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1篇
  免费   1583篇
  国内免费   1862篇
测绘学   709篇
大气科学   2552篇
地球物理   1841篇
地质学   3218篇
海洋学   1143篇
天文学   281篇
综合类   687篇
自然地理   1355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536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504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485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499篇
  2003年   471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377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60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安中浩 《陕西气象》2002,(12):17-18
通过对2001-07-27暴雨出现前后的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场的分析,发现产生本次暴雨的原因是:高低空形势场配合,同时有明显的西南急流、水汽场辐合及大气不稳定层结。  相似文献   
192.
孙忠军  张华 《地质与勘探》2002,38(Z1):185-188
通过北祁连山地区成矿环境和成矿旋回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得出北祁连山成矿旋回是地幔软流圈物质运动的结果,每种成矿环境都是地幔演化的阶段性的具体表现.认为洋脊热液型铁铜矿床是北祁连山最有远景的找矿类型.  相似文献   
193.
从侏罗世中期至晚白垩世的燕山运动,广东东南部的莲花山断裂带发生强裂的断裂活动。其北支深圳断裂束延伸至香港地区为屯门一罗湖断裂带,它亦相当活跃,产生大量火山喷发和岩浆活动,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壳深度,形成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并产生新田、青山和吊灯笼等韧性剪切带。其中新田和青山剪切带表现为韧性推覆剪切带,走向NNE至NE,均位于屯门一罗湖断裂带内。该断裂带由多条长期活动、成因多样的断裂组成。吊灯笼剪切带呈EW走向,分布本港境内新界的东北部,表现为韧性伸展构造,随韧性剪切带形成后之地壳运动,常发生脆性断裂变形,叠加于原有断裂带上。  相似文献   
194.
秦岭造山带勉略缝合带构造变形与造山过程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秦岭晚古生代以来造山过程中的构造变形研究对建立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的最终拼合过程尤为重要。为此,选择勉略带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对其物质组成,几何学结构,变形序列,运动学和动力学作了系统解剖,认为:勉略带是有一定宽度,由一定实体组成的蛇构造混杂岩带,它包括不同时代,不同构造背景,不同起源的一系列构造岩片,如:基底岩片组,洋壳岩片组,岛弧岩片组,碰撞构造沉积楔形体,大陆边缘岩片组,它们被一系列的北倾南冲的断裂分割。勉略带到-高川段的北倾南冲逆冲断裂和勉略带北部南倾北冲的逆冲断裂组合成为现今不对称的正花状几何学结构,但勉略带的北界状元碑断裂和南界 到-略阳断裂走滑特征明显。结合勉略带邻区的构造特征,分别对带内重要断裂及岩片的构造解析表明,除主造山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外,可将勉略带构造变形序列及演化历程总体归纳为三大阶段:俯冲变形阶段,主造山碰撞变形阶段的陆内造山调整变形阶段,并对不同变表阶段的时限,变形特征,运动学和动力学分别作了描述;最后针对该区复杂的楔入,挤出(逃逸)走滑,逆冲过程,提出了一个统一的动力学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5.
冻融作用对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李述训  南卓铜  赵林 《冰川冻土》2002,24(5):506-511
通过对温度波在地层内传播过程问题的分析研究, 讨论土在冻结和融化过程对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影响, 并以亚粘土为例应用近似方法计算了在冻结和融化过程地气系统能量交换和地温变化特征, 同时将相同条件下发生冻融作用与不发生冻融作用情况地气系统热交换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冻融作用使地气系统热交换加强, 同时吸热和放热的过程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96.
天山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表面运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4,他引:14  
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位于新疆奎屯市以南的天山依连哈比尔尕山北坡, 奎屯河上游支沟哈希勒根河源区. 1999年8月, 在该冰川上布设了用于冰川运动和冰川物质平衡观测研究的测杆18根, 并进行了冰川表面运动、冰川物质平衡和冰川末端变化的首次观测. 根据2000年8月和2001年8月的冰川运动观测资料, 分析了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的运动特征和冰舌末端的变化状况. 结果表明: 奎屯河51号冰川应属于亚大陆型冰川; 1999/2000年度和2000/2001年度的表面运动值不大, 最大流速点的年运动速度为3.15 ma-1; 运动速度垂直分量UZ的变化规律同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变化规律相同, 即消融区的显出流作用和积累区的显入流作用. 该冰川的冰舌末端处于相对稳定的退缩状态, 1964-1999年间平均退缩量约为1.4 m*a-1, 而1999-2001年间的平均退缩量为5.0 m*a-1, 反映出冰川退缩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7.
湖北铁山与川西北地区发现不对称鱼嘴构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云峰  曾佐勋 《地学前缘》2002,9(3):182-182
早在19世纪中叶,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石香肠构造的描述与研究。随着资料的不断积累以及观测和实验手段的不断提高,其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是,新的构造样式的出现,总是迫使人们突破原有的理论格架,重新认识、探讨其成因及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98.
在已往发表的论著中 ,对金沙江古特提斯 (DT)阶段的造山过程 ,多采用板块理论的俯冲碰撞造山模式。但这一模式还未得到研究区沟孤盆的成对性、朝向消减板块方向的大规模推覆构造和相应的前陆盆地以及早期高压阶段和晚期中到低压阶段发生的多相变质作用等现象的有力支持。通过对滇西北金沙江拖顶和拱卡段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构造解析发现 ,众所周知的金沙江古特提斯对接带最显著的特征是宽约 1~ 2km的韧性走滑剪切带。该剪切带是西侧的三叠纪火山岩带和东侧的裂陷陆缘带沉积的上古生界的边界断层。不同尺度的剪切带把规模不等、时代各…  相似文献   
199.
大别山东部花岗岩类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大别山东部主要花岗岩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的基础上 ,探讨了花岗岩体的物质来源、成岩模式及其构造意义。研究表明 :(1)大别山东部出露的主要花岗岩类岩体的物质来源基本相同 ,且源区具有古岛弧的特征 ;(2 )各岩体的成岩模式呈现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的特征 ;(3)花岗质岩浆上侵的构造环境与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转折的大背景有关。伸展拉张过程造成的地幔上涌不但是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条件 ,也对超高压变质岩的快速折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0.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板块运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中国陆相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是古生代以来板块运动的必然产物。济阳坳陷属于渤海湾盆地的一部分,所以研究其演化特征必须要了解渤海湾盆地的形成。济阳坳陷所处的区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征。古生代华北板块总体上以升降运动为主,但由于北缘长期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状态,东南缘又经历了多阶段的板块构造演化,其开合作用造成了华北内部地壳较弱的挤压变形;中生代的裂前拱起和初始断陷阶段,济阳坳陷已初具雏形;新生代是济阳坳陷的强烈构造运动阶段,此时板块运动形成了盆地大体框架后,经过地幔波状运动的内部改造便形成了当今四凹六凸“北断南超”的箕状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