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0篇
  免费   2097篇
  国内免费   2153篇
测绘学   872篇
大气科学   1166篇
地球物理   2817篇
地质学   5239篇
海洋学   1265篇
天文学   356篇
综合类   1329篇
自然地理   1316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471篇
  2022年   516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398篇
  2014年   636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681篇
  2011年   661篇
  2010年   646篇
  2009年   679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515篇
  2001年   555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5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5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苏宏图地区地下淡水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在阿拉善北部苏宏图寻找了可资应用的地下淡水,依据地貌、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和补径排特征分析了该区地下淡水的赋存和运移机制,对于同类干旱区地下水的勘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海南岛几个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张业明  徐安武 《地质论评》1998,44(6):568-575
海南岛有无泥盆纪地层?有无加里东运动?有无加里东期花岗岩?历来是大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在1:5万昌江县幅和邦溪幅地质调查研究中,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首次在海南岛发现珊瑚化石Cystophrentis kalaohoensis Yu,结合旋回地层学研究主为,在昌江县鸡心-鸡实一带南好组(C1n)中下部可能存在中晚泥盆世地层;首次发现并圈定了加里东期花岗岩体,时代为36  相似文献   
993.
韧性剪切过程中金沉淀富集的新机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王玉明 《地质论评》1998,44(6):643-648
一般认为,金的沉淀是因为成矿热液在宏观上已达到金络合物失稳、分解的条件。笔者认为金在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物矿物中富集的原因,是这些矿物生长时造成了在其生长面附近的微区内会出现Eh值及(或)S^2-、[AsS]^3-等浓度的局部降低,以致引起了金络合物在此微区内的失稳、分解,分解出来的金将就近附着在矿物的生长面上及随后被包围。成矿热液此时在宏观上不一定已达到金络合物的分解条件。韧性剪切过程中石英普遍会  相似文献   
994.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吕鸣伦  刘卫国 《地理研究》1998,17(2):131-137
文章界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同时结合区域发展的时空演化特点,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动力、发展模式及演化过程,提出了“广义熵”(Extensive Entropy)的概念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动力学假说.理论上分析表明,组合logistic曲线可能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995.
城乡交错带人地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变机制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陈佑启  武伟 《地理科学》1998,18(5):418-424
城乡交错带位于城市与乡村交互作用的地带,是我国21世纪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地区。从区域的角度,揭示城乡交错带人地关系地域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动态演变机制,对该地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协调人地矛盾,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课文提到:“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这容易引起“以偏概全”的误解,建议在教学中将其改为“由于太阳辐射对地面加热的不均匀,造成地区间的热量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太阳辐射对地面加热不均匀造成热量差异,并不仅仅表现在高低纬度间,也表现在同一纬度的不同地区间,如海洋与大陆之间、山地与平原之间、有林地与无林地之间等。  相似文献   
997.
共搜集到1984 ̄1990年西南太平洋地区12个板缘地震序列。多数地震序列的特征是:震中分布区域的长轴较长并且随主震震级和序列中强震次数而增加;震中分布区域的长、短轴长度的比值较高;地震序列的余震震源机制和主震的差异不大;震源深度下限超过地壳,可达70km以上。走滑型主震占的比例低,高倾角滑动面的走向既有与俯冲带走向平行的也有横切的,个别逆冲型地震的断层面走向横切俯冲带。它们显示出与板块俯冲带主体  相似文献   
998.
巴士系断裂带的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劳 《华南地震》1998,18(1):119-124
利用120次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分析了巴士系断裂带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该断裂带应力场的总体特征为NW ̄NWW向,但不同地段略有差异。由北西至南东主压应力P轴方向由NWW ̄NW ̄NWW(近EW)向,P轴相对平缓,地震以走错动为主,兼具倾滑分量,应力场的变化与菲律宾海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不均匀推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王正尚  康英 《华南地震》1998,18(1):125-129
对1997年9月23日和26日两次三水有感地震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这两次地震具有震前和震后地震活动水平低、面波发育和低震级高烈度等特性;震区的主压应力为北北西方向,两震的受力方向基本一致,但断层面解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采样过程和模数转换对记录影响的分析,讨论了数字地震仪记录的动态范围,以及如何使用谱分析方法去除仪器对最终记录的影响,以便获取“真实地面运动”的近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