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539篇
海洋学   56篇
综合类   455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辽宁省96个乡村旅游地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探究辽宁省乡村旅游地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辽宁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呈凝聚类型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于大连、丹东、沈阳、葫芦岛,空间分布格局以辽中和环渤海为两大分布带。从全省角度来看,辽宁省乡村旅游开发应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支撑,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政策制度为保障。结合各地特色文化提出在辽中分布带可着力打造以盛京文化为核心的历史类乡村旅游地,环渤海分布带可开发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海岛渔村旅游产业,辽东分布带可将少数民族特色融入乡村旅游产业,辽西北分布带可依托影视作品影响力,提升影视乡村旅游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82.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数据, 统计1979—2020年辽宁省42个温带气旋龙卷环境背景和物理量参数特征, 结果表明:辽宁省温带气旋龙卷多发于温带气旋中心的西南、东南象限, 与冷锋前暖区相对应, 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中西部及渤海湾沿岸, 强龙卷(EF2及以上级别)占比为28.6%。风暴相对螺旋度和对流有效位能的大值区出现在气旋西南—东南象限, 呈带状分布, 龙卷风暴主要分布于风暴相对螺旋度大值区西北侧、对流有效位能大值区的顶端的强梯度区附近。强龙卷参数最大值达0.7, 其大值区与EF2及以上级别龙卷相对应。地面冷锋和干线是温带气旋龙卷的关键触发系统, 对比近气旋中心和冷锋尾部湿度垂直分布, 后者所表现的高层强干侵入导致风暴产生更强的冷池, 过强的下沉气流可能是龙卷产生的不利因素。温带气旋龙卷多分布于高空急流左侧气流的分流区内, 对应高空强辐散区。0~3 km垂直温度递减率大值区与气旋中心附近的弱龙卷高发区有较好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3.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辽宁省已完成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其成果应满足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本文从普查成果体系入手,阐述了辽宁省地理国情普查的成果应用,展望了服务方向。  相似文献   
84.
辽宁省潜在蒸散发量及其敏感性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永强  高璐  袁立婷  李维佳 《地理科学》2017,37(9):1422-1429
采用Penman-Monteith法和敏感系数法对辽宁省1965~2014年潜在蒸散发量及影响潜在蒸散发的气象因子敏感性进行分析,探讨气候变化下影响辽宁省潜在蒸散发量变化的主导因子及潜在蒸散发对气候变化的定量响应。结果表明:近50 a辽宁省潜在蒸散发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在空间上由西向东递减; 潜在蒸散发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在年尺度上表现为,水汽压最为敏感,其次为太阳辐射、风速、平均气温;在季节尺度上,春季和秋季对平均气温最不敏感,夏季对风速最不敏感,冬季对太阳辐射最不敏感; 空间分布上,气象因素的敏感系数与气象因子空间变化规律相吻合,潜在蒸散发对气温的敏感性由北部向南部递增,对水汽压、太阳辐射的敏感性由东部向西部递减,而风速与之变化趋势相反。 风速的显著降低是辽宁省潜在蒸散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太阳辐射的下降及水汽压的升高也促使了潜在蒸散发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85.
王辉  马婧  刘小宇  柯丽娜 《地理科学》2017,37(3):367-374
运用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为基础数据,利用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测算辽宁省14市、长山群岛与辽宁省14市及长山诸岛3个层次的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经济联系度及经济隶属度。得出结论:① 各层级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经济联系度及经济隶属度与距离呈负相关,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经济联系度及经济隶属度随距离增大逐渐减小; 城市间经济联系度越强,旅游空间相互作用越大,与海岛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就越频繁;③ 通过对长山群岛旅游断裂点测算,得出其主要潜在客源地为大连、沈阳、丹东市。  相似文献   
86.
构建包含经济系统、能源系统、碳排放系统、技术投入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准则层及23个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评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2.87提升到2014年的3.01,由中碳偏高水平提升到中碳发展水平。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鞍山、抚顺、本溪、盘锦、辽阳及铁岭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运用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市的碳排放效率,其结果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有较大关联。  相似文献   
87.
近30年辽宁省夏季人体舒适度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永强  高璐  王学凤 《地理科学》2016,36(8):1205-1211
基于辽宁省25个气象测站1984~2013年6~8月的逐日平均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等数据,以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着衣指数综合加权法与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REOF)相结合,分析辽宁省夏季舒适程度,并对舒适度变化趋势进行舒适区域划分。结果表明: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着衣指数均呈现出6月指数最低,7月指数相对较高的特点,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且3个指数各个月空间分布上呈现的趋势并不相同。 6月全省均处于“舒适”等级,而7月和8月处于“比较舒适”等级,说明6月是辽宁省夏季旅游最佳月份。6月和7月在空间分布中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但8月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 根据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对前3个载荷向量旋转后的结果,将辽宁省划分为3个舒适区域,分别为辽宁中部及西北部区域、辽宁东部区域和辽东半岛区域。  相似文献   
88.
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对2003—2013年辽宁省14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自2003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省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总体上呈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的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基本公共服务的市际间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缩小趋势,低水平地区的"赶超效应"明显。空间上呈现出"中部凸起、两翼塌陷"的格局。各类型城市中,中心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最高,资源型城市次之,一般地级市水平最差。  相似文献   
89.
辽宁省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其潜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集装箱海运业诞生了40余年,对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海上货运的最主要方式,集装箱运输规模成为界定国际大港的重大标志之一,文章参照全球及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形势,系统剖析了辽宁省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未来潜势,并提出了相应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90.
[本刊讯]2012年5月15日,苍穹数码成功中标辽宁省矿业权设置方案数据库及管理系统02包项目。该项目的采购包括数据中心发布服务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交换管理、内网认证系统及相关硬件设备。2011年3月15日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全省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建设与应用的通知》,指出全省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存在发展不够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