与形成先后关联性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6.
新疆哈拉奇地区出露的辉绿岩岩脉为研究西南天山地区的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哈拉奇地区辉绿岩岩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重稀土元素Yb、Y,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K和轻稀土元素La、Ce,具亏损地幔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理解为亏损的地幔在板块俯冲时受到板块俯冲改造,表明在晚石炭-早二叠纪时工作区应处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17.
古元古代晚期至中元古代早期,西南康滇地区发生过一次强烈的构造、岩浆及成矿事件,即昆阳裂谷,以广泛出露1.8~1.5 Ga基性岩浆岩及铁铜矿床为重要标志。文章报道了滇中武定地区左所辉绿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Pb同位素及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通过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对昆阳裂谷期的岩石圈演化、壳幔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左所辉绿岩相对富碱(w(Na_2O+K_2O)平均为3.55%),低w(Si O_2),较高的w(Ti O_2)(均值为3.30%)、w(P_2O_5)(平均值0.35%),Ca O/Ti O_2比值(平均值为2.4)及Al_2O_3/Ti O_2比值(平均值为3.4)低,具有典型地幔热柱玄武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左所辉绿岩微量元素中相对富集大离子半径元素,高场强元素弱亏损,稀土元素中出现弱的Eu负异常,反映了斜长石的轻度结晶分异。辉绿岩具有较高的铂族元素含量,PPGE和IPGE明显分异,PGE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呈较明显的左陡倾型。辉绿岩的Cu/Pd比值均低于原始地幔值,表明原始岩浆S不饱和,亦未发生硫化物的熔离过程,较高的PGE含量可能与初始岩浆本身的S含量较高有关。高的Pd/Ir比值可能与IPGE在部分熔融过程中更倾向于残留相以及岩浆演化早期铬铁矿和橄榄石的结晶分异有关。低程度的地幔部分熔融、Pb同位素特征暗示左所地区辉绿岩的形成过程:陆内裂谷环境下,富硫的原始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较少下地壳物质的混染,侵位至浅表并较快冷却,形成辉绿岩。  相似文献   
118.
阐述了对冀东地区太古代变质辉绿岩的分布规模和产状、矿物成分、岩石组构和岩石化学特征。在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下变质成石榴透辉斜长角闪岩,但仍保留原岩的冷凝边,具细粒变晶结构和块状构造,没有受到混合岩化作用的影响。据此推测辉绿岩经受新太古代最后一次变质作用,是在完全封闭的变质条件下变质的,并根据围岩的同位素年龄数值,论证了该变质辉绿岩是新太古代晚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9.
萨热克铜矿的南矿带发育了大量的辉绿岩脉,本文针对地表和钻孔中采集的辉绿岩样品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石w(Si O2)在40.36%~44.78%之间,w(TFe2O3)(全铁)和w(Ti O2)变化范围分别为7.19%~10.67%和2.28%~2.73%,呈现高钛、富碱和贫硅的演化趋势,属于高钛系列辉长(绿)岩类;稀土和微量元素具有与OIB相似的特征。萨热克辉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托云盆地玄武岩极其相似,二者应为同源产物,形成于板内拉伸构造环境,可能与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受控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远程效应。  相似文献   
120.
水对下地壳基性岩脆塑性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永胜  何昌荣  杨恒 《地震地质》2004,26(3):472-483
研究表明 ,干的基性下地壳处于半脆性摩擦与半脆性流变的过渡状态 ,因此 ,文中采用多种基性岩样品进行了干的和含水基性岩的脆塑性转化实验 ,以深入理解大陆下地壳的力学性质。实验围压 4 5 0~ 5 0 0MPa ,应变速率 1× 1 0 - 4s- 1。实验结果表明 ,济南辉长岩 (样品C)、延庆辉绿岩 (样品D)和含水辉绿岩从 30 0℃到 90 0℃经历了脆性破裂、碎裂流动、半脆性流动和塑性流动几个变形域 ,而细粒攀枝花辉长岩 (样品A)和中细粒攀枝花辉长岩 (样品B)从 70 0℃到 90 0℃经历了半脆性流动和塑性流动 2个变形域。干的辉长岩样品比干的辉绿岩样品发生脆延性转化的温度高 1 0 0℃ ;所有干的基性岩样品的脆塑性转化都发生在 70 0℃ ,但半脆性流动域变形微观结构有差别 ,辉绿岩中斜长石和辉石发生了细粒化 ,并存在强烈的定向 ,形成初糜棱岩结构 ,辉长岩样品的细粒化和定向特征不明显。干的基性岩在以位错滑移为主的高温塑性流变域的强度和微观结构基本相同。水对基性岩脆塑性转化的影响体现在岩石的强度和脆延性与脆塑性的转化温度两方面。在实验温度范围内 ,含水辉绿岩样品的强度远小于干的辉绿岩和辉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