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22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华北地区广泛分布有基性火成岩类岩石,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岩石学和金属含矿性,疏于物性测试和研究。本文通过将高家窑辉长辉绿岩应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材料的实践,阐述开发此类岩石的资源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72.
173.
174.
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纪煤层中的岩浆岩侵入造就了大量的接触变质煤,降低了煤的利用价值。为了详细探讨岩浆岩体距煤层距离对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通过对塔山井田5222巷的辉绿岩岩墙及周围煤层的地质编录、系统采样,及煤样的煤岩学分析、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研究接触变质带的煤岩煤质特征。结果表明:接触变质煤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各种天然焦微观结构,如镶嵌结构、流动结构、热解碳等;侵入体对煤层的瞬时加热显著提升了热变煤的煤级,镜质体最大反射率由正常煤的0.67%~0.87%增至接触变质煤的0.94%~3.67%;接触变质煤中水分含量和灰分产率显著升高,挥发分产率降低;靠近岩墙的煤样中C含量上升,H、N、O含量下降。综合分析认为,岩墙接触变质作用对煤层的影响范围约4.5 m,即1.25倍岩墙宽度,而严重变质带为1.6 m。研究成果为煤的开采利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5.
在中亚造山带东部构造带中发现角闪变质辉绿岩,岩相学特征表明具非典型辉绿结构,显示变余辉绿结构及变余嵌晶含长结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及角闪石,次要矿物为单斜辉石和阳起石.全岩岩石化学分析结果:SiO2含量为49.15%~52.96%、Na2O+K2O含量为2.71%~5.07%、CaO含量为7.07%~10.40%、Al2O3含量为14.77%~17.31%、TFe0含量为8.80%~12.27%、MgO含量为6.45%~9.57%;在火山岩TAS分类图落入玄武岩区,属于基性岩范围;说明研究区具有非典型辉绿结构的岩石命名为角闪变质辉绿岩的正确性.角闪变质辉绿岩经历了退变质作用:基性斜长石(拉长石)退变质为中性斜长石(中长石),进一步退变质为钠长石或钠更长石;单斜辉石退变质为角闪石,角闪石退变质为阳起石.  相似文献   
176.
本文以阿克巴斯套蛇绿混杂岩中辉绿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LA ICP MS锆石U 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探究其岩石成因、成岩时代及构造背景,以便为探讨西准噶尔地区构造演化提供新的数据支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辉绿岩SiO2(51. 15%~54. 34%)、Na2O (4. 95%~6. 36%)、TiO2(1. 79%~2. 08%)含量高,而MgO(3. 90%~5. 15%)、K2O (0. 13%~0. 80%)含量低,且Na2O>K2O,具富钠贫钾的特征。∑REE=117. 52×10-6~143. 12×10-6, LREE/HREE=1. 79~2. 04, (La/Yb)N=1. 04~1. 22,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δEu平均值为0. 93,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Sr) ,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Th、Nb、Ti),表明辉绿岩具有N MORB与岛弧玄武岩相似的特征。辉绿岩锆石样品176Hf/177 Hf比值范围为0. 282783~0. 282993 ,平均值为0. 282926,εHf( t )值为+8. 0~+15. 2,平均值为+12. 8。根据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辉绿岩源区为俯冲流体交代亏损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经25%~30%部分熔融形成,同时,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锆石U Pb年代学研究显示阿克巴斯套蛇绿混杂岩中辉绿岩年龄为357. 6±2. 4 Ma(n=24, MSWD=5. 3),形成于早石炭世,该年龄佐证了西准噶尔地区洋盆演化一直延续到石炭世早期, 为新疆西准噶尔晚古生代残余洋盆消亡的时代提供了依据。结合成岩年龄及区域地质背景,认为阿克巴斯套蛇绿混杂岩形成于石炭世早期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弧后盆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77.
本文以梅州市大埔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右岸边坡为例,据现场工程地质勘察、钻探开挖揭露和坡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该风化花岗岩边坡地质特点及不同开挖阶段监测点的位移。发现该边坡的滑移受到地质构造控制:断裂控制其后缘拉裂缝;节理密集带控制东边界侧缘沟谷;与斑状花岗岩相伴生的辉绿岩脉控制其西边界。工程上采取关闭滑体中部通过的公路、补充地质勘探、加强变形体监测、滑体中上部快速削方卸载、保护好西缘辉绿岩脉之下起抗剪支撑作用的块状斑状花岗岩体、减少西侧缘坡脚开挖范围并及早回填砼挡土墙、滑坡前缘跳槽式开挖等工程抢险和加固处理措施,取得了预期效果,保证了坡脚尾水房挡土墙下挖期间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8.
柞木沟铁矿床为北大巴山地区的钛磁铁矿矿床。矿区赋矿岩体为辉绿岩,主要矿物组成为单斜辉石、长石、角闪石、黑云母、钛磁铁矿和钛铁矿等。文中利用电子探针对柞木沟矿床内部典型矿石矿物组成研究发现,单斜辉石主要为普通辉石,角闪石为镁绿钙闪石和阳起石,黑云母主要为铁质黑云母,少量为镁质黑云母。柞木沟铁矿床赋矿辉绿岩母岩浆具有高碱(K2O+Na2O含量3.56%~4.79%)、高钛(TiO2含量3.50%~5.58%)特征,指示其为碱性系列岩浆。单斜辉石平衡温度为1 138~1 167 ℃,铁钛氧化物形成温度为781~808 ℃,氧逸度(lgf(O2))为-14.15~-14.36,黑云母结晶温度分为600~650 ℃和~700 ℃两个区间,氧逸度介于NNO与MH之间。矿石内部锆石SHRIMP U Pb测年结果为(437.9±3.7) Ma,与区域不含矿岩体年龄一致,说明二者为同期岩浆作用产物。矿体赋存于岩体中、矿体与含矿辉绿岩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磁铁矿的岩浆成因、磁铁矿的矿物化学特征及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共同指示柞木沟矿床为典型岩浆矿床。北大巴山地区早古生代晚期的拉张作用,导致深部的岩浆上升并在浅部快速就位,早期结晶出少量铁钛氧化物;随着温度降低,辉石、长石、角闪石等铁镁硅酸盐矿物开始结晶,进而包含早期结晶的铁钛氧化物。岩浆的氧逸度逐渐升高以及后期富铁质流体的注入导致铁钛氧化物大量结晶,最终完成该区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9.
鲁西地区作为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自古元古代早期(约2400Ma)二长花岗质岩石侵位以后至晚古生代(约250Ma),一直处于板内稳定地块状态,在这漫长的2150Ma年里仅形成了两期脉岩,即四堡期侵位的基性辉绿岩(牛岚单元)与中晚奥陶世侵位的超基性金伯利岩(常马庄单元)。经对控制辉绿岩侵位的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该构造体系不仅控制了鲁西辉绿岩的侵位,还控制了金伯利岩的侵位。在此基础上,对蒙阴金伯利岩带的控制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金伯利岩带向南延伸的区域进行了初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0.
王丽君 《地球》2014,(1):102-103
在石景山区的翠微山东南脚下,永定河引水渠北侧的山坡上,有一处裸露的辉绿岩,岩石表面有许多刨蚀而成的深、细、长的痕迹,大都指向东南——这便是举世闻名的模式口冰川擦痕。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就座落在京西翠山南麓模式口冰川擦痕遗迹的东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