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无人机航测黄河源弯曲河道泥沙亏损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弯曲河流的河道冲淤变化在长时间尺度处于动态的平衡状况,其泥沙输移部分来自于凹岸冲刷与凸岸淤积的差值。2018年采用无人机航测获取黄河源典型弯曲河流(麦曲、哈曲、格曲和兰木错曲)连续弯道的低空影像数据,通过图像技术处理后生成高精度地形,进而提取单个弯道和连续弯道的断面地形,计算弯道凸、凹两侧断面面积和相邻断面间的差值。结果表明,凹岸侵蚀崩岸产生的泥沙量与凸岸点边滩淤积的泥沙量是不平衡的,即存在一个泥沙亏损量。对于单个弯道,兰木错曲单位河长的泥沙亏损量约为0.191 m^3,麦曲、哈曲和格曲单位河长的泥沙亏损量约为0.045 m^3,且相同河段的沿程亏损量具有不均匀性,其间接反映不同弯道横向的迁移速率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东南缘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气候、水文、构造与地形条件具有发育超大冰川或滑坡堰塞湖及高能洪水的潜力。对高能洪水沉积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回顾,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广泛分布的高能洪水地貌和沉积证据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该流域高能洪水沉积物的主要沉积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最后对该流域高能洪水的地貌效应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流域高能洪水形成的巨型边滩以涡流型边滩居多,其次为点状边滩和吊坠型边滩,未见牵引型边滩;就沉积特征而言,该流域高能洪水巨型边滩的内部沉积以水平叠层为主,波纹及交错层理层、粉砂层、斜坡沉积和粗砾平行层理层亦见分布;高能洪水等极端地表过程在青藏高原及雅鲁藏布江的泥沙输移及地貌演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从近年来对甘肃敦煌党河和敦煌阿克塞河进行的详细的工作中发现了在现代边滩砂级颗粒中也会发育叠瓦构造,且远比砾石中的叠瓦构造复杂。首先,研究发现砂级叠瓦构造的倾角比砾石叠瓦构造的倾角变化要大,介于12°~88°之间,倾角均值在51°~63°,明显大于同河段砾石叠瓦构造的倾角34°,倾角如此之大可能与颗粒的紧密堆积有关;其次,倾向无砾石叠瓦构造那么稳定,有时可在小范围内呈现出双倾向。叠瓦构造倾角的统计分析数据也表明其稳定性不好;三是砂级叠瓦构造可以受薄层的控制,也可以呈层块状;四是根据砂级颗粒的接触关系又可以将其分为两种:颗粒支撑的叠瓦构造和含杂基的颗粒支撑叠瓦构造。颗粒支撑的叠瓦构造发育在"清水"环境,一般是在洪水的稳定期形成的;而含杂基的颗粒支撑砂级叠瓦构造则是发育在浊水环境,可能是在洪水的高峰时期形成的。砂级叠瓦构造的研究对于沉积环境的研究、古流分析和储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颗粒支撑的砂级叠瓦构造还可以形成特殊的屏蔽孔隙,成为很好的储集空间,是砂岩储层出现各向异性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在官渡构造带六口井精细划分沉积微相的基础上,研究了各种沉积微相与地层速度,波阻抗参数的关系。经研究发现,本区沉积微相对地层速度及波阻抗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对沉积相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沉积微相、岩性、速度和波阻抗的变化规律及数学表达式。由于该区有利油气藏的沉积相主要分布于边滩中,因此用地球物理参数预测沉积相是可能的。将这些参数剖面转换成沉积相剖面,可用沉积微相定量预测控制边滩砂体的分布,这对砂体十分发育的,以河流相沉积为主的工区,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边滩表面的鱼类遗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下游边滩泥质沉积物表面常遗留有鱼类的各种痕迹,有(1)游泳迹:包括由鲻鱼尾鳍刻划形成的各种线状延伸和非线状延伸的单一波线;臀鳍形成的线状延伸的单一波线;腹鳍紧贴泥质沉积物表面形成的平行成对波线;胸鳍扇动时形成的不平行断续成对波线;以及上述各种波线所形成的组合.(2)鲻鱼进食遗留下来的圆环状或圆坑状牧食迹,可组合成葡萄状、弧形、星点状、线状、"之"字形、带状等各种形态.(3)鱼粪.本文对上述各种鱼类痕迹的特征、成因、形成环境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认为缓慢沉积的泥质沉积物表面是鱼迹形成并保存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